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825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声器,包括进气口端、出气口端、内筒和外筒;在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有第一消声腔和第二消声腔;第一消声腔和第二消声腔通过隔板隔开;在内筒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消声腔连通的第一开口部和与第二消声腔连通的第二开口部;在沿着内筒的轴向上,第一消声腔具有第一长度,第二消声腔具有第二长度;在沿着内筒的径向上,第一消声腔具有第一高度,第二消声腔具有第二高度;其中,第一长度与第一高度的比值大于第二长度与第二高度的比值。其可以对不同频率的噪音,例如低音频噪音和高音频噪音进行分别消音,提高了消音效果,并且其结构稳定,便于连接,耐腐蚀,经久耐用,延长了使用寿命。

Muff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ffler comprises an air inlet end and an air outlet end, the inner cylinder and the outer cylinder; a first cavity and second cavity dissipation dissipation is formed between the inner cylinder and the outer cylinder;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avity dissipation damping chamber separated by the partition board; the inner cylinder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rst opening and the first cavity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e the second part and the second opening communicated with the damping chamber; the axial along the inner cylinder, the first muffler chamber has a first length, second damping chamber has second radial length; along the inner cylinder, the first muffler chamber has a first height, second with second damping chamber height; the ratio of length ratio of the first and the first the height of the length and height of more than second second. It can be of different frequency noise and high frequency noise, such as bass audio noise respectively improve the silencing effect of silencing, and has stable structure, convenient connection, corrosion resistant, durable, prolonged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声器
本技术涉及消除汽车噪声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出口上的消声器。
技术介绍
车用涡轮增压技术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其对车辆的轻量化、动力性、经济性有明显意义。但是增压器在高速运转下产生高频尖锐的噪音,会恶化车内的声品质。为了降低增压器噪音,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以多孔介质作为阻性消声元件的螺旋式消声器进行消声。声波进入多孔介质后,引起空隙内的空气振动,并与周围纤维摩擦,使声能耗散成热能,达到消声的目的。但这种消声方法单一,其只能对部分音频的噪音进行消除,消声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消声性能佳的消声器。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消声器,包括进气口端、出气口端、连接在所述进气口端与所述出气口端之间的内筒和套在所述内筒上的外筒;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第一消声腔和第二消声腔;所述第一消声腔和所述第二消声腔通过隔板隔开;在所述内筒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消声腔连通的第一开口部和与所述第二消声腔连通的第二开口部;在沿着所述内筒的轴向上,所述第一消声腔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二消声腔具有第二长度;在沿着所述内筒的径向上,所述第一消声腔具有第一高度,所述第二消声腔具有第二高度;其中,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一高度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长度与所述第二高度的比值。进一步地,所述外筒包括外筒主体部和朝向所述内筒侧弯折形成的外筒台阶部;所述外筒台阶部与所述外筒主体部一体成型;所述外筒台阶部位于靠近所述出气口端的一侧;所述第二消声腔位于所述外筒台阶部与所述内筒之间;所述第一消声腔位于所述外筒主体部与所述内筒之间。进一步地,在所述内筒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开口部和多个所述第二开口部。进一步地,所述内筒上靠近所述进气口端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端上设置有用于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出口连接的快速接头。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两端与所述外筒的两端焊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都为不锈钢筒。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消声腔和第二消声腔,并使得第一消声腔的长度与高度比值第二消声腔的长度与高度的比值,也即是第一消声腔的轴径长度比大于第二消声腔的轴径长度比,从而第一消声腔可以对低音频噪音进行消音,第二消声腔可以对高音频噪音进行消音。在气体从进气口端进入内筒后,部分气体经第一开口部进入第一消声腔内,第一消声腔内的气体与内筒内的气体产生共振,并产生低音频声波,消除了内筒内的低音频噪音;部分气体经第二开口部进入第二消声腔内,第二消声腔内的气体与内筒的气体产生共振,并产生高音频声波,消除了内筒内的高音频噪音,消除噪音后的气体最后经出气口端排出,提高了消音效果和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消声器的爆炸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进气口端;2-出气口端;3-内筒;31-第一开口部;32-第二开口部;4-外筒;41-外筒主体部;42-外筒台阶部;5-第一消声腔;6-第二消声腔;7-密封圈;8-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声器,包括进气口端1、出气口端2、连接在进气口端1与出气口端2之间的内筒3和套在内筒3上的外筒4。其中,在内筒3与外筒4之间形成有第一消声腔5和第二消声腔6,第一消声腔5和第二消声腔6通过隔板8隔开。在内筒3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消声腔5连通的第一开口部31和与第二消声腔6连通的第二开口部32。在沿着内筒3的轴向上,第一消声腔5具有第一长度,第二消声腔6具有第二长度,在沿着内筒3的径向上,第一消声腔5具有第一高度,第二消声腔6具有第二高度,其中,第一长度与第一高度的比值大于第二长度与第二高度的比值。该消声器主要应用在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出口上,用于对涡轮增压器发出的噪声进行消音。通过在内筒3与外筒4设置第一消声腔5和第二消声腔6,将第一消声腔5和第二消声腔6通过隔板8隔开,并使得第一消声腔5的第一长度和第一高度的比值大于第二消声腔6的第二长度和第二高度的比值,也即是第一消声腔5的轴径长度比大于第二消声腔6的轴径长度比。腔体的共振频率与其轴径长度比相关,轴径长度比越大产生的气体共振频率越低,轴径长度比越小产生的气体共振频率越高,从而第一消声腔5可以对低音频噪音进行消音,第二消声腔6可以对高音频噪音进行消音。在气体从进气口端1进入内筒3后,部分气体经第一开口部31进入第一消声腔5内,第一消声腔5内的气体与内筒3内的气体产生共振,并产生低音频声波,消除了内筒3内的低音频噪音;部分气体经第二开口部32进入第二消声腔6内,第二消声腔6内的气体与内筒3的气体产生共振,并产生高音频声波,消除了内筒3内的高音频噪音,消除噪音后气体最后经出气口端2排出,提高了消音效果和性能。较佳地,如图1-2所示,外筒4包括外筒主体部41和朝向内筒3侧弯折形成的外筒台阶部42。外筒台阶部42与外筒主体部41一体成型。外筒台阶部42位于靠近出气口端2的一侧,第二消声腔6位于外筒台阶部42与内筒3之间,第一消声腔5位于外筒主体部41与内筒3外之间。外筒台阶部42用于安装胶管,形成狭长部位,将第二消声腔6布置在外筒台阶部42与内筒3之间,将第一消声腔5布置在外筒主体部41与内筒3外之间,正好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又能够使得第一消声腔5的轴径长度比大于第二消声腔6的轴径长度比,满足消除噪音的要求。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内筒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部31和多个第二开口部32,利于气体与第一消声腔5和第二消声腔6进行气体交换,并进行消音。较佳地,如图1所示,内筒3上靠近进气口端1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7,用于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出口密封,避免气体泄漏。在该内筒3上设置凹槽,以安装密封圈7。较佳地,进气口端1上设置有用于与汽车涡轮增压器的出口连接的快速接头,便于快速链接。较佳地,内筒3的两端与外筒4的两端焊接在一起,提高了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较佳地,内筒3和外筒4都为不锈钢筒,结构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消音器,可以对不同频率的噪音,例如低音频噪音和高音频噪音进行分别消音,提高了消音效果,并且其结构稳定,便于连接,耐腐蚀,经久耐用,延长了使用寿命。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声器,包括进气口端、出气口端、连接在所述进气口端与所述出气口端之间的内筒和套在所述内筒上的外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第一消声腔和第二消声腔;所述第一消声腔和所述第二消声腔通过隔板隔开;在所述内筒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消声腔连通的第一开口部和与所述第二消声腔连通的第二开口部;在沿着所述内筒的轴向上,所述第一消声腔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二消声腔具有第二长度;在沿着所述内筒的径向上,所述第一消声腔具有第一高度,所述第二消声腔具有第二高度;其中,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一高度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长度与所述第二高度的比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声器,包括进气口端、出气口端、连接在所述进气口端与所述出气口端之间的内筒和套在所述内筒上的外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第一消声腔和第二消声腔;所述第一消声腔和所述第二消声腔通过隔板隔开;在所述内筒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消声腔连通的第一开口部和与所述第二消声腔连通的第二开口部;在沿着所述内筒的轴向上,所述第一消声腔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二消声腔具有第二长度;在沿着所述内筒的径向上,所述第一消声腔具有第一高度,所述第二消声腔具有第二高度;其中,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一高度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长度与所述第二高度的比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包括外筒主体部和朝向所述内筒侧弯折形成的外筒台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