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93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埋件连接结构,包括构件基体,所述构件基体内置有竖直延伸的预埋管,所述预埋管的上端部连接有锚板,所述构件基体内置有水平分布的受力筋,所述构件基体内置有钢承板,所述锚板上开孔,所述锚板上还开有走线位,所述锚板下位于预埋管外侧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该结构考虑楼面砼板厚度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采用预埋管与钢骨架焊接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混凝土浇筑时预埋件移位及锚筋外露锈蚀的问题,构造简单、传力明确,使上部构件与下部构件连接更可靠,实际操作性更强,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难度,同时也缩短了安装时间。

An embedded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mbedded connec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component matrix, the matrix component built-in vertically extending pipe, the upper end of th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nchor plate, the component matrix built-in horizontal stress bar, the component matrix with built-in steel bearing plate. The holes on the anchor plate and the anchor plat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wire, the anchor plate in lateral position of buried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the structure considering concrete floor plate thickness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experience, using the method of embedded pipe and welded steel frame, very goo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 displacement and anchor bar exposed corroded concrete pouring, simple structure, clear power transmission, the upper component and the lower component connection is more reliable, more practical operability, greatly reduces the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but also shorten the installation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埋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业化中预制构件的结构设计和应用
,特别是一种预埋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预埋件就是预先安装(埋藏)在隐蔽工程内的构件,主要由锚板、锚筋组成,用来连接结构构件或非结构构件的固定。常规做法是,先按施工图的要求预先加工好锚板、锚筋并焊接,安置于指定的位置,支好模板,再浇筑混凝土。由于该类型预埋件预埋时固定不牢靠,稳定性很差,容易在模板或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产生变形或移位,安装精度无法控制。当楼面(或屋面)采用砼+钢承板组合楼板形式时,容易出现锚筋外露锈蚀,严重时会影响节点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埋件连接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埋件连接结构,包括构件基体,所述构件基体内置有竖直延伸的预埋管,所述预埋管的上端部连接有锚板,所述构件基体内置有水平分布的受力筋,所述构件基体内置有钢承板,所述锚板上开孔,所述锚板上还开有走线位,所述锚板下位于预埋管外侧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预埋管为方形管,所述锚板为开孔的方形板。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支撑板为扇形板。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预埋管上端开有与走线位连通的滑接槽。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钢承板上设置有梯形凸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考虑楼面砼板厚度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采用预埋管与钢骨架焊接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混凝土浇筑时预埋件移位及锚筋外露锈蚀的问题,构造简单、传力明确,使上部构件与下部构件连接更可靠,实际操作性更强,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难度,同时也缩短了安装时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预埋管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预埋管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专利技术则可能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等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控制程序、部件尺寸、材料成分、电路布局等的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参照图1、图2、图3,一种预埋件连接结构,包括构件基体1,所述构件基体1内置有竖直延伸的预埋管2,所述预埋管2的上端部连接有锚板3,所述构件基体1内置有水平分布的受力筋4,所述构件基体1内置有钢承板5,所述锚板3上开孔,所述锚板3上还开有走线位6,所述锚板3下位于预埋管2外侧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7。该结构考虑楼面砼板厚度(通常不超过150mm)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采用预埋管2与钢骨架焊接的方法,配合锚板3的走线位6,很好的解决了混凝土浇筑时预埋件移位及锚筋外露锈蚀的问题,构造简单、传力明确,使上部构件与下部构件连接更可靠,实际操作性更强,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难度,同时也缩短了安装时间。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的一种预埋件连接结构,其中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包括构件基体1,所述构件基体1内置有竖直延伸的预埋管2,所述预埋管2的上端部连接有锚板3,所述预埋管2为方形管,所述锚板3为开孔的方形板,所述锚板3下位于预埋管2外侧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7,提高锚板3的抗拉力。所述支撑板7为扇形板。所述构件基体1内置有水平分布的受力筋4,所述构件基体1内置有钢承板5,所述锚板3上开孔,所述锚板3上还开有走线位6。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的一种预埋件连接结构,包括构件基体1,所述构件基体1内置有竖直延伸的预埋管2,所述预埋管2的上端部连接有锚板3,所述构件基体1内置有水平分布的受力筋4,所述构件基体1内置有钢承板5,所述钢承板5上设置有梯形凸位9。所述锚板3上开孔,所述锚板3上还开有走线位6,所述预埋管2上端开有与走线位6连通的滑接槽8,便于预应力筋的调位以及方便灌浆。所述锚板3下位于预埋管2外侧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7。根据上述原理,本技术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预埋件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埋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构件基体(1),所述构件基体(1)内置有竖直延伸的预埋管(2),所述预埋管(2)的上端部连接有锚板(3),所述构件基体(1)内置有水平分布的受力筋(4),所述构件基体(1)内置有钢承板(5),所述锚板(3)上开孔,所述锚板(3)上还开有走线位(6),所述锚板(3)下位于预埋管(2)外侧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构件基体(1),所述构件基体(1)内置有竖直延伸的预埋管(2),所述预埋管(2)的上端部连接有锚板(3),所述构件基体(1)内置有水平分布的受力筋(4),所述构件基体(1)内置有钢承板(5),所述锚板(3)上开孔,所述锚板(3)上还开有走线位(6),所述锚板(3)下位于预埋管(2)外侧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强龚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辰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