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7193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方法。本方法以丹参水提浓缩液为原料,采用萃取的方法制得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本方法的特点是使用了包含烷烃的混合溶剂进行萃取。通过改变混合溶剂中烷烃的比例,首先从丹参水提浓缩液中萃取分离原儿茶醛,再萃取分离丹酚酸A。萃取液通过水洗和干燥,就能分别得到高纯度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烷烃作为萃取剂提高萃取选择性,也减少了萃取时的乳化现象的发生。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通过萃取同时纯化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不涉及复杂操作,具有工艺简单,放大容易,可连续生产,萃取剂损失少等优点,适合用于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的分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丹酚酸A是丹参中一种具有显著药理活性的成分,具有保护心肌缺血,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栓塞形成,保护脑缺血损伤,保护学习记忆损伤,防治帕金森疾病,防治肿瘤,调节免疫系统,促进骨形成,和保护胃黏膜损伤等作用。原儿茶醛(3,4-二羟基苯甲醛)是丹参中另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在多种丹参制剂中都作为定量检测成分,本身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修复受损静脉瓣膜,治疗静脉曲张,和广谱的抗菌消炎作用。目前,丹参相关注射剂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较多,仍可见一定比例的不良反应发生,同时,丹酚酸A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丹参相关注射液中稳定性较差,如制成丹酚酸的单体药物的冻干粉针剂,将大大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液液萃取法是一种操作方便的分离纯化方法,常常通过一次或多次萃取从溶液中将所需的溶质萃取出来,易于放大和实现工业化。目前,丹酚酸A的提取分离经常采用柱层析法,在CN1830947A、CN1887849A、CN101121658A和CN100420665A等中国专利文献中有涉及到该法。柱层析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丹酚酸A,但柱层析法存在处理量小、生产耗时长并且很难连续化生产等问题。另一种分离丹酚酸A的方法是液液萃取法,在CN101353306A和CN101121658A等中国专利文献中有涉及到该法。萃取法的优势在于容易放大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这些专利中涉及到的萃取剂均为乙酸酯类,在萃取中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第一,萃取剂选择性不足,原儿茶醛和部分色素会和丹酚酸A同时被萃取。第二,为了除去有机相中的其它杂质,需要进行水洗。由于乙酸酯类萃取剂在水中溶解度较大,水洗涤除去杂质时乙酸酯类萃取剂流失严重。第三,原儿茶醛作为一种活性成分,在水洗工艺中大量损失。第四,乙酸酯类萃取剂和水的密度差较小,一般在0.1g/mL左右,导致萃取中容易产生乳化现象,降低了分离效率。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萃取剂分离选择性不足,物理性质也不够优越。醇类是文献中经常用于萃取丹参酚酸的另一种萃取剂,比如正丁醇等。但醇类在水中的溶解度经常超过乙酸酯类,所以在萃取和水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失也往往更大。其他常见溶剂,比如烷烃,虽然在水中溶解度小,也不容易产生乳化现象,但由于极性太低,很难从水中萃取丹参酚酸。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混合溶剂则有可能形成不同溶剂性质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同时具有高选择性和优良操作性的萃取过程。现有技术中,提取分离丹酚酸A时一般是只纯化丹酚酸A一种物质,如果能在一次纯化中同时获得高纯度的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将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排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已报道的丹酚酸A萃取剂选择性低,水中溶解度大并且容易产生乳化现象等问题,提出的一种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方法,采用特定的萃取剂,只通过液液萃取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一种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用萃取剂S1萃取丹参水提浓缩液中的原儿茶醛,得到含原儿茶醛的萃取液E1和萃余液R1;(2)萃取液E1经水洗、真空干燥后得原儿茶醛;(3)用萃取剂S2萃取萃余液R1中的丹酚酸A,得到含丹酚酸A的萃取液E2和萃余液R2;(4)萃取液E2经水洗、真空干燥后得丹酚酸A。本专利技术选用的萃取剂S1和S2均为含烷烃的混合溶剂,通过改变混合溶剂中烷烃的比例,利用原儿茶醛和丹酚酸A的极性差异,首先从丹参水提浓缩液中萃取分离原儿茶醛,再萃取分离丹酚酸A,实现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丹参水提浓缩液采用常规回流方式或温浸的提取方式从丹参药材中提取并浓缩后得到,所述丹参水提浓缩液中固形物含量在30~70%之间。所述萃取剂S1由以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组成:20~80%溶剂A;20~80%溶剂B。所述萃取剂S2由以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组成:0.1~50%溶剂A;50~99.9%溶剂B。其中,溶剂A为非极性溶剂,以异戊烷的极性值为0,则溶剂A的极性值小于1;作为优选,溶剂A为正庚烷、正戊烷、异辛烷和石油醚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溶剂B为中等极性溶剂,以异戊烷的极性值为0,则溶剂B的极性值介于3到5.5之间;作为优选,溶剂B为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甲基异丁基甲酮、正丁醇和异丁醇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混合物。采用含烷烃的混合溶剂作为萃取剂,对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萃取选择性高,且更易分相,减少乳化现象产生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步骤(1)中,所述用萃取剂S1萃取的次数为1~3次,每次加入质量为丹参水提浓缩液0.1~10倍的萃取剂S1进行萃取。步骤(2)中,所得到的原儿茶醛占总固体质量分数85%以上。步骤(3)中,所述用萃取剂S2萃取的次数为1~3次,每次加入质量为萃余液R10.1~10倍的萃取剂S2进行萃取。步骤(4)中,采用pH为3.0~6.7的酸水洗涤萃取液E2。步骤(2)和步骤(4)中,在20~50℃下进行真空干燥。步骤(4)中,所得到的丹酚酸A占总固体质量分数85%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萃取剂S1和S2中由于含有烷烃,对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萃取选择性很高,几乎不萃取其他丹参水提浓缩液中的酚酸,所以只用少量水洗涤即可得到高纯度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2)由于烷烃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对混合溶剂进行水洗涤时其中的溶剂B的溶解损失比单独使用溶剂B作为萃取剂小很多;(3)由于烷烃和水密度差大,界面张力大,所以混合溶剂在萃取中比单独使用溶剂B更容易分相,减少乳化现象产生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选用的溶剂A和溶剂B沸点均不高,所以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蒸发的方法实现溶剂回收和再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1中有机相O1的液相色谱图;图3为实施例1中有机相O2的液相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色谱分析方法参考文献:闫安忆.冠心宁注射液醇沉工艺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实施例1取丹参1Kg,加水6Kg,煎煮120min后过滤取滤液。再加水6Kg,煎煮120min后过滤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之后减压浓缩,浓缩至浓缩液为1.10g/mL待用。取乙酸乙酯800g,正庚烷200g,混合制成萃取剂S1待用。取乙酸乙酯999g,正庚烷1g,混合制成萃取剂S2待用。取200g萃取剂S1,在分液漏斗中萃取100g丹参水提浓缩液,充分振摇后静置分相。分相后得到萃取液E1和萃余液R1。在分液漏斗中用700mL水洗涤萃取液E1两遍,洗涤后得到有机相O1。将有机相O1低温真空干燥后得到原儿茶醛,其纯度为90.2%,回收率73%。有机相O1的液相色谱图如图2所示。取200g萃取剂S2,在分液漏斗中萃取萃余液R1,充分振摇后静置分相。分相后得到萃取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用萃取剂S1萃取丹参水提浓缩液中的原儿茶醛,得到含原儿茶醛的萃取液E1和萃余液R1;(2)萃取液E1经水洗、真空干燥后得原儿茶醛;(3)用萃取剂S2萃取萃余液R1中的丹酚酸A,得到含丹酚酸A的萃取液E2和萃余液R2;(4)萃取液E2经水洗、真空干燥后得丹酚酸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用萃取剂S1萃取丹参水提浓缩液中的原儿茶醛,得到含原儿茶醛的萃取液E1和萃余液R1;(2)萃取液E1经水洗、真空干燥后得原儿茶醛;(3)用萃取剂S2萃取萃余液R1中的丹酚酸A,得到含丹酚酸A的萃取液E2和萃余液R2;(4)萃取液E2经水洗、真空干燥后得丹酚酸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剂S1由以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组成:20~80%溶剂A;20~80%溶剂B,其中,溶剂A为非极性溶剂;溶剂B为中等极性溶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精制丹酚酸A和原儿茶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剂S2由以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组成:0.1~50%溶剂A;5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海斌潘坚扬龚行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