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135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其包括一压合模块、一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一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以及一卷带式收料模块。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传送一图案化线路基板至压合模块,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传送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至压合模块,且卷带式收料模块对应于压合模块。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压合模块及卷带式收料模块设置彼此分离且设置在同一加工生产在线。借此,通过压合模块与卷带式收料模块的配合,图案化线路基板与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能被压合模块所压合且被卷带式收料模块所收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可应用于对已具备图案化线路层的内层板进行增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路板压合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卷对卷方式压合已具有图案化线路的线路板压合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软性电路板制程中,会通过自动化卷对卷式(roll-to-roll)的制程,将整层铜箔与单层绝缘层相互压合,以提高生产的速度。在将铜箔与绝缘层压合之后,会执行蚀刻、钻孔、电镀等制程,以形成具有图案化线路层的内层板。当要将已具有图案化线路层的内层板继续增层时,并非采用卷对卷制程,而是会将内层板先裁切成单张之后再与外层板进行压合,且须通过人工方式完成内层板与外层板的对位。随着线路板的层数增加,增层的次数也会相应增加。但采用单张压合的方式来进行增层,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另外,随着压制的次数增多,压制的要求也更高,且更容易出现不良品,而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以应用于对已具备图案化线路层的内层板进行增层。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其包括一压合模块、一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一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以及一卷带式收料模块。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传送一图案化线路基板至压合模块,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传送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至压合模块,且卷带式收料模块对应于压合模块。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压合模块及卷带式收料模块设置彼此分离且设置在同一加工生产在线。图案化线路基板与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被压合模块压合且被卷带式收料模块收卷。优选地,所述图案化线路基板以及所述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两者通过所述压合模块的压合,以形成一多层线路板,且所述多层线路板通过所述卷带式收料模块进行收卷。优选地,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卷带式送料模块,所述第三卷带式送料模块传送一第二未图案化线路基板至所述压合模块。优选地,所述图案化线路基板、所述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以及所述第二未图案化线路基板三者通过所述压合模块的压合,以形成一多层线路板,且所述多层线路板通过所述卷带式收料模块进行收卷。优选地,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一侧外观检测模块以及一第二侧外观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第一侧外观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二侧外观检测模块都邻近所述卷带式收料模块,以分别检测所述多层线路板的两相反表面。优选地,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线路覆盖率分析模块,其中,所述图案化线路基板包括一上表面线路布局,且所述第一线路覆盖率分析模块设置于所述加工生产在线,以侦测一部份所述上表面线路布局的一上表面线路覆盖率。优选地,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线路覆盖率分析模块,其中,所述图案化线路基板包括一下表面线路布局,且所述第二线路覆盖率分析模块设置于所述加工生产在线,以侦测一部份所述下表面线路布局的一下表面线路覆盖率。优选地,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还进一步包括:一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线路覆盖率分析模块、所述第二线路覆盖率分析模块以及所述压合模块,且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上表面线路覆盖率与所述下表面线路覆盖率,以调整所述压合模块的一压合参数。优选地,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还进一步包括:一错位检测模块,所述错位检测模块邻近所述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以判断所述图案化线路基板与所述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两者在短边方向是否错位。优选地,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一保护材送料模块以及一第一保护材收料模块,其中,所述第一保护材送料模块传送一第一压合保护材至所述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与所述压合模块之间,以避免所述压合模块直接接触所述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且所述第一压合保护材通过所述第一保护材收料模块卷收。优选地,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二保护材送料模块以及一第二保护材收料模块,其中,所述第二保护材送料模块传送一第二压合保护材至所述图案化线路基板与所述压合模块之间,以避免所述压合模块直接接触所述图案化线路基板,且所述第二压合保护材通过所述第二保护材收料模块卷收。优选地,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还进一步包括:一预热器,所述预热器邻近所述压合模块且位于所述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与所述压合模块之间,以对所述图案化线路基材进行加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其能通过压合模块与卷带式收料模块的配合,以连续式地将图案化线路基板以及未图案化线路基板压合成一多层线路板,并将压合完成后的多层线路板进行收卷,借此以提升生产效能。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图案化线路基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多层线路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多层线路板压合前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其中另一实施例的多层线路板压合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Z1包括一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10、一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11、一压合模块12以及一卷带式收料模块13。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10、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11、压合模块12以及卷带式收料模块13彼此分离且布设于同一生产加工在线。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生产加工线被区分为一送料侧S1及一收料侧S2。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10设置于送料侧S1,用以传送一图案化线路基板A1至压合模块12。图案化线路基板A1可以是整卷未经裁切的软性电路板,也可以是经裁切后的多个软性电路板前后依序接合后,再卷绕于第一送料轮100上。详细而言,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10包括一第一送料轮100以及连接于第一送料轮100的轴心的第一驱动组件101。第一驱动组件101驱动第一送料轮100转动而使卷绕于第一送料轮100上的图案化线路基板A1被连续地传送到压合模块12进行加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10还可以包括张力调节轮(未图标),以调整图案化线路基板A1的张力。另外,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10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包括一转向轮(未图标),以改变图案化线路基板A1的传送方向。请再参照图1。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11位于送料侧S1,用以传送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B1至压合模块12。详细而言,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11可包括一第二送料轮110及连接于第二送料轮110的轴心的第二驱动组件111,且第二驱动组件111驱动第二送料轮110转动,以使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B1传送到压合模块12。相似地,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11可进一步包括另一设置在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B1的传送路径上的张力调节轮(未图示)或转向轮(未图示),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压合模块12包括上压轮121及下压轮122,且上压轮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包括:一压合模块;一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所述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传送一图案化线路基板至所述压合模块;一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所述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传送一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至所述压合模块;以及一卷带式收料模块,所述卷带式收料模块对应于所述压合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所述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所述压合模块及所述卷带式收料模块彼此分离且设置在同一加工生产在线;其中,所述图案化线路基板与所述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被所述压合模块压合且被所述卷带式收料模块收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包括:一压合模块;一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所述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传送一图案化线路基板至所述压合模块;一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所述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传送一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至所述压合模块;以及一卷带式收料模块,所述卷带式收料模块对应于所述压合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卷带式送料模块、所述第二卷带式送料模块、所述压合模块及所述卷带式收料模块彼此分离且设置在同一加工生产在线;其中,所述图案化线路基板与所述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被所述压合模块压合且被所述卷带式收料模块收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线路基板以及所述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两者通过所述压合模块的压合,以形成一多层线路板,且所述多层线路板通过所述卷带式收料模块进行收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卷带式送料模块,所述第三卷带式送料模块传送一第二未图案化线路基板至所述压合模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线路基板、所述第一未图案化线路基板以及所述第二未图案化线路基板三者通过所述压合模块的压合,以形成一多层线路板,且所述多层线路板通过所述卷带式收料模块进行收卷。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一侧外观检测模块以及一第二侧外观检测模块,其中,所述第一侧外观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二侧外观检测模块都邻近所述卷带式收料模块,以分别检测所述多层线路板的两相反表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对卷线路板压合设备还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线路覆盖率分析模块,其中,所述图案化线路基板包括一上表面线路布局,且所述第一线路覆盖率分析模块设置于所述加工生产在线,以侦测一部份所述上表面线路布局的一上表面线路覆盖率。7.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谟霖郭加弘
申请(专利权)人:嘉联益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