一种优化热能分配的双干式离合器结构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3338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优化热能分配的双干式离合器结构及控制方法。一种优化热能分配的双干式离合器结构,包括变速器空心轴、变速器实心轴、盘毂,其特征在于:变速器实心轴外套设有变速器空心轴,位于变速器空心轴的末端套设有大盘毂,并且大盘毂的一端套设有在变速器空心轴的末端,并与变速器空心轴通过花键联接,大盘毂的另一端套设在变速器实心轴的外缘,并与变速器实心轴之间设有间隙;大盘毂的另一端的末端采用斜齿啮合连接小盘毂的一端,小盘毂的另一端连接设有弹性垫圈。同现有技术相比,同等起停循环次数的前提下,使用该控制逻辑的优化热能分配结构的双干式离合器中右离合器的温升更低,热抖动发生时间推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热能分配的双干式离合器结构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箱
,具体地说是一种优化热能分配的双干式离合器结构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干式双离合器结构中,任何工作情况下,最多只允许一个离合器处于闭合状态。因此,在频繁起停的工况下,如交通堵塞等情况,与变速箱一档相关联的右离合器会频繁被使用,从而导致右离合器温度上升过快,迅速达到温度上限引发报警,甚至引起离合器热抖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优化热能分配的双干式离合器结构及控制方法,同等起停循环次数的前提下,使用该控制逻辑的优化热能分配结构的双干式离合器中右离合器的温升更低,热抖动发生时间推迟。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优化热能分配的双干式离合器结构,包括变速器空心轴、变速器实心轴、盘毂,其特征在于:变速器实心轴外套设有变速器空心轴,位于变速器空心轴的末端套设有大盘毂,并且大盘毂的一端套设有在变速器空心轴的末端,并与变速器空心轴通过花键联接,大盘毂的另一端套设在变速器实心轴的外缘,并与变速器实心轴之间设有间隙;大盘毂的另一端的末端采用斜齿啮合连接小盘毂的一端,小盘毂的另一端连接设有弹性垫圈。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优化热能分配的双干式离合器结构及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优化热能分配的双干式离合器结构,包括变速器空心轴、变速器实心轴、盘毂,其特征在于:变速器实心轴(4)外套设有变速器空心轴(3),位于变速器空心轴(3)的末端套设有大盘毂(6),并且大盘毂(6)的一端套设有在变速器空心轴(3)的末端,并与变速器空心轴(3)通过花键联接,大盘毂(6)的另一端套设在变速器实心轴(4)的外缘,并与变速器实心轴(4)之间设有间隙;大盘毂(6)的另一端的末端采用斜齿啮合连接小盘毂(5)的一端,小盘毂(5)的另一端连接设有弹性垫圈(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热能分配的双干式离合器结构,包括变速器空心轴、变速器实心轴、盘毂,其特征在于:变速器实心轴(4)外套设有变速器空心轴(3),位于变速器空心轴(3)的末端套设有大盘毂(6),并且大盘毂(6)的一端套设有在变速器空心轴(3)的末端,并与变速器空心轴(3)通过花键联接,大盘毂(6)的另一端套设在变速器实心轴(4)的外缘,并与变速器实心轴(4)之间设有间隙;大盘毂(6)的另一端的末端采用斜齿啮合连接小盘毂(5)的一端,小盘毂(5)的另一端连接设有弹性垫圈(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热能分配的双干式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盘毂(6)与小盘毂(5)之间的变速器实心轴(4)上套设有弹簧(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热能分配的双干式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7)的一端抵接大盘毂(6)内侧底部,弹簧(7)的另一端抵接小盘毂(5)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热能分配的双干式离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大盘毂(6)的外侧设有左离合器(2),左离合器(2)的右侧设有右离合器(1)。5.一种优化热能分配的双干式离合器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1)汽车起步;(2)判断是否为频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耕石磊甘涛应学军李海彬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汽车自动传动系统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