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53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墙板和预制梁,所述预制墙板的至少一墙板面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顶面低于所述预制墙板的顶面,所述凸柱的顶部设有穿接件,所述预制梁设有穿接孔,所述预制梁搭接在所述凸柱的顶部,所述穿接件伸入所述穿接孔中,所述预制墙板具有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插入预制梁的穿接孔中的穿接件将预制墙板与预制梁形成有效的干式连接,凸柱的设置,可简化安装工艺,预制梁可直接吊装到设置在预制墙板上的凸柱上,不会碰坏墙板,安装的空间也较大,上述结构大大提高现场安装的效率,提高了建造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装配式框架结构能大幅提高建造能力和建造速度,节省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保障了建造质量。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中连接方式是该结构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该结构的薄弱环节,只要预制构件的接合部位有可靠的连接,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框架结构中,目前常规的墙板安装方式是采用填充的方式。填充墙的材料可大体分为轻质砖、砌块和板材三类,上述的填充墙体围护体系(围护体系是指建筑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如门、窗、墙等,能够有效地抵御不利环境的影响)中,墙板与框架梁、柱的连接节点是控制墙板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中,由于填充墙仍属于砌体结构构件,因而其整体性较差,填充墙和框架结构不能协同变形,框架梁柱和填充墙间没有相对位移和转角。因此,填充墙在地震中往往会直接被破坏,失去墙体本身的保护意义。针对装配式框架结构,尤其是低层装配式框架结构(如别墅),为了尽量简化连接构造和施工工艺,亟需开发一种施工简便、能有效提高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能的预制墙板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简便、能有效提高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能的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墙板和预制梁,所述预制墙板的至少一墙板面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顶面低于所述预制墙板的顶面,所述凸柱的顶部设有穿接件,所述预制梁设有穿接孔,所述预制梁搭接在所述凸柱的顶部,所述穿接件伸入所述穿接孔中,所述预制墙板具有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插入预制梁的穿接孔中的穿接件将预制墙板与预制梁形成有效的干式连接,凸柱的设置,可简化安装工艺,预制梁可直接吊装到设置在预制墙板上的凸柱上,不会碰坏墙板,安装的空间也较大。凸柱可以根据预制梁的荷载来进行尺寸设,不存在局部混凝土压碎问题。上述结构大大提高现场安装的效率,提高了建造速度。上述连接方式不仅可实现预制墙板与预制梁的可靠连接,同时可有效约束预制梁的端部,确保梁端在地震作用下破坏较小甚至不破坏。本专利技术中预制墙板与预制梁形成可靠连接,构成框架-墙板结构,墙板增加了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增加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主要抵抗水平地震力。进一步,所述凸柱的底面与所述预制墙板的底面平齐。这样,当拼装完成后,凸柱主要承受预制梁的竖向荷载,减轻预制墙板主体结构承受的竖向荷载。进一步,所述凸柱与所述预制墙板整体浇筑成型。如此设置,凸柱与预制墙板为一体结构,当预制墙板通过凸柱与预制梁相连后,整体性更好,有利于凸柱将承受的来自与预制梁的荷载传递给预制墙板。进一步,所述预制墙板内设有桁架筋骨架,所述凸柱内部设有箍筋,所述桁架筋骨架与所述箍筋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穿接孔中灌注有灌浆料。如此,通过灌浆料可将穿接件与预制梁连接成整体,进而增加凸柱与预制梁的整体性,连接更为可靠,所述灌浆料优选为砂浆。进一步,至少在所述穿接件穿入穿接孔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穿接件穿过所述穿接孔后通过螺母紧固。如此,加强连接节点的强度和稳固性。进一步,所述预制梁搭接在所述凸柱的一端设有缺口,所述牛腿位于所述缺口内。进一步,所述预制梁的上部设有凹口,所述穿接孔与所述凹口连通,所述穿接件穿过所述穿接孔伸入所述凹口中,所述螺母位于所述凹口中。如此设置,避免螺母外露至预制梁的上部影响和后期的安装,同时螺母紧固后在凹口中,在穿接孔中灌注有灌浆料的同时可将凹口中灌满,将螺母通过混凝土锁死,避免其在外力作用下松动。进一步,所述穿接件锚固在凸柱内的一端设有锚固支腿。如此设置,可有效增加穿接件在凸柱内的锚固力,提高其抗拉拔能力。进一步,所述预制梁和凸柱的拼接处设有坐浆层或弹性垫。如此设置,一方面有利于预制梁的调平,另一方面在预制梁落位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预制梁落位过程对构件造成损坏,同时在设置坐浆层的情况下,可增加预制梁和凸柱拼接面的粘结性,提高节点的整体性。进一步,所述预制梁的缺口底部设有承压板。如此设置,对预制梁开设缺口的部位进行补强,可增加预制梁与凸柱拼接部的刚度,可进一步避免预制梁落位时造成局部混凝土压碎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涉及的预制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分别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的正面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的正面剖视图;图6为图5中所涉及的梁柱节点A-A面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嵌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嵌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预制墙板2预制梁3凸柱4穿接孔5穿接件6灌浆料7缺口8坐浆层9螺母10凹口29嵌套装置30外壳体31嵌入件32限位槽33限位销钉34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下,参照图1~3,一种预制梁2与预制墙板1的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墙板1和预制梁2,所述预制墙板1的至少一墙板面设有凸柱3,所述凸柱3的顶面低于所述预制墙板1的顶面,所述凸柱3的顶部设有穿接件5,所述预制梁2设有穿接孔4,所述预制梁2搭接在所述凸柱3的顶部,所述穿接件5伸入所述穿接孔4中,所述预制墙板1具有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本专利技术通过插入预制梁2的穿接孔4中的穿接件5将预制墙板1与预制梁2形成有效的干式连接,凸柱3的设置,可简化安装工艺,预制梁2可直接吊装到设置在预制墙板1上的凸柱3上,不会碰坏墙板,安装的空间也较大。凸柱3可以根据预制梁2的荷载来进行尺寸设,不存在局部混凝土压碎问题。上述结构大大提高现场安装的效率,提高了建造速度。上述连接方式不仅可实现预制墙板1与预制梁2的可靠连接,同时可有效约束预制梁2的端部,确保梁端在地震作用下破坏较小甚至不破坏。本专利技术中预制墙板1与预制梁2形成可靠连接,构成框架-墙板结构,墙板增加了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增加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主要抵抗水平地震力。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凸柱3的底面与所述预制墙板1的底面平齐。这样,当拼装完成后,凸柱3主要承受预制梁2的竖向荷载,减轻预制墙板1主体结构承受的竖向荷载。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述凸柱3与所述预制墙板1整体浇筑成型。如此设置,凸柱3与预制墙板1为一体结构,当预制墙板1通过凸柱3与预制梁2相连后,整体性更好,有利于凸柱3将承受的来自与预制梁2的荷载传递给预制墙板1。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制墙板1内设有桁架筋骨架,所述凸柱3内部设有箍筋,所述桁架筋骨架与所述箍筋固定连接。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述穿接孔4中灌注有灌浆料6。如此,通过灌浆料6可将穿接件5与预制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墙板和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的至少一墙板面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顶面低于所述预制墙板的顶面,所述凸柱的顶部设有穿接件,所述预制梁设有穿接孔,所述预制梁搭接在所述凸柱的顶部,所述穿接件伸入所述穿接孔中,所述预制墙板具有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墙板和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的至少一墙板面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顶面低于所述预制墙板的顶面,所述凸柱的顶部设有穿接件,所述预制梁设有穿接孔,所述预制梁搭接在所述凸柱的顶部,所述穿接件伸入所述穿接孔中,所述预制墙板具有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的底面与所述预制墙板的底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与所述预制墙板整体浇筑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内设有桁架筋骨架,所述凸柱内部设有箍筋,所述桁架筋骨架与所述箍筋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州陈定球
申请(专利权)人: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