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滴灌带安装装置的马铃薯中耕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895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滴灌带安装装置的马铃薯中耕机,包括支撑座、支撑腿、第一连接杆和转轮,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于支撑座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支撑腿正面底部,所述转轮套设于第一连接杆外壁正面,所述支撑座的外壁设置有埋管组件。该带有滴灌带安装装置的马铃薯中耕机,中耕机的翻土刀片伸入土地内,在进行移动时翻土刀片会将土地犁出一道沟壑,此时使用者将导管内部的滴灌带抽出,并按压在沟壑内,中耕机进行移动时,倾斜挡片会将沟壑两边的泥土重新推动至沟壑内部,使滴灌带被泥土覆盖,该装置不需要使用者手动去埋放滴灌带,使马铃薯中耕作业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作业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作业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滴灌带安装装置的马铃薯中耕机


[0001]本技术涉及马铃薯培育
,具体为一种带有滴灌带安装装置的马铃薯中耕机。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经济价值高和兼有工业加工原料特性的农作物,生产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具有高产、高效和多用途等特点,与小麦、玉米、水稻、大豆一样,是主要的农作物,马铃薯生长中期的松土、锄草、追肥、培土等中耕作业是马铃薯生长期间关键性的作业环节,用以改善土壤的肥、水、气温等条件,以利于马铃薯生长。
[0003]马铃薯中耕作业就要用到马铃薯中耕机,然而传统的马铃薯中耕机没有滴灌带安装装置,在中耕后还需使用者手动去梳理滴灌带,费时费力,降低了马铃薯中耕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滴灌带安装装置的马铃薯中耕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滴灌带安装装置的马铃薯中耕机,包括支撑座、支撑腿、第一连接杆和转轮,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于支撑座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支撑腿正面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滴灌带安装装置的马铃薯中耕机,包括支撑座(1)、支撑腿(2)、第一连接杆(3)和转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固定连接于支撑座(1)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杆(3)固定连接于支撑腿(2)正面底部,所述转轮(4)套设于第一连接杆(3)外壁正面,所述支撑座(1)的外壁设置有埋管组件(5);所述埋管组件(5)包括第二连接杆(501)、翻土刀片(502)、第三连接杆(503)、倾斜挡片(504)、导管(505)、支撑杆(506)、第四连接杆(507)、第一滚轮(508)、连接柱(509)和第二滚轮(510),所述第二连接杆(501)固定连接于支撑座(1)的底部右侧,所述翻土刀片(502)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杆(501)底端,所述第三连接杆(503)固定连接于支撑座(1)底部左侧,所述倾斜挡片(504)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杆(503)外壁底端,所述导管(505)固定连接于支撑座(1)内部,所述支撑杆(506)固定连接于支撑座(1)顶部背面左侧,所述第四连接杆(507)固定连接于支撑杆(506)正面,所述第一滚轮(508)套设于第四连接杆(507)的外壁,所述连接柱(509)固定连接于第一滚轮(508)的正面中心,所述第二滚轮(510)设置于连接柱(509)正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滴灌带安装装置的马铃薯中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贯穿转轮(4),所述第一连接杆(3)的外壁与转轮(4)被贯穿的内壁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滴灌带安装装置的马铃薯中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挡片(504)的数量为两片,两片所述倾斜挡片(504)分布于支撑座(1)底部左侧正面和背面。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盛奎张睿刘云梅彭加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广汇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