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硒猪肚菇的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富硒猪肚菇的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猪肚菇是一种较常见的野生食用菌,又称大杯伞、大漏斗菇、成群地生长在林中地上,被产区人民采集食用。因其风味独特,有似竹笋般的清脆,猪肚般的滑腻,因而被称之为“笋菇”和“猪肚菇”。猪肚菇的子实体具清脆、爽嫩、鲜美的口感,其蛋白质含量与金针菇等相仿。其菌盖中氨基酸含量为干物质的17%左右,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5%,较一般食用菌要高,其亮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居一般食用菌之冠;脂肪含量为11%左右;其菌柄转化糖含量高达48%,足知其营养之丰富和全面。此外,大杯伞子实体中还含有若干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钴、钡、铜、锌及磷、铁、钙等,其中多数元素对于调节人体营养平衡、促进代谢、提供机能等方面,有着其他元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流行的补铁、补钙、补锌等食品包括口服液等,其中有合成性的,实质上很难对人体起到“补”的作用,而食用菌中所含有的上述成分,则由于天然性、植物性的原因,其元素物质分子结构小,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这是其他类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硒猪肚菇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种植过程如下:(1)栽培料制备:取富硒原料碎后混合均匀,接着将混合后的富硒原料调节含水量至40‑60%,然后置于室温下发酵5‑10天,把发酵后的富硒用高温蒸汽消毒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5‑25%,最后将干燥后的栽培料用培养塑料袋进行装袋,并将袋口扎好后即得栽培料,备用;(2)菌种选育:将猪肚菇菌种接入到天然培养基中进行培育20‑25天,然后移入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育30‑42天后即得猪肚菇栽培种,备用;(3)发菌培养:将猪肚菇栽培种接入到栽培料得猪肚菇菌袋,接着放入蘑菇房进行发菌培养培养25‑35天,所述蘑菇房温度控制在23‑3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硒猪肚菇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种植过程如下:(1)栽培料制备:取富硒原料碎后混合均匀,接着将混合后的富硒原料调节含水量至40-60%,然后置于室温下发酵5-10天,把发酵后的富硒用高温蒸汽消毒后干燥至水分含量为15-25%,最后将干燥后的栽培料用培养塑料袋进行装袋,并将袋口扎好后即得栽培料,备用;(2)菌种选育:将猪肚菇菌种接入到天然培养基中进行培育20-25天,然后移入混合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育30-42天后即得猪肚菇栽培种,备用;(3)发菌培养:将猪肚菇栽培种接入到栽培料得猪肚菇菌袋,接着放入蘑菇房进行发菌培养培养25-35天,所述蘑菇房温度控制在23-35℃、湿度控制在65%-80%;(4)出菇管理:发菌培养结束后对猪肚菇菌袋进行摆架出菇,先扎紧猪肚菇菌袋袋口,接着把猪肚菇菌袋吊在蘑菇房的架上,并使上下袋错开,摆好后定量开口,开口呈S形,每袋开20-30口,待猪肚菇出菇后每天定时对开口喷水雾,保持菇蕾湿润,出菇过程保持每天换气1-3次保持空气新鲜,蘑菇房内有一定的光射,防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更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丰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