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693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包括两个主板,所述两个主板之间两端设有边板,所述两个主板之间通过一排冷却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为挤出管,所述冷却管内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端面为正弦波形状,所述正弦波的波峰与波谷处的加强筋与冷却管内壁钎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冷器芯体,采用斜式加强筋的挤出管,提高了内侧压缩空气的接触面积,可增加内侧换热面积,并且扣压式中冷器采用高强度宽齿主板,保证气室强度和密封性能。

Intercooler core body of brazing reinforcing rib in cooling pip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rcooler core cooling pipe brazing stiffener, including two main board, both ends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main side board, between the two main board through a row of cooling pip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ooling pipe is extruded tube, the cooling tube inside with ribs, the reinforcing rib end face is a sine wave shape reinforcing ribs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pipe, cooling the brazing of peak and trough of sine wa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rcooler core, using oblique type extrusion tube stiffener, improves the contact area inside the compressed air, can increase the inside the heat exchange area, and KBG cooler with high strength wide tooth board, ensure the chamber strength and sealing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冷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
技术介绍
空气经过增压后,密度增加的同时其温度也会大幅升高,高温空气进入发动机,除了会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外,还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燃烧温度过高,造成爆震等故障,而且会增加发动机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含量,造成空气污染,因此在增压器与发动机之间需要添加一个中间冷却器,简称中冷器,增压后的空气经过中冷器的冷却,再进入发动机,可以有效提高了发动机功率。数据表明,在相同的空燃比条件下,空气的温度每下降10℃,发动机功率就能提高3%~5%,因此我们要提高中冷器的换热效率,降低发动机的入口的空气温度。申请公开号201526366U,名称为《一种汽车中冷器》,公开了一种汽车中冷器,包括中冷器芯体主片、散热管,芯体主片上焊接有多排散热管,散热管间设有紊流片散热带,散热管的两端连接有进出水管,是在芯体主片的四个角上,进、出水管和最外排的两排散热管的连接位置处套有加强块,单根散热管的两端的两侧共套有四个加强块,加强块的两侧通过钎焊使加强块与散热管和芯体主片成为一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可增加压缩空气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的效率。实现本技术所述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包括两个主板,所述两个主板之间两端设有边板,所述两个主板之间通过一排冷却管连通,所述冷却管为挤出管,所述冷却管内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端面为正弦波形状,所述正弦波的波峰与波谷处的加强筋与冷却管内壁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之间设有扰流片,所述扰流片包括抗压条和叶片,所述抗压条为弓字型,所述叶片安装在抗压条横向方向上的轴上,所述叶片上设有多个通孔。进一步地,所述主板设有安装边板与冷却管的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主板的边框上设有轮齿形的凸台,所述凸台的齿宽为齿槽的四倍。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的端面为矩形端面或圆弧端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的局部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中冷却管的端面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中扰流片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中扰流片的俯视图。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1、主板;11、凸台;12、安装孔;2、边板;3、冷却管;31、加强筋;4、扰流片;41、扰流片;42、叶片;43、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种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包括两个主板1,两个主板1用于连接中冷器的进口和出口,所述两个主板1之间两端设有边板2,所述两个主板1之间通过一排冷却管3连通,从而组成两个主板1之间夹着边板2和冷却管3的中冷器芯体,所述冷却管3为挤出管,所述冷却管3内部设有加强筋31,所述加强筋31端面为正弦波形状,所述正弦波的波峰与波谷处的加强筋31与冷却管3内壁钎焊。优选地,所述冷却管3之间设有扰流片4,扰流片4安装在冷却管3外部,可以扰乱冷媒的流向,所述扰流片4包括抗压条41和叶片42,所述抗压条41为弓字型,所述叶片42安装在抗压条41横向方向上的轴上,所述叶片42上设有多个通孔43,所述冷却管3的端面为矩形端面或圆弧端面。优选地,所述主板1设有安装边板2与冷却管3的安装孔12。所述主板1的边框上设有轮齿形的凸台11,所述凸台11的齿宽12为齿槽13的四倍,中冷器的进口和出口边框上设有与主板相对应的轮齿形的凸台,通过扣压式方式安装。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两个主板1之间安装有边板2和冷却管3,在冷却管3之间钎焊上扰流片4,冷却管内部钎焊加强筋,形成整个中冷器的芯体,压缩空气通过其中一个主板1流入到中冷器,通过冷却管3后从另一个主板1流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斜式加强筋的挤出管,斜拉筋提高了内侧压缩空气的接触面积,可增加内侧换热面积,与内翅焊接管相比制造成本低、强度高、无内翅焊接不牢等缺陷,添加扰流片,可以干扰冷媒的流向,可提高换热效率,扣压式中冷器采用高强度宽齿主板,保证气室强度和密封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包括两个主板,所述两个主板之间两端设有边板,所述两个主板之间通过一排冷却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为挤出管,所述冷却管内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端面为正弦波形状,所述正弦波的波峰与波谷处的加强筋与冷却管内壁钎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包括两个主板,所述两个主板之间两端设有边板,所述两个主板之间通过一排冷却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为挤出管,所述冷却管内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端面为正弦波形状,所述正弦波的波峰与波谷处的加强筋与冷却管内壁钎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管内钎焊加强筋的中冷器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之间设有扰流片,所述扰流片包括抗压条和叶片,所述抗压条为弓字型,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丰散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