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龙果溃疡病的综合防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225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龙果溃疡病的综合防控方法;属于植物保护和果树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新建果园,选择无病苗木、抗病品种进行栽培;发病果园于春季喷施杀菌剂抑制病原孢子萌发;夏季为防治关键时期,通过及时剪除新发嫩枝来减少病原菌循环侵染媒介,并喷施杀菌剂;秋、冬及时修剪、清园、喷施药剂,清除病原孢子越冬场所。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有药剂均使用有机硅助剂,促进药剂在枝条表面扩展、吸收,增强防治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实施一整套火龙果溃疡病综合防控方法,对于发病果园可以实现彻底控制溃疡病的危害,对于未发病果园能起到良好地预防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龙果溃疡病的综合防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龙果溃疡病,特别是涉及一种火龙果溃疡病的综合防控方法,属于植物保护和果树栽培

技术介绍
火龙果原产墨西哥,中、南美洲,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90年代中后期陆续在广东、广西、贵州、福建、海南等省区种植,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火龙果产区病害日趋严重。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季高温多湿的气候特点,也极易病原真菌流行发生。2004年广东省粤西地区发现火龙果溃疡病,随后火龙果种植区域陆续报道该病害的发生。目前,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地区均报道该病害的发生,在两广地区和海南省危害较为严重。火龙果溃疡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节格孢属新暗色节格孢(Neoscytalidiumdimidiatum)。该病害主要侵染幼嫩枝条和幼果,枝条受侵染症状表现为发病初期出现圆形凹陷褪绿病斑,病斑逐渐变成橘黄色,严重时整条肉质茎密密麻麻布满了病斑;后期受侵染部位呈灰白色突起,形成溃疡斑,严重时复合侵染,导致茎部腐烂;幼果受危害症状为发病初期,幼果鳞片和果实表面出现圆形凹陷褪绿病斑,病斑逐渐变成橘黄色,随着果实成熟黄色病斑突起,呈灰白色,形成溃疡斑,被溃疡病轻度危害过的果实果皮有橘黄色斑点,严重溃烂,生产上常被称为花皮果,花皮果的商品性严重降低。火龙果整个生长季均受到该病原菌危害,发病最为严重的月份为6-9月,此时正值南方地区高温、多雨季节,也是火龙果开花、结果期。危害严重时整株腐烂,果皮出现花皮、溃烂,降低商品价值。商品果批发价格4-6元,但受溃疡病危害较轻果售价在1-2元左右,危害严重果实只能销毁,一些管理不善的果园甚至遭受毁灭性打击。目前,生产上已经使用一些具有抑菌效果的药剂进行防治,但因未针对该病原菌的浸染、传播规律入手,多数在发病期才开始进行喷药防治。然而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非常有利于该病害的传播,导致田间防控效果差,不能较好地控制病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连续两个周年实施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做到彻底控制溃疡病的危害,对于未发病果园能起到良好地预防作用的火龙果溃疡病综合防控方法。专利技术人基于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传播规律,及与寄主植物火龙果互作方式的长期深入研究,发现了火龙果溃疡病不同一般植物病变的规律:该病原菌主要侵染危害幼嫩枝梢、花、果,针对这一特点,形成一整套火龙果溃疡病综合防控方法。不同季节采取不同防控策略,尤其是夏季及时剪除嫩梢以减少病原菌循环侵染媒介,结合喷药保护花和果,利用秋、春季嫩梢培育结果枝实现产量;与此同时,针对火龙果枝条表面蜡质层较厚这一特点,发现有机硅助剂具有加速药液在火龙果枝条表面润湿、扩展、吸收的特点,能够增强防治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一种火龙果溃疡病的综合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新建果园,选择无病虫苗木、抗病品种进行栽培;(2)果园入口处的地面上,周年撒宽为0.8-1.2m石灰带;(3)发病果园以预防为主,结合化学防治;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以实现综合防控;所有药剂均匀溶解于清水后加入有机硅助剂2000-3000倍,混匀喷雾;a、春季以预防为主,重点保护幼嫩新梢,全园喷施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或铜制剂1-3次,广谱杀菌剂每10-15天喷药1次,抑制病原孢子萌发;b、夏季重点保护花、幼果;及时剪除新萌发的嫩枝、带离果园,并喷施杀菌剂,轮换用药,首次间隔7-10天,连续用药2-3次,之后每月2次;c、秋季重点保护花、幼果、新萌发嫩枝;喷施杀菌剂,轮换用药,秋季施药次数为每10-15天1次,连续2-3次,之后每月1次;d、冬季预防重点为清除病原菌越冬场所;及时修剪、清理老、弱病枝,同时全园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100-15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2-3次进行防治,每隔10-15天喷药一次。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可目的,优选地,方面(3)中用药应选择在早上、午后或阴天喷施,以湿润植株表面不流滴为宜,喷药后2小时内遇雨重喷一次;所有药剂均用清水现用现配。优选地,所述广谱杀菌剂为真菌和细菌杀菌剂相结合使用。优选地,所述广谱杀菌剂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20%农用链霉素1000-1500倍和25.5%异菌脲800-1000倍液中的两种以上。优选地,春季全园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200-300倍液、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1-3次。优选地,夏季使用杀菌剂为45%咪鲜胺1000-12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00-1000倍液、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5.5%异菌脲800-1000倍液、25%吡唑嘧菌酯1000-15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000-1200倍液、10%氟硅唑乳油1500-20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中的两种以上。优选地,秋季使用杀菌剂为45%咪鲜胺1000-12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00-1000倍液、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5.5%异菌脲800-1000倍液、25%吡唑嘧菌酯1000-15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000-1200倍液、10%氟硅唑乳油1500-20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中的两种以上。本专利技术火龙果溃疡病的综合防控方法中的肥水管理、虫害及其他病害预防没有特别说明的,参照常规管理方法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是基于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流行传播规律,及与寄主植物火龙果互作方式,即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菌主要侵染危害幼嫩枝梢、花、果,而对成年的火龙果枝条侵染较低,尤其是夏季的嫩枝梢是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菌侵染的主要对象,而且难以控制,必须及时剪除嫩梢,带离果园,现有技术普遍没有认识到该特征,认为多次喷药可以控制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菌蔓延,不及时剪除夏季嫩梢以致控制效果一直不佳,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秋、春季嫩梢培育结果枝实现产量,彻底及时剪除夏季嫩梢,阻断病原菌寄生、传播媒介。2)综合防控是彻底控制溃疡病的有效措施。本专利技术不同季节采取不同防控策略,春季以预防为主,重点保护幼嫩新梢,抑制病原孢子萌发;夏季除及时剪除嫩梢以减少病原菌循环侵染媒介,还结合喷药保护花和果;秋季重点保护花、幼果、新萌发嫩枝;冬季预防重点为清除病原菌越冬场所。3)不同季节,本专利技术对化学药剂使用种类、剂量及次数上采取不同策略。春、冬季使用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药剂,该类药剂属于预防性杀菌剂,对溃疡病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且药效持续时间长,价格低廉。夏、秋季是病害流行关键时期,本专利技术选用的药剂属于治疗性药剂,对溃疡病菌具有极强抑制、杀菌效果,且此期用药次数增多、剂量增大,并轮换使用不同类型农药,预防产生抗药性。而现有技术多数采取单一药剂控制,且集中于发病期用药,但该技术措施效果有限,难以实现彻底防控。4)本专利技术在化学药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龙果溃疡病的综合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综合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新建果园,选择无病虫苗木、抗病品种进行栽培;(2)果园入口处的地面上,周年撒宽为0.8‑1.2m石灰带;(3)发病果园以预防为主,结合化学防治;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以实现综合防控;所有药剂均匀溶解于清水后加入有机硅助剂2000‑3000倍,混匀喷雾;a、春季以预防为主,重点保护幼嫩新梢,全园喷施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或铜制剂1‑3次,广谱杀菌剂每10‑15天喷药1次,抑制病原孢子萌发;b、夏季重点保护花、幼果;及时剪除新萌发的嫩枝、带离果园,并喷施杀菌剂,轮换用药,首次间隔7‑10天,连续用药2‑3次,之后每月2次;c、秋季重点保护花、幼果、新萌发嫩枝;喷施杀菌剂,轮换用药,秋季施药次数为每10‑15天1次,连续2‑3次,之后每月1次;d、冬季预防重点为清除病原菌越冬场所;及时修剪、清理老、弱病枝,同时全园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100‑15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2‑3次进行防治,每隔10‑15天喷药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龙果溃疡病的综合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综合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新建果园,选择无病虫苗木、抗病品种进行栽培;(2)果园入口处的地面上,周年撒宽为0.8-1.2m石灰带;(3)发病果园以预防为主,结合化学防治;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以实现综合防控;所有药剂均匀溶解于清水后加入有机硅助剂2000-3000倍,混匀喷雾;a、春季以预防为主,重点保护幼嫩新梢,全园喷施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或铜制剂1-3次,广谱杀菌剂每10-15天喷药1次,抑制病原孢子萌发;b、夏季重点保护花、幼果;及时剪除新萌发的嫩枝、带离果园,并喷施杀菌剂,轮换用药,首次间隔7-10天,连续用药2-3次,之后每月2次;c、秋季重点保护花、幼果、新萌发嫩枝;喷施杀菌剂,轮换用药,秋季施药次数为每10-15天1次,连续2-3次,之后每月1次;d、冬季预防重点为清除病原菌越冬场所;及时修剪、清理老、弱病枝,同时全园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100-15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2-3次进行防治,每隔10-15天喷药一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火龙果溃疡病的综合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方面(3)中用药选择在早上、午后或阴天喷施,以湿润植株表面不流滴为宜,喷药后2小时内遇雨重喷一次;所有药剂均用清水现用现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火龙果溃疡病的综合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谱杀菌剂为真菌和细菌杀菌剂相结合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火龙果溃疡病的综合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谱杀菌剂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清明李春雨易干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