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662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包括底板、外筒,所述底板下面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底板上面设置有所述外筒,所述外筒外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外筒内部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下面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内筒壁上设置有滤油孔,所述内筒内部设置有过滤芯,所述内筒底部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外筒上方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加热器。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快速的对山茶油的油渣进行分离,提纯效率高,质量高。

A camellia oil sludge separ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mellia oil sludge separ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the outer cylinder, a moving wheel is arranged below the bottom plate, the bottom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cylinder, the outer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troller, the outer cylind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inner cylinder, the inner cylinder is arranged under the a servo motor, the cylinder wall of the inner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oil filter, the inner cylind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filter, the bottom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cylinder with an oil outlet pipe, the outer cylinder is arranged above the inlet pipe, the in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heater.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you can quickly on Camellia oil sludge separation, high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and high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油茶又叫茶籽树与油棕、油橄榄、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一次种植稳定收获期可达80年。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比被誉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还高出7个百分点维生素E的含量也比橄榄油高出一倍营养价值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油茶加工时需要把油渣分离出来才能得到纯净的山茶油。申请号为20152025702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渣分离装置,它包括分离池,在该分离池的顶部连接有进水管,在分离池的侧部连接有进料口,在分离池内部设置有水平位置高于进料口的过滤网,在分离池侧部设置有水平位置高于该过滤网的出液管;在分离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料管,该分离池还配合有搅拌装置。上述专利存在分离速度慢,效果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包括底板、外筒,所述底板下面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底板上面设置有所述外筒,所述外筒外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外筒内部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下面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内筒壁上设置有滤油孔,所述内筒内部设置有过滤芯,所述内筒底部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外筒上方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加热器。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轮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板下面,所述移动轮为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外筒焊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外筒内壁上喷涂有纳米涂层。进一步的,所述内筒通过螺钉与所述外筒连接在一起,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内筒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滤油孔成型在所述内筒壁上,所述滤油孔向外向下倾斜一定的角度。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芯嵌套在所述内筒里面,所述过滤芯外壁与所述内筒内壁之间的间隙为5mm。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芯包括外部的外滤网、中间的主轴和内滤网,所述外滤网为金属筛网,所述内滤网焊接在所述主轴和所述外滤网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外滤网呈圆筒状,所述外滤网上蜂窝状成型有孔径为0.1mm的筛孔。进一步的,所述主轴的底部与所述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内滤网成花瓣状焊接在所述主轴和所述外滤网之间,所述内滤网的孔径为1-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快速的对山茶油的油渣进行分离,提纯效率高,质量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的结构简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的过滤芯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伺服电机;2、移动轮;3、控制器;4、外筒;5、滤油孔;6、进油管;7、加热器;8、过滤芯;9、内筒;10、内滤网;11、主轴;12、外滤网;13、出油管;14、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包括底板14、外筒4,底板14下面设置有移动轮2,移动轮2用来方便移动位置,底板14上面设置有外筒4,外筒4外壁上设置有控制器3,控制器3用来控制伺服电机1的转速和加热器7的加热功率,外筒4内部设置有内筒9,内筒9下面设置有伺服电机1,内筒9壁上设置有滤油孔5,内筒9内部设置有过滤芯8,过滤芯8用来过滤油渣,内筒9底部设置有出油管13,外筒4上方设置有进油管6,进油管6上设置有加热器7,加热器7用来加热油液,降低粘性使之更容易分离。上述结构中,进油管6连接榨油机,通过控制器3启动伺服电机1和加热器7,带有油渣的茶油被加热器7加热以后进入高度旋转的过滤芯8内部,油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滤油孔5后进入外通内,最后从出油管13流出,油渣被外滤网12和内滤网10阻隔残留在过滤芯8内,实现油液与油渣的分离。进一步的,移动轮2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14下面,移动轮2为万向轮,外筒4焊接在底板14上,外筒4内壁上喷涂有纳米涂层,内筒9通过螺钉与外筒4连接在一起,伺服电机1通过螺钉固定在内筒9的底部,滤油孔5成型在内筒9壁上,滤油孔5向外向下倾斜一定的角度,过滤芯8嵌套在内筒9里面,过滤芯8外壁与内筒9内壁之间的间隙为5mm,过滤芯8包括外部的外滤网12、中间的主轴11和内滤网10,外滤网12为金属筛网,内滤网10焊接在主轴11和外滤网12之间,外滤网12呈圆筒状,外滤网12上蜂窝状成型有孔径为0.1mm的筛孔,主轴11的底部与伺服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在一起,内滤网10成花瓣状焊接在主轴11和外滤网12之间,内滤网10的孔径为1-2mm。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外筒,所述底板下面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底板上面设置有所述外筒,所述外筒外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外筒内部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下面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内筒壁上设置有滤油孔,所述内筒内部设置有过滤芯,所述内筒底部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外筒上方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外筒,所述底板下面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底板上面设置有所述外筒,所述外筒外壁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外筒内部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下面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内筒壁上设置有滤油孔,所述内筒内部设置有过滤芯,所述内筒底部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外筒上方设置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加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板下面,所述移动轮为万向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焊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外筒内壁上喷涂有纳米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通过螺钉与所述外筒连接在一起,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内筒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茶油油渣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惠冲
申请(专利权)人:广宁县惠骏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