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8933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涉及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包括:浮置板;若干用于弹性支承浮置板的弹簧隔振器,弹簧隔振器不设置阻尼系统,弹簧隔振器沿浮置板的中轴线对称设于浮置板底部两侧,且弹簧隔振器至少局部位于浮置板内;若干减振器,减振器包括阻尼系统,若干减振器设置于浮置板内,且减振器沿浮置板的中轴线间隔布置和/或沿浮置板的中轴线对称设于浮置板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激振频率的大小自动选择弹簧隔振器或者减振器来进行振动控制,使得轨道结构在全频段激振频率上都有较好的减振降噪效果。

Full frequency band reduction vibration isolation floating ballast be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ll frequency vibration reduction of floating bed,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ail transportation, vibra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includes floating plate; a plurality of spring elastic support floating plate isolator, spring vibration isolator set damping system, spring vibration isolator is arranged along the axis of symmetry in the floating floating plate the two sides at the bottom of the plate, and the spring vibration isolator is at least partially located in the floating slab; some shock absorber, shock absorber includes a damping system, some shock absorber is arranged on the floating plate, and the shock absorber along the axis of the floating plate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and / or along the axis of the floating plate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floating the plate on both sides.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select a spring vibration isolator or a shock absorber to control the vibration according to the magnitude of the exciting frequency, so that the track structure has better vibration reduction and noise reduction effect in the whole frequency band excitation frequ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减振降噪
,具体涉及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准点率高、安全舒适、节约能源等优点,是缓解目前城市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但列车运行所产生的振动不仅降低了乘客的舒适度,还会经轨枕由土层向四周传播,进而诱发附近建筑结构二次振动,严重影响附近建筑物的安全、人们的居住环境、甚至会干扰精密仪器的正常运行。《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要求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引起沿线环境振动最大Z振级超标10dB及以上的地段以及一些特殊要求的减振降噪地段(如音乐厅、歌剧院、医院、会议中心、古建筑等)宜采用浮置板轨道技术。参见图1的隔振基本原理图可知,1)只有当频率比时,隔振系统才能达到减振的效果,ω为施加的激励频率,ω0为隔振系统的自振频率,当频率比时,现有技术的隔振系统起不到减振降噪的作用;2)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0580029990.0、200810014931.1和200710013713.1的三篇专利文献中都是将阻尼系统与弹簧隔振器一起密封于弹簧缸体内,如果阻尼发生泄漏或损坏,需要通过一套顶升装置将浮置板整体或者局部顶升,将弹簧隔振器整体取出,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不利于后期维护;3)频率比时,阻尼比ξ越小越有利于减振降噪,频率比时,阻尼比ξ越大越有利于减振降噪,现有技术的浮置板不能根据激振频率不同而有的放矢,减振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全频段都能够达到较好的减隔振效果。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包括:浮置板;若干弹性支承所述浮置板的弹簧隔振器,所述弹簧隔振器不设置阻尼系统,若干所述弹簧隔振器沿所述浮置板的中轴线对称设于所述浮置板底部两侧,且所述弹簧隔振器至少局部位于所述浮置板内;若干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括阻尼系统,若干所述减振器设置于所述浮置板内,且所述减振器沿所述浮置板的中轴线间隔布置和/或沿所述浮置板的中轴线对称设于所述浮置板两侧。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浮置板上设置用于安装弹簧隔振器的所述预留通孔,所述预留通孔的内壁嵌设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壁固定有支承挡块,所述弹簧隔振器与所述支承挡块相连,所述弹簧隔振器通过所述支承挡块支承所述浮置板。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弹簧隔振器包括弹簧和垫片,所述弹簧通过所述垫片连接所述支承挡块。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套筒远离所述弹簧隔振器的一端设有防尘盖和顶升挡块,所述顶升挡块与所述支承挡块相对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浮置板上开有预留凹槽,所述预留凹槽的开口处盖合有防尘盖,所述预留凹槽与所述防尘盖形成容纳腔体,所述减振器安装于所述容纳腔体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减振器包括由第二套筒和密封盖封装成的密封体,所述第二套筒嵌设于所述预留凹槽内,所述密封体内安装有质量块、联结弹簧和阻尼系统,所述联结弹簧固定所述质量块于所述密封体内,所述阻尼系统封装于所述密封体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阻尼系统为阻尼液体,所述阻尼液体位于所述密封体内,且所述联结弹簧和所述质量块至少部分浸没于所述阻尼液体中。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阻尼系统为粘滞阻尼器,所述粘滞阻尼器与所述质量块靠近所述密封盖一侧的所述联结弹簧并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密封盖上侧沿中轴线设有用于安装可拆卸吊环螺栓的吊环螺栓孔。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减振器的基频与所述弹簧隔振器隔振后的所述浮置板的基频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包括弹簧隔振器和减振器,可以根据激振频率的大小自动选择弹簧隔振器或者减振器来进行振动控制,其中超过的高频段激励采用弹簧隔振器可消除高频段激励所引起的轨道结构的振动,低于的低频段激励采用减振器可消除低频段激励所引起的轨道结构的振动,减振器的基频与弹簧隔振器隔振后的浮置板的基频相同,可较好地消减低频段激励所引起的轨道结构的振动,使得轨道结构在全频段激振频率上都有较好的减振降噪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中将弹簧隔振器和减振器分别封装,弹簧隔振器和减振器独立封装不易发生损坏,使用寿命长,进行维护时,不需要将浮置板进行顶升操作,操作简单,方便维护。(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中减振器的阻尼系统能够增加浮置板在基频附件的阻尼比,实现在高频段激励下轨道结构的阻尼比相对现有技术的阻尼比减小,而在低频段激励下轨道结构集中在轨道结构基频的阻尼比相对现有技术的阻尼比增大,具有较好的减振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隔振基本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浮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断面图;图4为图2中B-B断面图;图5为图2中B-B断面图;图6为图3中弹簧隔振器安装位置处的放大图;图7为图4中减振器安装位置处的放大图;图8为图5中减振器安装位置处的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浮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B-B断面图;图11为图9中B-B断面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与传统浮置道床减振效果对比示意图。图中:1-浮置板,10-预留通孔,11-第一套筒,12-支承挡块,13-防尘盖,14-顶升挡块,15-预留凹槽,2-弹簧隔振器,20-弹簧,21-垫片,3-减振器,30-质量块,31-联结弹簧,32a-阻尼液体,32b-粘滞阻尼器,33-第二套筒,34-密封盖,35-密封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2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包括:浮置板1,浮置板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是现场浇筑也可以由工程预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图3所示在浮置板1的中轴线的两侧间隔设置若干预留通孔10,参见图6所示预留通孔10的内壁嵌设第一套筒11,第一套筒11内壁固定有支承挡块12,第一套筒11上端设有防尘盖13和顶升挡块14,顶升挡块14与支承挡块12相对设置。浮置板1的上表面上开设若干预留凹槽15,若干预留凹槽15沿浮置板1的中轴线对称设于两侧等预留凹槽15的开口处盖合有防尘盖13,预留凹槽15与防尘盖13形成容纳腔体。本实施例中的预留凹槽15为阶梯型凹槽,且靠近开口处的上部较大,下部处较小。防尘盖13通封装固定在靠近开口处的一级阶梯槽上,防止异物侵入。参见图2和图3所示若干弹性支承浮置板1的弹簧隔振器2设置于浮置板1的中轴线的两侧等间距间隔设置若干预留通孔10内,弹簧隔振器2不设置阻尼系统,参见图6所示弹簧隔振器2包括弹簧20和垫片21,弹簧20的一端从第一套筒11下侧延伸至第一套筒11内并通过垫片21连接支承挡块12,弹簧20通过支承挡块12支承浮置板1,弹簧20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浮置板1下方的基础上,能够防止弹簧隔振器2在水平方向上滑动,并能够给浮置板1提供一定的水平刚度。本实施例中的弹簧20为螺旋式弹簧。本实施例中的垫片21中间留有顶升通孔,支承挡块12、顶升挡块14和垫片21的形状大小相容,旋转可错位交叠。参见图2、图4和图5所示若干减振器3间隔设置于浮置板1的中轴线上,浮置板1沿中轴线上间隔设置若干用于安装减振器3的预留凹槽15。将减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置板(1);若干弹性支承所述浮置板(1)的弹簧隔振器(2),所述弹簧隔振器(2)不设置阻尼系统,若干所述弹簧隔振器(2)沿所述浮置板(1)的中轴线对称设于所述浮置板(1)底部两侧,且所述弹簧隔振器(2)至少局部位于所述浮置板(1)内;若干减振器(3),所述减振器(3)包括阻尼系统,若干所述减振器(3)设置于所述浮置板(1)内,且所述减振器(3)沿所述浮置板(1)的中轴线间隔布置和/或沿所述浮置板(1)的中轴线对称设于所述浮置板(1)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置板(1);若干弹性支承所述浮置板(1)的弹簧隔振器(2),所述弹簧隔振器(2)不设置阻尼系统,若干所述弹簧隔振器(2)沿所述浮置板(1)的中轴线对称设于所述浮置板(1)底部两侧,且所述弹簧隔振器(2)至少局部位于所述浮置板(1)内;若干减振器(3),所述减振器(3)包括阻尼系统,若干所述减振器(3)设置于所述浮置板(1)内,且所述减振器(3)沿所述浮置板(1)的中轴线间隔布置和/或沿所述浮置板(1)的中轴线对称设于所述浮置板(1)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置板(1)上设置用于安装弹簧隔振器(2)的所述预留通孔(10),所述预留通孔(10)的内壁嵌设第一套筒(11),所述第一套筒(11)内壁固定有支承挡块(12),所述弹簧隔振器(2)与所述支承挡块(12)相连,所述弹簧隔振器(2)通过所述支承挡块(12)支承所述浮置板(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隔振器(2)包括弹簧(20)和垫片(21),所述弹簧(20)通过所述垫片(21)连接所述支承挡块(12)。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置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1)远离所述弹簧隔振器(2)的一端设有防尘盖(13)和顶升挡块(14),所述顶升挡块(14)与所述支承挡块(12)相对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频段减隔振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正兴王波马长飞袁立宏柴小鹏刘鹏飞荆国强王翔伊建军蔡欣阮小丽吴肖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