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高效扩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2255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原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高效扩繁方法,包括选地、整地、选种及种前处理、农家肥消毒、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存储等步骤。选择无茄科植物病毒残留的土地作为种植地,并对种植地进行消毒杀虫,同时选择无毒的马铃薯作为初代种薯,并对初代种薯进行消毒杀菌,此外,对农家肥进行高温消毒,杀灭虫卵,保证了整个种植过程在无毒的环境中进行,得到无毒无害的二代种薯,并将二代种薯在消毒后的地窖中存储,且每月采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溶液熏蒸消毒,避免在存储过程中腐烂和病害,保障二代种薯的品质。采用上述方式培育的二代种薯,经过取样检测,全部满足一级或二级脱毒马铃薯的要求,可大规模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原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高效扩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高原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高效扩繁方法。
技术介绍
马铃薯俗称洋芋,营养价值高,是许多地区备受欢迎的蔬菜。马铃薯传统的繁殖方式为块茎繁殖,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受多种病毒浸染,并且代代相传,不断积累和传播,引起种性退化,品质变劣,产量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生产无毒的种薯,技术难度较大,投入成本高,对普通的种植户来说,实施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原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高效扩繁方法,采用传统块茎繁殖的方式,实施成本低,普通种植户能够实现,且得到的种薯无毒无害,品质较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原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高效扩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地:选择海拔在2500m至3500m、向阳通风、土壤肥厚、土质偏酸性、最近5年内没有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土地作为种植地,且种植地的周围5km以内无茄科植物或十字花科植物;B、整地:在播种15天至20之前,在种植地表面喷洒硫酸亚铁溶液,然后深耕25cm至30cm,将土壤耙细整平,再在土壤表面撒硫磺粉与草木灰的混合粉末,再次深耕,使硫磺粉、草木灰、土壤混合均匀;C、选种及种前处理:C1、选用形状规则、薯皮光洁、色泽鲜明、直径大于3cm且通过脱毒技术生产的一级或二级脱毒马铃薯作为初代种薯;C2、将直径大于5cm的初代种薯切块,切块前对切刀进行消毒,每块至少具有两个芽口,直径小于或等于5cm的初代种薯保持为一个整体;C3、经过步骤C2处理的初代种薯在高锰酸钾与石灰水的混合溶液浸泡8至12分钟,捞出后再裹上草木灰;D、农家肥消毒:将腐熟的农家肥在100℃至150℃的温度下消毒2小时至3小时;E、播种:在种植地上开沟,沟深12cm至15cm,相邻两沟之间的距离为30cm至40cm,将步骤C3得到的初代种薯放入沟中,相邻两块初代种薯之间的间距为10cm至15cm,然后在相邻两初代种薯之间施加化肥,化肥不接触初代种薯,然后向沟内撒经步骤D处理的农家肥,农家肥覆盖初代种薯和化肥,且农家肥的覆盖厚度为5cm至8cm,最后将沟两侧的土壤填入沟中并将覆盖土层垒高,覆盖土层表面到初代种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cm;F、田间管理:定期拔出杂草,雨水过多时挖排水沟排水,现蕾期降水量较少时人工灌溉;G、收获:植株枯萎时立刻收获;H、存储:H1、用石灰水对地窖的地面和墙壁消毒;H2、选择直径大于3cm、表面完整无破烂、薯皮光洁的个体作为二代种薯,将表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在通风、温度为15℃至20℃、具有散射光或黑暗的环境中堆放5至7天,然后转入地窖;H3、地窖温度控制在3℃至5℃,相对湿度90%至95%,每月采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溶液熏蒸消毒一次。进一步地,步骤B中,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g/L,每亩的用量为100L,硫磺粉与草木灰按照1:10的质量比均匀混合,每亩的用量为300kg。进一步地,在步骤C2中,选择至少两把切刀,利用消毒液浸泡10分钟后,取出一把切刀对初代种薯切块,当该切刀切开某个内部异常的初代种薯时,将其重新放入消毒液,换用另外的切刀。进一步地,步骤E中,化肥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且氮肥、磷肥和钾肥的重量比为2:1:4,每亩的化肥用量为250kg至300kg。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选择无茄科植物病毒残留的土地作为种植地,并对种植地进行消毒杀虫,同时选择无毒的马铃薯作为初代种薯,并对初代种薯进行消毒杀菌,此外,对农家肥进行高温消毒,杀灭虫卵,保证了整个种植过程在无毒的环境中进行,得到无毒无害的二代种薯,同时提高产量。收货后将二代种薯在消毒后的地窖中存储,且每月采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溶液熏蒸消毒,避免在存储过程中腐烂和受到病害,保障二代种薯的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原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高效扩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地:选择海拔在2500m至3500m、向阳通风、土壤肥厚、土质偏酸性的土地作为种植地,由于许多植物病毒能够在同科属植物中生存繁殖,马铃薯属于茄科植物,其他且茄科植物的病毒也可能在马铃薯中生存繁殖,因此,选用最近5年内没有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土地作为种植地,避免茄科植物病毒残留而造成马铃薯感染,且种植地的周围5km以内无茄科植物或十字花科植物,进一步地降低马铃薯受病害的风险。B、整地:在播种15天至20之前,在种植地表面喷洒硫酸亚铁溶液,然后深耕25cm至30cm,将土壤耙细整平,再在土壤表面撒硫磺粉与草木灰的混合粉末,再次深耕,使硫磺粉、草木灰、土壤混合均匀。硫酸亚铁具有杀菌的作用,也是植物制造叶绿素的催化剂,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作用,因此可用作化肥。此外,硫酸亚铁还能够防治害虫和腐烂病,有利于改善土壤品质。硫磺和草木灰进一步地进行杀毒和消灭害虫,同时,硫磺能够中和土壤中的盐碱,降低土壤PH,更适合马铃薯的生长,而草木灰富含钾元素,有利于补充土壤肥效。硫酸亚铁的浓度和用量应当适中,优选的,硫酸亚铁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g/L,每亩的用量为100L,硫磺粉与草木灰按照1:10的质量比均匀混合,每亩的化肥用量为250kg至300kg。C、选种及种前处理:C1、选用形状规则、薯皮光洁、色泽鲜明、直径大于3cm且通过脱毒技术生产的一级或二级脱毒马铃薯作为初代种薯。初代种薯可以购买利用组织培养等现有的无毒繁殖技术生产的马铃薯,要保证初代种薯五毒无害,才能够繁殖得到无毒害的二代种薯。C2、将直径大于5cm的初代种薯切块,切块前利用消毒液对切刀进行消毒,每块至少具有两个芽口,直径小于或等于5cm的初代种薯保持为一个整体;C3、经过步骤C2处理的初代种薯在高锰酸钾与石灰水的混合溶液浸泡8至12分钟,高锰酸钾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g/L左右,石灰水的质量浓度为5g/L左右,两者按照1:1的体积比混合,用于对初代种薯表面进行消毒,捞出后再裹上草木灰,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感染外界的病菌。D、农家肥消毒:将腐熟的农家肥在100℃至150℃的温度下消毒2小时至3小时。农家肥采用腐熟的秸秆、动物粪便、人类粪便等的混合物,经过高温处理,能够杀灭其中的病菌、虫卵等有害物质,保证马铃薯在无毒的环境中生长。E、播种:播种前,将播种用具进行消毒,具体可采用石灰水或者高猛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左右。播种时,在种植地上开沟,沟深12cm至15cm,相邻两沟之间的距离为30cm至40cm,将步骤C3得到的初代种薯放入沟中,相邻两块初代种薯之间的间距为10cm至15cm,开沟密度和下种密度可根据土壤的肥效、当地气候等调节,避免种植密度过小而浪费土地,也要避免种植密度过大而造成肥效不足。然后在相邻两初代种薯之间施加化肥,某些化肥如氮磷复合肥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避免影响种子发芽,因此,本专利技术中,施加的化肥不接触初代种薯。然后向沟内撒经步骤D处理的农家肥,农家肥均匀铺撒,覆盖初代种薯和化肥,且农家肥的覆盖厚度为5cm至8cm,最后将沟两侧的土壤填入沟中并将覆盖土层垒高,覆盖土层表面到初代种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cm,避免外界过低时初代种薯被冻伤。F、田间管理:定期拔出杂草,雨水过多时挖排水沟排水,马铃薯现蕾期的需水量较大,因此,当降水量较少时人工灌溉。根据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原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高效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地:选择海拔在2500m至3500m、向阳通风、土壤肥厚、土质偏酸性、最近5年内没有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土地作为种植地,且种植地的周围5km以内无茄科植物或十字花科植物;B、整地:在播种15天至20之前,在种植地表面喷洒硫酸亚铁溶液,然后深耕25cm至30cm,将土壤耙细整平,再在土壤表面撒硫磺粉与草木灰的混合粉末,再次深耕,使硫磺粉、草木灰、土壤混合均匀;C、选种及种前处理:C1、选用形状规则、薯皮光洁、色泽鲜明、直径大于3cm且通过脱毒技术生产的一级或二级脱毒马铃薯作为初代种薯;C2、将直径大于5cm的初代种薯切块,切块前对切刀进行消毒,每块至少具有两个芽口,直径小于或等于5cm的初代种薯保持为一个整体;C3、经过步骤C2处理的初代种薯在高锰酸钾与石灰水的混合溶液浸泡8至12分钟,捞出后再裹上草木灰;D、农家肥消毒:将腐熟的农家肥在100℃至150℃的温度下消毒2小时至3小时;E、播种:在种植地上开沟,沟深12cm至15cm,相邻两沟之间的距离为30cm至40cm,将步骤C3得到的初代种薯放入沟中,相邻两块初代种薯之间的间距为10cm至15cm,然后在相邻两初代种薯之间施加化肥,化肥不接触初代种薯,然后向沟内撒经步骤D处理的农家肥,农家肥覆盖初代种薯和化肥,且农家肥的覆盖厚度为5cm至8cm,最后将沟两侧的土壤填入沟中并将覆盖土层垒高,覆盖土层表面到初代种薯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cm;F、田间管理:定期拔出杂草,雨水过多时挖排水沟排水,现蕾期降水量较少时人工灌溉;G、收获:植株枯萎时立刻收获;H、存储:H1、用石灰水对地窖的地面和墙壁消毒;H2、选择直径大于3cm、表面完整无破烂、薯皮光洁的个体作为二代种薯,将表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在通风、温度为15℃至20℃、具有散射光或黑暗的环境中堆放5至7天,然后转入地窖;H3、地窖温度控制在3℃至5℃,相对湿度90%至95%,每月采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溶液熏蒸消毒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高效扩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地:选择海拔在2500m至3500m、向阳通风、土壤肥厚、土质偏酸性、最近5年内没有种植过茄科作物的土地作为种植地,且种植地的周围5km以内无茄科植物或十字花科植物;B、整地:在播种15天至20之前,在种植地表面喷洒硫酸亚铁溶液,然后深耕25cm至30cm,将土壤耙细整平,再在土壤表面撒硫磺粉与草木灰的混合粉末,再次深耕,使硫磺粉、草木灰、土壤混合均匀;C、选种及种前处理:C1、选用形状规则、薯皮光洁、色泽鲜明、直径大于3cm且通过脱毒技术生产的一级或二级脱毒马铃薯作为初代种薯;C2、将直径大于5cm的初代种薯切块,切块前对切刀进行消毒,每块至少具有两个芽口,直径小于或等于5cm的初代种薯保持为一个整体;C3、经过步骤C2处理的初代种薯在高锰酸钾与石灰水的混合溶液浸泡8至12分钟,捞出后再裹上草木灰;D、农家肥消毒:将腐熟的农家肥在100℃至150℃的温度下消毒2小时至3小时;E、播种:在种植地上开沟,沟深12cm至15cm,相邻两沟之间的距离为30cm至40cm,将步骤C3得到的初代种薯放入沟中,相邻两块初代种薯之间的间距为10cm至15cm,然后在相邻两初代种薯之间施加化肥,化肥不接触初代种薯,然后向沟内撒经步骤D处理的农家肥,农家肥覆盖初代种薯和化肥,且农家肥的覆盖厚度为5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兴存李贵吉李燕山李志辉陈建林韩党才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广汇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