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机控制的AMT变速器档位自学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3338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电机控制的AMT变速器档位自学习方法,其包括:S10:变速器档位自学习条件检查,在满足变速器档位自学习的条件下,执行步骤S20;S20、变速器空档位置点学习,当变速器空档位置点学习成功后,执行步骤S30;S30、变速器选档位置点学习,当变速器选档位置点学习成功后,执行步骤S40;S40、判定档位自学习是否成功,如果档位自学习成功,在钥匙门关闭后,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更新变速器档位自学习位置点数据。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准确的无同步器变速器档位静态自学习方法,实现了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变速箱总成的快速匹配过程,保障了AMT变速器换档控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机控制的AMT变速器挡位自学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电机控制的机械自动变速器(AMT变速器)挡位自学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商用车自动变速器领域,AMT变速器逐渐成为商用车自动变速器领域的主要形式。AMT变速器具有传动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燃油经济性好的特点。现有的AMT变速器是以手动变速器为基础,通过加装气动或电动的选换挡执行器和离合器执行机构以及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和传感器,实现了变速器换挡自动化。在商用车AMT变速器领域,变速箱多采用主、副箱结构,其中主箱采用无同步器机械结构。与有同步器变速器对比,无同步器变速器具有制造容易、结构紧凑、传递扭矩大、产品可靠性高的优点,但相对有同步器变速器而言,无同步器变速器换挡困难,容易在变速器换挡中出现齿套和结合齿之间顶齿,所谓的顶齿现象是齿套与结合齿之间卡住,齿套挂不进目标齿轮的过程,发生顶齿现象,易导致变速器挂挡失败。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TCU控制选换挡执行机构进行变速器摘挡、选挡和换挡控制过程中,通过安装在选换挡执行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0/201710183969.html" title="双电机控制的AMT变速器档位自学习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双电机控制的AMT变速器档位自学习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电机控制的AMT变速器挡位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变速器挡位自学习条件检查,在满足变速器挡位自学习的条件下,执行步骤S20;S20、变速器空挡位置点学习,当变速器空挡位置点学习成功后,执行步骤S30;S30、变速器选挡位置点学习,当变速器选挡位置点学习成功后,执行步骤S40;S40、判定挡位自学习是否成功,如果挡位自学习成功,在钥匙门关闭后,TCU更新变速器挡位自学习位置点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控制的AMT变速器挡位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变速器挡位自学习条件检查,在满足变速器挡位自学习的条件下,执行步骤S20;S20、变速器空挡位置点学习,当变速器空挡位置点学习成功后,执行步骤S30;S30、变速器选挡位置点学习,当变速器选挡位置点学习成功后,执行步骤S40;S40、判定挡位自学习是否成功,如果挡位自学习成功,在钥匙门关闭后,TCU更新变速器挡位自学习位置点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控制的AMT变速器挡位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具体为:在变速器挡位自学习条件检查中,要使得钥匙门上电,并保持钥匙门开启一段时间;并且传感器无故障,执行器无故障,发动机未启动;以及变速器温度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电瓶电压稳定,并在正常范围内;当这些条件满足时,允许变速器挡位自学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控制的AMT变速器挡位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所述电瓶电压稳定并在正常范围内具体为:在变速器挡位自学习触发后,在设定的时间段内,电瓶电压稳定,并符合TCU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控制的AMT变速器挡位自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具体为:在变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玉王继昆于洁清刘四海师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