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8177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使用了两种不同密度和亲水性的淀粉颗粒,使控油淀粉颗粒悬浮水剂中,淀粉不易沉底,达到良好的控油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的制备方法,将木薯淀粉、聚甲基硅倍半氧烷、羟丙基淀粉磷酸酯于配方最后阶段加入,防止淀粉颗粒糊化,控制羟丙基淀粉磷酸酯的搅拌时间,保证粉末水合完全且不易产生过多泡沫,进而便于后期灌装。

Double layer water agent containing oil control starch granul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 agent oil containing starch particles, the use of two kinds of starch granules of different density and hydrophilicity, the starch particles suspended in oil water, starch is not easy to sink to the bottom, to achieve a good oil control effect.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double agent oil containing starch, cassava starch, Ju Jiaji methylsilsesquixane, hydroxypropyl starch phosphate in the final stages of formula with starch granule,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mixing time of hydroxypropyl starch phosphate, ensure powder hydration and not easy to produce too much foam, thus facilitate the late f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制剂,尤其涉及一种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医药和个人护理领域。
技术介绍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特征。常伴皮脂溢出,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及时治疗可以增进皮肤美容和防止继发感染。痤疮的发病与青春期体内雄性激素分泌增多、皮脂腺分泌亢进、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导管角化、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有关。痤疮的发生机制及形成过程:1.粉刺的形成青春期雄激素分泌增多,进而刺激皮脂腺,使其分泌增多,皮脂淤积;同时使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导管角化,致毛囊口堵塞、皮脂排泄不畅而潴留,形成粉刺。2.炎性丘疹或脓疱的形成毛囊及粉刺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溶脂酶、蛋白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溶脂酶将皮脂内的甘油三酯分解为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蛋白分解酶、透明质酸酶刺激毛囊漏斗部及粉刺毛囊壁,引起海绵状变性甚至形成微小裂隙。粉刺内容物通过微小裂隙进入真皮引起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形成炎性丘疹或脓疱。3.炎性结节囊肿和瘢痕的形成毛囊周围炎进一步扩大波及真皮结缔组织,引起炎性肉芽肿反应,形成结节。结节软化后形成囊肿,囊肿如继发感染则形成脓肿,重症患者因真皮受伤,愈后可形成瘢痕。目前市面上祛痘产品很多,但水剂制品较少,如专利CN201310735175.2中公开了一种祛痘水,其主要含金缕梅提取液、洋甘菊提取液、番石榴果提取物、甘草酸二钾等具有抗炎的活性物,但从痤疮的机理来看,其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单从抗炎发面是不够的。另传统水剂为均匀水剂体系,仅通过控油植物提取物达到一定效果,存在成本高、效果不明显等缺陷。因此开发一种从痤疮发病机制出发,针对纠正毛孔角化异常、抑菌、消炎、控油等各种诱因进行活性成分复配,制备安全、有效有且制剂稳定、工艺可行便于大生产的配方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通过引入控油淀粉,在达到良好控油效果前提下,配方成本更具有优势,同时还解决了单纯添加淀粉,沉底、结块,无法分散的技术问题,从纠正毛孔角化异常、抑菌、消炎、控油四个方面进行配方设计,具控油、祛痘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的制备方法。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山嵛醇聚醚-25甲基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01-0.1份;上述的一种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其中,所述木薯淀粉与羟丙基淀粉磷酸酯的比例为1.0-5.5:0.25-2.0。为了防止淀粉沉淀、结块现象发生,限定两款淀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去离子水、丁二醇、甘油聚醚-26、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山嵛醇聚醚-25甲基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依次投入到主锅中,加热至80~85℃,保温搅拌30分钟,得到水相物料;B、开启降温将主锅中水相物料的温度降温至70℃,向主锅中加入对羟基苯乙酮,继续降温;C、当主锅温度降至45℃时,向主锅中加入互生叶百千层叶油,均质搅拌2分钟,再依次加入乳酸锌、库拉索芦荟叶粉、白柳树皮提取物、艾叶提取物、苯氧乙醇和乙基己基甘油到主锅中,搅拌20分钟至分散均匀;D、向主锅中投入羟丙基淀粉磷酸酯,搅拌至水合完全,最后加入木薯淀粉和聚甲基硅倍半氧烷,搅拌5分钟至分散均匀即可出料。上述的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的制备方法,步骤D中,羟丙基淀粉磷酸酯投入主锅后搅拌时间控制在5分钟~10分钟。搅拌时间小于5分钟会出现水合不完全,容易结块现象,时间过长体系会产生过多的泡沫,不利于后期灌装。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从痤疮发病机制出发,针对各种诱因进行活性成分复配,从纠正毛孔角化异常、抑菌、消炎、控油四个方面进行配方设计,保证了制剂控油、祛痘的作用。通过引入控油淀粉,在达到良好控油效果前提下,配方成本更具有优势,同时还解决了单纯添加淀粉,沉底、结块,无法分散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中:白柳树皮提取物为水杨酸的衍生物,加速角质剥落,可纠正角化异常;互生叶百千层叶油具有防腐、抗菌、抗病毒、杀真菌和消炎等功效,具有近百年的应用历史;艾叶提取物抑制炎症因子IL-6和IL-8,起到抗炎、消炎舒缓的作用;乳酸锌抑制将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DHT)的5α-还原酶,达到控油的作用,另添加木薯淀粉&聚甲基硅倍半氧烷以及羟丙基淀粉磷酸酯具有强的吸油性,可减少脸部的油光。此外,添加库拉索芦荟叶粉含有芦荟多糖的营养物质,具有加快细胞增殖,促进伤口修复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使用了淀粉颗粒,该淀粉具有良好的控油效果,但存在易沉底、结块、变硬后无法分散的缺点,故使用两种不同密度、不同亲水性的淀粉进行复配,使控油淀粉颗粒悬浮水剂中,淀粉不易沉底,达到良好的控油效果,在工艺上加以控制,使淀粉不易糊化、水合完全,且不产生过多泡沫,进而便于后期灌装。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将木薯淀粉、聚甲基硅倍半氧烷、羟丙基淀粉磷酸酯于配方最后阶段加入,防止淀粉颗粒糊化,控制羟丙基淀粉磷酸酯的搅拌时间,保证粉末水合完全且不易产生过多泡沫,进而便于后期灌装。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4样品和市售控油产品S油分测试对比图;图2为实施例4样品的消费者调研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了能更好地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表1按照表1的原料配比制备实施例1-4的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上述原料中:去离子水采用和泰公司的型号为DW100的去离子水制备仪器制备;木薯淀粉和聚甲基硅倍半氧烷选用AkzoNobel公司生产的产品,商品名为TSstarch;丁二醇选用美国OXEA生产,商品名为1,3-BG;甘油聚醚-26选用LIPO公司,商品名为EG-1;羟丙基淀粉磷酸酯选用AkzoNobel公司,商品名为STRUCTUREXL;互生叶百千层叶油选用Bronson&Jacobs公司,商品名:OilofTeaTree;乳酸锌选用PURAC公司,商品名为ZINCLACTATE;库拉索芦荟叶粉选用南洋芦荟公司,商品名为ACTIVEALOE(ALOEGELPOWDER100:1);白柳树皮提取物选用ActiveConcept公司,商品名为ABSWhiteWillowBarkExtractPowder;艾叶提取物选用Bioland公司,商品名为NEWAPLE;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山嵛醇聚醚-25甲基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选用Clariant公司,商品名为AristoflexBLV;苯氧乙醇和乙基己基甘油选用S&M公司,商品名为euxylPE9010;对羟基苯乙酮选用Symerise公司,商品名为SymSaveH。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A、将去离子水、丁二醇、甘油聚醚-26、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山嵛醇聚醚-25甲基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依次投入到主锅中,加热至80~85℃,保温搅拌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山嵛醇聚醚-25甲基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01-0.1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薯淀粉与羟丙基淀粉磷酸酯的比例为1.0-5.5:0.25-2.0。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控油淀粉颗粒的双层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去离子水、丁二醇、甘油聚醚-26、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山嵛醇聚醚-25甲基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依次投入到主锅中,加热至80~85℃,保温搅拌30分钟,得到水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温柔王飞飞宋春晓卞燕南马骁郭振宇何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