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敏检测癌细胞的光电化学细胞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技术、癌细胞分析检测技术及光电化学信号检测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灵敏检测癌细胞的光电化学细胞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技术介绍
癌症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一大健康杀手,其中癌细胞的灵敏检测对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癌细胞在血清中的含量是非常低的,因此寻求高灵敏的癌细胞检测方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光电化学分析方法是近年来新兴发展的检测技术,其激发光源和检测信号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式,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背景信号的干扰,从而极大地提高分析检测的灵敏度。传统的光电化学分析方法常用的窄带隙光电活性材料一般是镉族的量子点,由于重金属镉的毒性将限制其在癌细胞检测中的应用。另外,在光电化学分析中,广泛使用的信号放大技术有生物催化沉淀、原位产生电子供体/受体、链杂交技术。尽管这些分析方法能够实现信号放大,他们通常具有操作的复杂性,且费时、费力、成本高。因此发展简易、高效的信号放大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原位生长法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上生长三维多枝状的氧化锌纳米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灵敏检测癌细胞的光电化学细胞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清洗氧化铟锡导电玻璃,将其依次在乙醇、丙酮、二次水中各超声洗涤15 min,其中氧化铟锡简写为ITO,在清洗后的ITO导电玻璃表面旋涂种子溶液,所述的种子溶液为浓度为30‑50 mM醋酸锌溶液,然在120‑160 ℃干燥8‑12 min,重复操作该“旋涂‑干燥”过程5‑8次后,将ITO导电玻璃插入含有10‑15 mL生长溶液的25 mL高压釜中,并使其导电面向下,所述的生长液为六次甲基四胺和硝酸锌的混合液,其浓度均为20‑25 mM且摩尔比为1:1,在80‑100 ℃加热5‑8 h,待自然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敏检测癌细胞的光电化学细胞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清洗氧化铟锡导电玻璃,将其依次在乙醇、丙酮、二次水中各超声洗涤15min,其中氧化铟锡简写为ITO,在清洗后的ITO导电玻璃表面旋涂种子溶液,所述的种子溶液为浓度为30-50mM醋酸锌溶液,然在120-160℃干燥8-12min,重复操作该“旋涂-干燥”过程5-8次后,将ITO导电玻璃插入含有10-15mL生长溶液的25mL高压釜中,并使其导电面向下,所述的生长液为六次甲基四胺和硝酸锌的混合液,其浓度均为20-25mM且摩尔比为1:1,在80-100℃加热5-8h,待自然冷却到室温后,用二次水洗涤并在150℃干燥30min;(2)在步骤(1)中获得的ITO导电玻璃表面继续重复操作步骤(1)中“旋涂-干燥”过程4-7次,然后将获得ITO导电玻璃插入含有8-12mL生长溶液的25mL高压釜中,并使其导电面向下,所述的生长液为六次甲基四胺和硝酸锌的混合液,其浓度均为25-30mM且摩尔比为1:1,在70-90℃加热3-5h,待自然冷却到室温后,用二次水洗涤并在90℃干燥30min,获得多枝状的氧化锌纳米棒修饰的ITO电极,简写为MBZnO-NRs/ITO电极;(3)合成石墨烯量子点:称取0.1-0.5g型号为XC-72的炭粉溶于50mL浓度为5-10M的硝酸溶液中,并在120-150℃加热回流20-25h,待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将获得的悬浮液在转速为8000r/min下离心30min,收集黄色的上层清液并在80-120℃下加热,直至获得红棕色的固体,将获得的固体溶于二次水后置于透析袋中透析3天,透析后将获得溶液离心,最后获得的上层清液即为石墨烯量子点溶液;(4)合成硒化银量子点:首先制备硒氢化钠溶液,称取0.02-0.05g硒粉和0.02-0.05g硼氢化钠溶于50mL除氧的二次水中,在氮气的保护下,40-70℃油浴加热30-60min,整个加热过程均在磁力搅拌下进行,获得橙红色的溶液;将0.006-0.01mmol硝酸银和0.02-0.05mmol谷胱甘肽溶于20mL除氧的二次水中,并在氮气的保护下磁力搅拌30min,然后用浓度为2M的氢氧化钠和浓度为2M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梅,张彦,李丽,徐金梦,于京华,葛慎光,颜梅,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