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530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其包括:浇筑于管片中、具有中空结构腔体且一端面上有开孔的预埋槽体,以及所述预埋槽体具有开孔的端面与管片的外端面之间的空腔,所述腔体、开孔和空腔内均填充有填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结构简单,能够适用于大直径盾构施工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施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
技术介绍
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如地铁施工、隧道施工中,管线或机电设备的安装多采用化学植筋或打膨胀螺栓的方式,但这些方式在都需要在既有结构上钻孔。钻孔的过程中可能碰到结构钢筋,对结构本身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结构耐久性。并且,地下环境下,容易受到腐蚀,化学植筋或打膨胀螺栓本身的使用寿命有限,维护或更换不便,还容易影响本体结构的安全。近年来预埋槽技术得到很大的应用。预埋槽技术是将槽道以预埋方式浇筑入混凝土中,用于接触网、通信信号、机电设备的固定。预埋槽技术缩短了施工周期,避免了打膨胀螺栓对管片结构的损坏,因而在地下工程中具有应用价值。目前,预埋槽技术在地铁隧道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限制。由于在浇筑预埋槽的过程中,预埋槽与混凝土结合处存在缝隙,并且,预埋槽槽体低于混凝土表面,容易积水,而且,无法使用真空吸盘式的拼装机,限制了预埋槽技术在大直径盾构施工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能够适用于大直径盾构施工中的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其包括:浇筑于管片中、具有中空结构腔体且一端面上有开孔的预埋槽体,以及所述预埋槽体具有开孔的端面与管片的外端面之间的空腔,所述腔体、开孔和空腔内均填充有填料。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浇筑于管片中的预埋槽体距离管片外端面的深度与所述空腔的高度相同。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空腔的高度为2mm-5mm。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填料为可更换的橡胶类材料或砂浆。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开孔中的填料布满开孔的全部区域,所述空腔中的填料布满空腔的全部区域。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腔体中的填料布满腔体的全部区域。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腔体中的填料布满腔体的周边且为具有中空内腔的中空结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腔体和开孔中的填料与空腔内的填料为紧密贴合的两部分。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空腔的填料的上端面沿空腔的中心线位置设有中心线标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其有益效果主要如下:(1)预埋槽体浇筑于管片中一定深度,增强了预埋槽体与管片间的握裹力;(2)预埋槽体的腔体、开孔以及外端面与管片的外端面所在平面间形成的空腔中填充填料,避免预埋槽体内进入混凝土或积水,防止预埋槽体受到腐蚀;(3)能够根据实际条件调整填料与管片间的紧密和平齐程度,便于真空吸盘式拼装机的使用,扩展了预埋槽技术在大直径盾构施工中的应用;(4)腔体和空腔内的填料的填充方式多样,便于因时制宜,根据现场条件填充填料;(5)填料的外端面设置中心线标识,便于后期的施工,增强了施工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包括浇筑于管片3中的预埋槽体2,预埋槽体2内侧为具有中空结构的腔体5,并且,预埋槽体2的一个端面上具有开孔,预埋槽体2上开有开孔的端面与管片3的外端面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空腔4,空腔4、开孔和腔体5中均填充有填料1。在空腔4、开孔和腔体5中均填充填料1,在施工过程中,有效避免了混凝土或积水进入预埋槽体2内而腐蚀预埋槽体2,避免对预埋槽体2造成不良影响。腔体5中填充填料1,在管片3进行浇筑时,既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进入预埋槽体2中,又能够防止预埋槽内积水,降低槽体的腐蚀速度。预埋槽体2浇筑于管片3中,预埋槽体2距离管片3外端面具有一定的距离,并且,该距离与空腔4的高度相同。预埋槽体2浇筑于管片3中,保证预埋槽体2与管片3的握裹力,有效提高浇筑于管片3中预埋槽体2的提拉强度。空腔4的高度为2mm-5mm。预埋槽体2浇筑于管片3中一定深度,具有较好的握裹力,同时,又避免预埋槽体2接触到管片3中的钢筋或其他管路,造成安全隐患。腔体5、开孔和空腔4中填充的填料1能够更换。当在使用过程中或其他原因,腔体5和空腔4中填充的填料1出现损坏或残缺的现象时,可以更换腔体5和空腔4中填充的填料1。腔体5、开孔和空腔4中填充的填料1均为橡胶类材料或砂浆。在腔体5和空腔4中填充填料,避免混凝土或积水预埋槽体2的槽体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槽体的腐蚀速度。开孔中的填料1布满开孔的全部区域,空腔4中的填料1布满空腔4的全部区域。开孔中的全部区域均填充有填料1,能够避免混凝土或积水进入到预埋槽体2的内部。空腔4中的全部区域内填充填料1,进一步增强预埋槽体2的封闭效果,使预埋槽体2开有开孔的端面全部覆盖在填料1下面,在不使用预埋槽体的时候,空腔4内的填充材料使预埋槽体2与外部环境隔离,有效的减小了预埋槽体2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受腐蚀的几率。此外,空腔4中的全部区域都填充有填料1,使空腔4中的填料1与管片3的外端面齐平;同时,空腔4内的全部区域都填充有填料1,使空腔4中的填料1与空腔4侧面的管片3紧密贴合,便于在管片拼装过程中使用真空吸盘式的拼装机,扩展了预埋槽技术在大直径盾构施工中的应用。腔体5中的填料1布满腔体5的全部区域。在腔体5内填充的填料1,既能够进一步增强封闭效果,避免混凝土或积水进入预埋槽体2的内部,又能够避免预埋槽体2的内侧面与其他物质的接触,有效的降低地下环境对预埋槽体2的腐蚀速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腔体5、开孔和空腔4中填充的填料1为一次填充完成。腔体5、开孔和空腔4中填充的填料1经过一次工序一次性完成,减化了操作工序。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腔体5和开孔中填充的填料1与空腔4中填充的填料1为紧密贴合的两部分,腔体5和开孔中填充的填料1与空腔4中填充的填料1采用两次填充作业完成。在将预埋槽体2浇筑于管片3之前,先填充腔体5和开孔中的填料1;在将预埋槽体2浇筑于管片3中后,根据所形成的空腔4的高度,将与空腔4相同高度的填料1填充至空腔4中,使空腔4的填料1的外端面与管片3的外端面齐平。参见图2所示,空腔4中填料1的外端面上设有中心线标识,设有中心线标识的填料1的端面与管片3的外端面齐平。中心线标识6沿空腔4中的填料1的中心线位置铺设于填料1的外端面上,填料1的端面上设置中心线标识6的颜色与管片3和填料1颜色均不同,方便在安装T型螺栓或支座时的准确定位钻孔。实施例2参见图3所示,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包括浇筑于管片3中的预埋槽体2,预埋槽体2内侧为具有中空结构的腔体5,并且,预埋槽体2的一个端面上具有开孔,预埋槽体2上开有开孔的端面与管片3的外端面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空腔4,空腔4、开孔和腔体5中均填充有填料1。在空腔4、开孔和腔体5中均填充填料1,在施工过程中,有效避免了混凝土或积水进入预埋槽体2内而腐蚀预埋槽体2,避免对预埋槽体2造成不良影响。腔体5中填充填料1,在管片3进行浇筑时,既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进入预埋槽体2中,又能够防止预埋槽内积水,降低槽体的腐蚀速度。预埋槽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浇筑于管片(3)中、具有中空结构腔体(5)且一端面上有开孔的预埋槽体(2),以及所述预埋槽体(2)具有开孔的端面与管片(3)的外端面之间的空腔(4),所述腔体(5)、开孔和空腔(4)内均填充有填料(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浇筑于管片(3)中、具有中空结构腔体(5)且一端面上有开孔的预埋槽体(2),以及所述预埋槽体(2)具有开孔的端面与管片(3)的外端面之间的空腔(4),所述腔体(5)、开孔和空腔(4)内均填充有填料(1)。2.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其特征在于:浇筑于管片(3)中的预埋槽体(2)距离管片(3)外端面的深度与所述空腔(4)的高度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4)的高度为2mm-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1)为可更换的橡胶类材料或砂浆。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种预埋槽的内部填充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张豫湘李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