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门饰板底毡回收材料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0565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0:15
一种新型汽车尾门饰板底毡回收材料应用方法属于材料回收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汽车回收材料应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材料的回收利用率低,利用该废物制得的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回收材料按照PP材料成分和PET材料成分分成两类;步骤二、将PET材料研磨成微粉;步骤三、将PP材料粉碎制成颗粒;步骤四、将PP纤维和PET颗粒复合,制成毡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原材料可以是工厂内部的自产的废弃原料,材料成分可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过程简单。

Application method for reclaiming material of bottom felt of automobile tail door decoration board

A new type of car rear door trim bottom mat recovery material application method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aterial recycling, mainly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recycling material applic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recovery in the prior art materials, using the waste produced product quality is not high;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one, will be recycled material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P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PET material composi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step two, the PET material grinding into powder; step three, the PP material is crushed into particles; step four, PP fiber and PET composite particles, made of felt. The raw material used in the invention can be produced from the inside of the factory, and the material is controllable. The process is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尾门饰板底毡回收材料应用方法
一种汽车回收材料应用方法属于材料回收
,主要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尾门饰板底毡回收材料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PP(聚丙烯)材料,这是一种工程热塑材料,它集结了韧性好、强度大、隔热好、质地轻、耐腐蚀、富有弹性和手感好,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更重要的是PP材料是一种可以循环回收再用的塑料,对环境保护大有裨益,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目前采用PP材料制造汽车内饰板外壳已成主流,在欧洲每年生产仪表板要耗用12万吨热塑性材料,其中PP材料就占了5万吨,接近一半。据专家预测,这一比例还会继续扩大下去。目前欧洲巳开发出一种气味小,不易老化,低密度和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的PP材料,应用在轿车上面;PET俗称涤纶树脂,在汽车工业中,多数用于汽车地毡等方面,耐蠕变、无毒,耐气候性来那个号、抗化学性和稳定性优良,因此受到的各个厂商的亲睐;我国是生产和使用PP材料和PET纤维材料的大国,每年的消耗量超过千万吨,这些废物的处理需要浪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若能合理的利用,不仅可以大大缓解环保压力,而且,可以制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材料的回收利用率低,利用该废物制得的产品质量不高,还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尾门饰板底毡回收材料应用方法,工艺流程简单,产品成本低,原料利用率充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汽车尾门饰板底毡回收材料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回收材料按照PP材料成分和PET材料成分分成两类;步骤二、将PET材料研磨成微粉;步骤三、将PP材料粉碎制成颗粒;步骤四、将PP纤维和PET颗粒复合,制成毡体。步骤二所述微粉颗粒的平均粒径范围为40-80目。步骤三所述粉碎过程包括初期粉碎阶段:在低温环境下利用高冲击粉碎方式进行粉碎;再粉碎阶段:慢速粉碎阶段——初期中速粉碎阶段——快速粉碎阶段——后期中速粉碎阶段四个阶段,利用多个粉碎阶段,得到不同平均粒径的颗粒,混合复合后的产品力学性能更佳所述四个阶段的时间比例为:4:2:1:3。所述慢速粉碎阶段的处理量为150kg-180kg/h,初期中速粉碎阶段的处理量为300kg-400kg/h,快速粉碎阶段的处理量为650kg-900kg/h,后期中速粉碎阶段的处理量为380kg-500kg/h。所述慢速粉碎阶段的平均粒径小于1mm,初期中速粉碎阶段平均粒径为3-4mm,快速粉碎阶段的平均粒径为4-5mm,中期中速粉碎平均粒径为3-4mm,不同平均粒径结构混合,使产品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和弹性,同时降低产品的重量。步骤四所述复合过程包括:将第一层PET材料微粉铺在第一织物层上;铺设第一层PP颗粒层,在第一层PP颗粒层上端铺设第二层PET材料微粉,在第二层PET微粉上铺设第二层PP颗粒层,在第二层PP颗粒层的上端铺涂第三层PET微粉层,形成毡体,利用针刺复合方式将毡体固定。所述第一层PET微粉层厚度、第一层PP颗粒层厚度、第二PET微粉层厚度、第二PP颗粒层厚度和第三层PET微粉层厚度比为1:7:2:7:1。所所述针刺复合过程包括升温加压过程,升温温度为150-18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性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不同粒径的颗粒进行混合,再与微粉层进行复合,形成新的复合毡体,毡体的结构稳定,结实耐用,不易分层,不宜断裂,成本低廉,回收材料利用率高,产品的化学性质稳定,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对原材料的要求低,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汽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造成环境污染、废弃材料回收需要工业化处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用原材料可以是工厂内部的自产的废弃原料,材料成分可控,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过程简单,无需复杂的化学变化,基本保持了物料的各种性能,可以进行后续的回收利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汽车尾门饰板底毡回收材料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回收材料按照PP材料成分和PET材料成分分成两类;步骤二、将PET材料研磨成微粉;所述PET微粉颗粒的平均粒径范围为40-80目。步骤三、将PP材料粉碎制成颗粒;所述粉碎过程包括初期粉碎阶段:在低温环境下利用高冲击粉碎方式进行粉碎;再粉碎阶段:慢速粉碎阶段——初期中速粉碎阶段——快速粉碎阶段——后期中速粉碎阶段四个阶段。所述四个阶段的时间比例为:4:2:1:3。所述慢速粉碎阶段的处理量为150kg/h,初期中速粉碎阶段的处理量为310kg/h,快速粉碎阶段的处理量为700kg/h,后期中速粉碎阶段的处理量为460kg/h。所述慢速粉碎阶段的平均粒径0.09mm,初期中速粉碎阶段平均粒径为3mm,快速粉碎阶段的平均粒径为4.5mm,中期中速粉碎平均粒径为3mm。步骤四、将PP纤维和PET颗粒复合,制成毡体;复合过程包括:将第一层PET材料微粉铺在第一织物层上;铺设第一层PP颗粒层,在第一层PP颗粒层上端铺设第二层PET材料微粉,在第二层PET微粉上铺设第二层PP颗粒层,在第二层PP颗粒层的上端铺涂第三层PET微粉层,形成毡体,利用针刺复合方式将毡体固定。所述第一层PET微粉层厚度、第一层PP颗粒层厚度、第二PET微粉层厚度、第二PP颗粒层厚度和第三层PET微粉层厚度比为1:7:2:7:1。所述针刺复合过程包括升温加压过程,升温温度为150℃。本实施例所制成的毡体平均重量降低11%,弹性提高了13%,抗拉强度提高14%,不易变形,耐热性好。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汽车尾门饰板底毡回收材料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回收材料按照PP材料成分和PET材料成分分成两类;步骤二、将PET材料研磨成微粉;所述PET微粉颗粒的平均粒径范围为40-80目。步骤三、将PP材料粉碎制成颗粒;所述粉碎过程包括初期粉碎阶段:在低温环境下利用高冲击粉碎方式进行粉碎;再粉碎阶段:慢速粉碎阶段——初期中速粉碎阶段——快速粉碎阶段——后期中速粉碎阶段四个阶段。所述四个阶段的时间比例为:4:2:1:3。所述慢速粉碎阶段的处理量为165kg/h,初期中速粉碎阶段的处理量为350kg/h,快速粉碎阶段的处理量为820kg/h,后期中速粉碎阶段的处理量为450kg/h。所述慢速粉碎阶段的平均粒径0.2mm,初期中速粉碎阶段平均粒径为3.6mm,快速粉碎阶段的平均粒径为4.6mm,中期中速粉碎平均粒径为3.7mm。步骤四、将PP纤维和PET颗粒复合,制成毡体;复合过程包括:将第一层PET材料微粉铺在第一织物层上;铺设第一层PP颗粒层,在第一层PP颗粒层上端铺设第二层PET材料微粉,在第二层PET微粉上铺设第二层PP颗粒层,在第二层PP颗粒层的上端铺涂第三层PET微粉层,形成毡体,利用针刺复合方式将毡体固定。所述第一层PET微粉层厚度、第一层PP颗粒层厚度、第二PET微粉层厚度、第二PP颗粒层厚度和第三层PET微粉层厚度比为1:7:2:7:1。所述针刺复合过程包括升温加压过程,升温温度为160℃。本实施例所制成的毡体平均重量降低18%,弹性提高了21%,抗拉强度提高15%,不易变形,耐热性好。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汽车尾门饰板底毡回收材料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回收材料按照PP材料成分和PET材料成分分成两类;步骤二、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汽车尾门饰板底毡回收材料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回收材料按照PP材料成分和PET材料成分分成两类;步骤二、将PET材料研磨成微粉;步骤三、将PP材料粉碎制成颗粒;步骤四、将PP纤维和PET颗粒复合,制成毡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尾门饰板底毡回收材料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回收材料按照PP材料成分和PET材料成分分成两类;步骤二、将PET材料研磨成微粉;步骤三、将PP材料粉碎制成颗粒;步骤四、将PP纤维和PET颗粒复合,制成毡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汽车尾门饰板底毡回收材料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微粉颗粒的平均粒径范围为40-80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汽车尾门饰板底毡回收材料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粉碎过程包括初期粉碎阶段:在低温环境下利用高冲击粉碎方式进行粉碎;再粉碎阶段:慢速粉碎阶段——初期中速粉碎阶段——快速粉碎阶段——后期中速粉碎阶段四个阶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汽车尾门饰板底毡回收材料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阶段的时间比例为:4:2:1: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汽车尾门饰板底毡回收材料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慢速粉碎阶段的处理量为150kg-180kg/h,初期中速粉碎阶段的处理量为300kg-400kg/h,快速粉碎阶段的处理量为650kg-900kg/h,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淑超李枫陈秋圣翟继金孙海峰贺奎加
申请(专利权)人:佩尔哲汽车内饰系统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