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新亚专利>正文

燃气加热的节能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412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加热的节能锅,其中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1)上固紧连接有吸热装置,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圆锅底(2)上固紧连接有吸热装置。吸热装置使平锅底(1)或圆锅底(2)与燃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吸热装置深入燃气中,能充分吸收燃气携带的热量;吸热装置为吸热圈(3e)或吸热环(4e)时,既阻滞燃气的流动,又使燃气通过的路径加长,燃气与平锅底(1)或圆锅底(2)接触的时间延长,燃气携带的热量能被其充分吸收。燃气加热的节能锅比传统燃气加热锅吸热效率高,因而节省能源。

Energy saving cooker heated by ga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nergy-saving pot gas heating, gas heating the pan pan bottom (1) fixedly and tightly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absorbing device, round bottom round bottom pot of gas heating (2) fixedly and tightly connected with the heat absorbing device. The flat bottom heat absorbing device (1) or circular bottom (2) increase the contact area with fuel gas; deep gas absorbing device, can fully absorb the gas carrying heat; a heat absorbing device for heat absorbing ring (3e) or (4e) when the heat absorption ring both block the flow of the gas, and the gas through the extended path the gas, and the pan bottom (1) or circular bottom (2) contact time, gas carrying heat can be fully absorb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as heating pot, the gas heating energy saving pot has high heat absorption efficiency, thereby saving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加热的节能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加热的节能锅,尤其是吸热效率高、节省能源的燃气加热的节能锅。
技术介绍
当前燃气加热的平底锅或圆底锅,吸热面平整,燃气流动迅速,锅底尚未充分吸收与其接触的燃气的热量,燃气就离开了,而没有与锅底接触的燃气携带的热量,锅底根本没有机会吸收。这种锅,热效率低,能源浪费大。全世界有数十亿这样的锅,每年浪费的能源非常巨大。改变燃气加热的平底锅或圆底锅的结构,提高其吸热效率,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气加热的节能锅。该燃气加热的节能锅与燃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既吸收燃气内层的热量,又能吸收外层的热量,使之在相同时间内在相同燃烧条件下比传统燃气加热锅吸收燃气的热量更多,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为解决上述燃气加热的节能锅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燃气加热的节能锅,含燃气加热的平底锅或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锅底为平锅底,该平锅底上固紧连接有增大吸热面积的吸热装置;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锅底为圆锅底,该圆锅底上固紧连接有增大吸热面积的吸热装置。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上固紧连接有增大吸热面积的吸热装置,其结构有两个优选方案。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上固紧连接有增大吸热面积的吸热装置,其结构的第一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上的吸热装置由多个半径不同的圆环形吸热圈组成;这多个吸热圈的圆心重合,且接近该平锅底的圆心,又位于通过该平锅底的圆心且与该平锅底垂直的直线上;这多个吸热圈的半径从内到外依次逐渐增大,相邻两吸热圈的半径之差为定值,最内吸热圈接近该平锅底的圆心;这多个吸热圈之一的底面与相应位置的该平锅底的外表面固紧连接;这多个吸热圈之一沿该平锅底径向的横断面由圈顶部和圈底部组成,该圈顶部的外周为圆弧,该圈底部的两侧之一为向外伸向该平锅底的圆滑曲线,该圆弧的两端之一与相应位置的该曲线的下端圆滑相接,该圈底部的平直底边与相应位置的该平锅底的外表面紧密接触。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上固紧连接有增大吸热面积的吸热装置,其结构的第二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上的吸热装置由4(1+n)条最长吸热直条、多条长吸热直条、多条短吸热直条、多条最短吸热直条组成;所述n为正整数,该平锅底的半径越大,n取值也越大;该平锅底上,最长吸热直条的长度小于该平锅底的半径,最长吸热直条的长度大于长吸热直条的长度,长吸热直条的长度大于短吸热直条的长度,短吸热直条的长度大于最短吸热直条的长度;该平锅底上的最长吸热直条或长吸热直条或短吸热直条或最短吸热直条在该平锅底上沿径向分布,其外端终止于该平锅底的边缘,其底面与相应位置的该平锅底的外表面固紧连接,其任意位置的横断面为弓形,这4(1+n)条最长吸热直条沿该平锅底均匀分布;该平锅底上,凡相邻两最长吸热直条的正中央有一条长吸热直条,凡相邻的最长吸热直条和长吸热直条的正中央有一条短吸热直条,凡相邻的最长吸热直条和短吸热直条的正中央有一条最短吸热直条,凡相邻的长吸热直条和短吸热直条的正中央有一条最短吸热直条;该平锅底上的最长吸热直条、长吸热直条、短吸热直条、最短吸热直条彼此不接触。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圆锅底上固紧连接有增大吸热面积的吸热装置,其结构有两个优选方案。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圆锅底上固紧连接有增大吸热面积的吸热装置,其结构的第一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圆锅底上的吸热装置由多个半径不同的圆环形吸热环组成,这多个吸热环的圆心均位于该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轴线上,这多个吸热环的半径从下到上依次逐渐增大,相邻两吸热环沿该圆锅底的距离为定值,该圆锅底上最下面的吸热环接近该圆锅底的顶点;这多个吸热环之一的底面与相应位置的该圆锅底的外表面固紧连接;这多个吸热环之一沿该圆锅底径向的横断面由环顶部和环底部组成,该环顶部的外周为圆弧,该环底部的两侧之一为向外伸向该圆锅底的圆滑曲线,该圆弧的两端之一与相应位置的该曲线的下端圆滑相接,该环底部的弯曲底边与相应位置的该圆锅底的外表面紧密接触。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圆锅底上固紧连接有增大吸热面积的吸热装置,其结构的第二个优选方案是这样的: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圆锅底上的吸热装置由4(1+n)条最长吸热弯条、多条长吸热弯条、多条短吸热弯条、多条最短吸热弯条组成;所述n为正整数,该圆锅底2的半径越大,n取值也越大;该圆锅底上,最长吸热弯条的长度小于该圆锅底上圆弧长的一半,最长吸热弯条的长度大于长吸热弯条的长度,长吸热弯条的长度大于短吸热弯条的长度,短吸热弯条的长度大于最短吸热弯条的长度;该圆锅底上的最长吸热弯条或长吸热弯条或短吸热弯条或最短吸热弯条的上端终止于该圆锅底的边缘,其下端指向该圆锅底的顶点,其向着该圆锅底弯曲,其底面与相应位置的该圆锅底的外表面形状对应且与之固紧连接,其上任意位置的横断面为弓形,这4(1+n)条最长吸热弯条沿该圆锅底均匀分布;该圆锅底上,凡相邻两最长吸热弯条的正中央有一条长吸热弯条,凡相邻的最长吸热弯条和长吸热弯条的正中央有一条短吸热弯条,凡相邻的最长吸热弯条和短吸热弯条的正中央有一条最短吸热弯条,凡相邻的长吸热弯条和短吸热弯条的正中央有一条最短吸热弯条;该圆锅底上的最长吸热弯条、长吸热弯条、短吸热弯条、最短吸热弯条彼此不接触。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上固紧连接吸热圈或最长吸热直条、长吸热直条、短吸热直条、最短吸热直条,由于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圆锅底上固紧连接吸热环或最长吸热弯条、长吸热弯条、短吸热弯条、最短吸热弯条,使之与燃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在相同时间内在相同燃烧条件下,其比传统燃气加热锅吸收的热量更多,因而节能。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上固紧连接吸热圈或最长吸热直条、长吸热直条、短吸热直条、最短吸热直条,由于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圆锅底上固紧连接吸热环或最长吸热弯条、长吸热弯条、短吸热弯条、最短吸热弯条,这些结构深入燃气中,与燃气从面接触变为体接触,在相同时间内在相同燃烧条件下,其比传统燃气加热锅吸收的热量更多,因而节能。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上固紧连接吸热圈,由于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圆锅底上固紧连接吸热环,该吸热圈或该吸热环既阻滞燃气的流动,又使燃气通过的路径加长,燃气与平锅底或圆锅底接触的时间延长,燃气携带的热量被其充分吸收。这种锅的吸热效率高,因而节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的仰视示意图,该平锅底的外表面上固紧连接有吸热圈。图2是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的仰视示意图,该平锅底的外表面上固紧连接有4(1+n)条最长吸热直条、多条长吸热直条、多条短吸热直条、多条最短吸热直条,n取值为n=2。图3是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圆锅底的仰视示意图,该圆锅底的外表面上固紧连接有吸热环。图4是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圆锅底的仰视示意图,该圆锅底的外表面上固紧连接有4(1+n)条最长吸热弯条、多条长吸热弯条、多条短吸热弯条、多条最短吸热弯条,n取值为n=2。图5是平锅底上一个吸热圈沿该平锅底径向的横断面示意图。图6是圆锅底上一个吸热环沿该圆锅底径向的横断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各图所示,一种燃气加热的节能锅,含燃气加热的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燃气加热的节能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加热的节能锅,含燃气加热的平底锅或燃气加热的圆底锅;所述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锅底为平锅底(1),所述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锅底为圆锅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1)上固紧连接有增大吸热面积的吸热装置;所述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圆锅底(2)上固紧连接有增大吸热面积的吸热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加热的节能锅,含燃气加热的平底锅或燃气加热的圆底锅;所述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锅底为平锅底(1),所述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锅底为圆锅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1)上固紧连接有增大吸热面积的吸热装置;所述燃气加热的圆底锅的圆锅底(2)上固紧连接有增大吸热面积的吸热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加热的节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1)上固紧连接有增大吸热面积的吸热装置,其结构是这样的: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1)上的吸热装置由多个半径不同的圆环形吸热圈(3e)组成;这多个吸热圈(3e)的圆心重合,且接近所述平锅底(1)的圆心,又位于通过所述平锅底(1)的圆心且与所述平锅底(1)垂直的直线上;这多个吸热圈(3e)的半径从内到外依次逐渐增大,相邻两吸热圈(3e)的半径之差为定值,最内吸热圈(3e)接近所述平锅底(1)的圆心;这多个吸热圈(3e)之一的底面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平锅底(1)的外表面固紧连接;这多个吸热圈(3e)之一沿所述平锅底(1)径向的横断面由圈顶部(3f)和圈底部(3g)组成,所述圈顶部(3f)的外周为圆弧,所述圈底部(3g)的两侧之一为向外伸向所述平锅底(1)的圆滑曲线,所述圆弧的两端之一与相应位置的所述曲线的下端圆滑相接,所述圈底部(3g)的平直底边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平锅底(1)的外表面紧密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加热的节能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1)上固紧连接有增大吸热面积的吸热装置,其结构是这样的:燃气加热的平底锅的平锅底(1)上的吸热装置由4(1+n)条最长吸热直条(3a)、多条长吸热直条(3b)、多条短吸热直条(3c)、多条最短吸热直条(3d)组成;所述n为正整数,所述平锅底(1)的半径越大,n取值也越大;所述平锅底(1)上,最长吸热直条(3a)的长度小于所述平锅底(1)的半径,最长吸热直条(3a)的长度大于长吸热直条(3b)的长度,长吸热直条(3b)的长度大于短吸热直条(3c)的长度,短吸热直条(3c)的长度大于最短吸热直条(3d)的长度;所述平锅底(1)上的最长吸热直条(3a)或长吸热直条(3b)或短吸热直条(3c)或最短吸热直条(3d)在所述平锅底(1)上沿径向分布,其外端终止于所述平锅底(1)的边缘,其底面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平锅底(1)的外表面固紧连接,其任意位置的横断面为弓形,这4(1+n)条最长吸热直条(3a)沿所述平锅底(1)均匀分布;所述平锅底(1)上,凡相邻两最长吸热直条(3a)的正中央有一条长吸热直条(3b),凡相邻的最长吸热直条(3a)和长吸热直条(3b)的正中央有一条短吸热直条(3c),凡相邻的最长吸热直条(3a)和短吸热直条(3c)的正中央有一条最短吸热直条(3d),凡相邻的长吸热直条(3b)和短吸热直条(3c)的正中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亚
申请(专利权)人:李新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