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60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容器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包括热敏电阻和导热壳体,所述热敏电阻固设与所述导热壳体内,所述热敏电阻的引线横架于所述导热壳体的侧壁之上且侧向向外延伸连接有安装端子,所述引线套设有至少两层套管。如此,热敏电阻相对耐高温、高湿环境以及长期高低温冲击,被导热良好的导热壳体包围,传热快,响应快,可测量实时动态温度;同时由于导热壳体扁平,易于安装在侧壁上不可见的狭窄位置,且接触面积大,另外,还可使用导热矽胶轻松安装于不同形状的侧壁表面并保证优良的导热效果;这样,能精确测量容器内液体的温度并实行实时控制。

Temperature sensitive structure of side wall of contain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tainer detection technology field,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side wall of the container structure including temperature, thermal resistance and heat conducting shell, the thermistor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body and the heat conducting shell, the thermistor leads to the transverse frame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housing and the lateral heat conduction outward connection there is mounting terminals of the lead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layer casing. So, the thermistor is relatively high temperature, high humidity and high temperature long-term impact, is surrounded by the heat conducting shell with good heat conduction heat transfer fast, fast response, can measure real-time dynamic temp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heat conducting shell flat, easy installation position is not visible in the narrow side wall, and the contact area is large, in addition, the side wall the surface can also use thermal silicone easily installed in different shapes and ensure excellent heat conducting effect; thus,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liquid temperature of the vessel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al-time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
本技术涉及容器检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咖啡壶,豆浆机等小家电产品采用温度传感器作为感受器感受容器内部实时温度,并通过控制系统转换成电信号来控制系统运行。随着用户对咖啡壶、豆浆机等产品制作的饮品口感、温度的要求日趋个性化,越来越多的智能控制技术引入到咖啡壶、豆浆机等传统小家电产品中,进而导致温度传感器在小家电产品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咖啡壶,豆浆机等产品温度传感器传统上主要使用于容器底部中央位置,但由于加热器往往也位于此位置,受加热器传热影响,其感受到的温度往往不能实时准确反映容器内部液体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实时准确反映小家电产品容器内部液体的温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包括热敏电阻和导热壳体,所述热敏电阻固设于所述导热壳体内,所述热敏电阻的引线横架于所述导热壳体的侧壁之上且侧向向外延伸连接有安装端子,所述引线套设有至少两层套管。进一步地,所述引线依次套设有铁氟龙套管和热缩套管。优选地,所述引线设置有两根,各所述引线延伸于所述导热壳体外的端头处通过连接端子铆接有高温连接导线。优选地,所述高温连接导线靠近所述安装端子处,并行穿设与同一热缩套管内。优选地,所述安装端子安设于一塑座内。优选地,所述导热壳体为铝壳。优选地,所述铝壳呈扁平状,一侧开口,内嵌设有一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热敏电阻的安装支架。优选地,所述热敏电阻安放于所述安装支架内并通过环氧树脂固定于所述铝壳内。优选地,所述铝壳的高度在3-5mm之间。优选地,所述铝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引线的下方,所述环氧树脂由相对所述开口的反向灌入所述铝壳内且完全覆盖所述安装支架。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通过将热敏电阻固定设置与一导热壳体内,且将所述热敏电阻的引线套设至少双层的套管再沿所述导热壳体的侧壁向外延伸连接安装端子,如此,热敏电阻相对耐高温、高湿环境以及长期高低温冲击,被导热良好的导热壳体包围,传热快,响应快,可测量实时动态温度;同时由于导热壳体扁平,易于安装在侧壁上不可见的狭窄位置,且接触面积大,另外,还可使用导热矽胶轻松安装于不同形状的侧壁表面并保证优良的导热效果;这样,能精确测量容器内液体的温度并实行实时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热敏电阻7连接端子2环氧树脂8第三热缩套管3导热壳体9高温连接导线4第一热缩套管10安装端子5铁氟龙套管11塑座6第二热缩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技术的结构起限定作用。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包括热敏电阻1和导热壳体3,所述热敏电阻1固设于所述导热壳体3内,所述热敏电阻1的引线横架于所述导热壳体3的侧壁之上且侧向向外延伸连接有安装端子10,所述引线套设有至少两层套管。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通过将热敏电阻1固定设置与一导热壳体3内,且将所述热敏电阻1的引线套设至少双层的套管再沿所述导热壳体3的侧壁向外延伸连接安装端子10,如此,热敏电阻1相对耐高温、高湿环境以及长期高低温冲击,被导热良好的导热壳体3包围,传热快,响应快,可测量实时动态温度。实际制作中,所述引线从热敏电阻1的头部侧面伸出,更适应在侧壁扁平缝隙中安装。优选地,所述导热壳体3为铝壳。优选地,所述铝壳呈扁平状,一侧开口,内嵌设有一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热敏电阻1的安装支架。由于所述铝壳呈扁平状,可以安装于侧壁不可见的狭窄位置,且接触面积大,可使用导热矽胶轻松安装于不同形状表面并保证优良的导热效果,能精确测量容器内液体的温度并实行实时控制。具体地,本技术的热敏电阻1安装在铝壳正中的安装支架与底壳的夹层内,故能在热敏电阻1外形成整圈的金属包覆,保证较小的响应时间和较小的导热导致的温度误差。优选地,所述铝壳的高度在3-5mm之间。热敏电阻1的引线从3~5mm厚度铝壳侧壁引出,保证整体产品的厚度为3~5mm,能更好的安装于扁平空间内,更具适应性。进一步地,所述引线依次套设有铁氟龙套管5和热缩套管。通过套铁氟龙套管5和热缩套管两层绝缘层,从而保证热命电阻具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同时,还能防潮。优选地,所述引线设置有两根,各所述引线延伸于所述导热壳体3外的端头处通过连接端子7铆接有高温连接导线9。采用高温连接导线9连接,并通过铆接的方式将所述高温连接导线9和所述引线连接,可以保证在-40℃到120℃温度区间长期使用,不影响热敏电阻1的检测精度。优选地,所述高温连接导线9靠近所述安装端子10处,并行穿设与同一热缩套管内。优选地,所述安装端子10安设于一塑座11内。高温连接导线9的一端安装端子10和塑座11,可快速安装在小家电器件的电路中。优选地,所述热敏电阻1安放于所述安装支架内并通过环氧树脂2固定于所述铝壳内。热敏电阻1被导热良好的铝片包围,传热快,响应快。优选地,所述铝壳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引线的下方,所述环氧树脂2由相对所述开口的反向灌入所述铝壳内且完全覆盖所述安装支架。具体地,所述环氧树脂2为低流动性环氧树脂,防止环氧树脂2固化前从侧面引线开口处溢出。再次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实际生产所述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的步骤如下:首先,将热敏电阻1的引线先套铁氟龙套管5后整体安装第一热缩套管4;完成套管绝缘后将其安装到带铆压内嵌支架的铝壳内。其次,压紧定位后,在铝壳内侧远离开口位置灌低流动性环氧树脂2,加温固化;然后,待固化完成后,将热敏电阻1的引线露出铝壳部分与高温连接导线9用连接端子7铆接相连;最后,对铆接部分使用第二热缩套管6绝缘;后根据安装和外观需要,将两根高温连接导线9在合适位置用第三热缩套管8热缩并到一起;高温连接导线9的另一端连接于安装端子10和塑座11。也就是,将热敏电阻1和引线依次使用铁氟龙套管5和热缩管绝缘;然后通过铆压和安装支架固定于所铝壳内,再填充低流动性环氧树脂,热敏电阻1的引线从侧面部分露出;使用连接端子7将热敏电阻1的引线和高温连接导线9连接,并用热缩管绝缘;高温连接导线9另一端连接安装端子10和塑座1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技术说明书记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敏电阻和导热壳体,所述热敏电阻固设于所述导热壳体内,所述热敏电阻的引线横架于所述导热壳体的侧壁之上且侧向向外延伸连接有安装端子,所述引线套设有至少两层套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敏电阻和导热壳体,所述热敏电阻固设于所述导热壳体内,所述热敏电阻的引线横架于所述导热壳体的侧壁之上且侧向向外延伸连接有安装端子,所述引线套设有至少两层套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依次套设有铁氟龙套管和热缩套管。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设置有两根,各所述引线延伸于所述导热壳体外的端头处通过连接端子铆接有高温连接导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连接导线靠近所述安装端子处,并行穿设于同一热缩套管内。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容器侧壁感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逢源魏文彪谈太兵马维维罗漫张奇男熊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孝感华工高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