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及使用其得到的触控面板、以及透明导电性膜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157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在透明导电性膜的基材中使用了环烯烃系树脂的情况下,在加热工序后也能够控制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的卷曲,确保其后的工序成品率,并提供使用该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得到的触控面板、以及透明导电性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如下的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其透明树脂膜4包含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所述保护膜1由与形成透明树脂膜4的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不同的非晶性树脂形成,保护膜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以上,将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切割为20cm×20cm,使透明导电膜6为上表面并在130℃加热90分钟后的中央部的卷曲值A与4个角部的平均卷曲值B的差即A-B为0~50mm。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laminate and touch panel obtained by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laminated on the substrat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using the cycloolefin resin under the condition in the heating process after can curl control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laminated body, to ensure that the process finished by rate, and provides the touch panel, th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the lamin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The invention is a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laminated body is as follows, the transparent resin film 4 containing noncrystalline cycloolefin resin, the protective film 1 by noncrystalline cycloolefin resin and forming a transparent resin film 4 different amorphous resin to form a protective film 1,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130 C, th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laminated body cutting is 20cm * 20cm, th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6 on the surface and heated at 130 DEG C for 90 minutes after the central portion of the curl value A and the 4 corners of the average value of B between the A coil B is 0 ~ 50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及使用其得到的触控面板、以及透明导电性膜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及使用该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得到的触控面板、以及透明导电性膜的制造方法,是特别对于控制卷曲的产生而言有用的技术。
技术介绍
以往,在静电电容型的触控面板构成中作为透明导电性膜的基材膜广泛地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但是,由于PET膜被拉伸制膜,具有高相位差,因此难以在偏振板的基础上使用。为此,专利文献1中,作为低相位差用基材膜提出过使用了环烯烃系树脂的透明导电性膜。在基材膜中使用了环烯烃系树脂的情况下,基材非常脆而容易受伤。因而,在利用卷对卷制法搬送时,需要对基材膜的两面进行硬质涂层处理。由于当在基材膜的两面设置硬质涂层时就会产生粘连(卷绕膜时的膜之间的粘贴),因此需要至少对一面赋予抗粘连性。此外,在利用溅射等将透明导电层成膜、进行透明导电层的图案布线处理时,需要包含药液/加热工序,以单张体进行处置处理,需要在与透明导电层相反一侧的基材膜背面层叠表面保护膜。专利文献2中,公开过透明导电性膜的基材膜、表面保护膜两者均为PET膜的层叠体。该情况下,以可以良好地搬送的方式调整加热工序所致的各膜的热收缩率而实现了卷曲的减少。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434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515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作为透明导电性膜的基材膜使用了环烯烃系树脂膜、作为表面保护膜使用了PET基材的情况下,由于两者的热收缩率、线膨胀系数等的差别,在加热工序后使透明导电膜为上表面时,透明导电膜面会产生凹方向的卷曲,在对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进行加工搬送时,会产生无法用空气吸附、或无法通过工序间的门等不佳状况,难以稳定并且连续地进行生产。另外,切割透明导电性膜的卷筒,在其后的加工工序中也会因无法利用空气吸附纸张状的透明导电性膜等而存在困难。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在透明导电性膜的基材中使用了环烯烃系树脂的情况下,在加热工序后也能够控制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的卷曲,确保其后的工序成品率,并提供使用该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得到的触控面板、以及透明导电性膜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采用下述构成,可以实现上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的特征在于,是包含在保护膜的至少一面侧具有粘合剂层的承载膜、和夹隔着所述粘合剂层能够剥离地层叠的透明导电性膜的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所述透明导电性膜具有透明树脂膜和透明导电膜,所述透明树脂膜包含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所述透明树脂膜的厚度为20~150μm,所述承载膜层叠于所述透明导电性膜的不同于透明导电膜的另一面侧,所述保护膜由与形成所述透明树脂膜的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不同的非晶性树脂形成,所述保护膜的非晶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以上,所述保护膜的厚度为20~150μm,将所述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切割为20cm×20cm,使透明导电膜为上表面并在130℃加热90分钟后的中央部的卷曲值A与4个角部的平均卷曲值B的差即A-B为0~50mm。而且,本专利技术中的各种物性值是利用实施例等中采用的方法测定的值。卷曲产生的原因可以认为是因为环烯烃系树脂与PET的热收缩率、线膨胀系数不同。例如,在透明树脂膜为环烯烃系树脂、保护膜为PET这样的情况下,在使透明导电膜为上表面时产生凹方向的卷曲,无法用吸盘吸附,加工变得困难。本专利技术中,如上所述,通过在透明树脂膜中使用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在保护膜中使用与形成透明树脂膜的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不同的非晶性树脂,而可以使热收缩率、线膨胀系数接近,因此在加热后的降温工序中使透明导电膜为上表面时能够沿凸方向产生卷曲。由此,在搬送过程中,可以用空气抽吸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的保护膜侧的面,可以稳定并且连续地搬送,而且在加热工序后也能够进行金属布线的加工等。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优选所述透明树脂膜的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以上,且具有设于所述透明树脂膜的一方的第一主面侧的第一固化树脂层、和设于所述透明树脂膜的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反一侧的第二主面侧的第二固化树脂层。通过将透明树脂膜的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130℃以上,可以使之接近保护膜中使用的非晶性树脂的线膨胀系数及热收缩率,可以进一步控制干燥等加热工序中的卷曲产生,可以确保其后的工序的成品率。另外,由于在透明树脂膜的两面形成有固化树脂层,因此在透明导电膜的形成、图案化或向电子设备的搭载等各工序中难以受伤。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透明树脂膜的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a与所述保护膜的非晶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b的差即a-b的绝对值优选为5℃以上。由此,在使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的透明导电膜侧朝上时,可以使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在合适的范围中沿凸方向卷曲,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的搬送变得容易,可以确保其后的工序的成品率。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透明树脂膜的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与所述保护膜的非晶性树脂优选为构成单元彼此不同的树脂。由此,在使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的透明导电膜侧朝上时,可以使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在合适的范围中沿凸方向卷曲,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的搬送变得容易,可以确保其后的工序的成品率。本专利技术的所述保护膜优选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重均分子量为2×104以上,在130℃加热90分钟后的热收缩率在MD及TD方向上为0.3%以下。由于保护膜包含聚碳酸酯系树脂,因此可以得到机械特性、加工性良好的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另外,由于可以抑制透明导电性膜的加热工序时的过多的热收缩,因此可以以更高的水平控制卷曲的产生,能够稳定并且连续地进行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的加工搬送。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优选在所述第一固化树脂层与所述透明导电膜之间还具备1层以上的光学调整层。由于可以利用光学调整层来控制折射率,因此可以减小将透明导电膜图案化时的图案形成部与图案开口部的反射率差,难以观看到透明导电膜图案,在触控面板等显示装置中观察性变得良好。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优选使用所述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得到。如果使用所述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则可以进一步控制干燥等加热工序中的卷曲产生,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的加工搬送变得容易,操作效率提高。本专利技术中,还包括一种经过加工的透明导电性膜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对所述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的透明导电性膜进行加热加工的工序、剥离透明导电性膜与承载膜的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由于可以控制干燥等加热工序后的卷曲的产生量、朝向,因此加工搬送变得容易,制造效率良好。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导电性膜的制造方法中,所述进行加热加工的工序优选为使所述透明导电膜结晶化的工序。由此,就可以控制干燥等加热工序后的卷曲的产生量、朝向,因此加工搬送变得容易,制造效率良好。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导电性膜的制造方法中,所述进行加热加工的工序优选为将利用感光性金属浆料层形成的金属布线干燥的工序。由此,就可以控制干燥等加热工序后的卷曲的产生量、朝向,因此加工搬送变得容易,制造效率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的示意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及使用其得到的触控面板、以及透明导电性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是包含在保护膜的至少一面侧具有粘合剂层的承载膜、和夹隔着所述粘合剂层能够剥离地层叠的透明导电性膜的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所述透明导电性膜具有透明树脂膜和透明导电膜,所述透明树脂膜包含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所述透明树脂膜的厚度为20~150μm,所述承载膜层叠于所述透明导电性膜的不同于透明导电膜的另一面侧,所述保护膜由与形成所述透明树脂膜的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不同的非晶性树脂形成,所述保护膜的非晶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以上,所述保护膜的厚度为20~150μm,将所述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切割为20cm×20cm,使透明导电膜为上表面并在130℃加热90分钟后的中央部的卷曲值A与4个角部的平均卷曲值B的差即A-B为0~50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05 JP 2014-2470311.一种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是包含在保护膜的至少一面侧具有粘合剂层的承载膜、和夹隔着所述粘合剂层能够剥离地层叠的透明导电性膜的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所述透明导电性膜具有透明树脂膜和透明导电膜,所述透明树脂膜包含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所述透明树脂膜的厚度为20~150μm,所述承载膜层叠于所述透明导电性膜的不同于透明导电膜的另一面侧,所述保护膜由与形成所述透明树脂膜的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不同的非晶性树脂形成,所述保护膜的非晶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以上,所述保护膜的厚度为20~150μm,将所述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切割为20cm×20cm,使透明导电膜为上表面并在130℃加热90分钟后的中央部的卷曲值A与4个角部的平均卷曲值B的差即A-B为0~5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其中,所述透明树脂膜的非晶性环烯烃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0℃以上,所述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具有设于所述透明树脂膜的一方的第一主面侧的第一固化树脂层、和设于所述透明树脂膜的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反一侧的第二主面侧的第二固化树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明导电性膜层叠体,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津野直树拝师基希细川和人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