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芯后退型注塑发泡成型(core back system foaminjection molding)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注塑发泡成型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可制成具有不用化学交联的三维网状结构,加工性优异,发泡性高,气泡的形状以及孔径均一,具有足够的弹性回复性以及柔软性,且外观优异的发泡成型品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注塑发泡成型方法。根据该方法得到的发泡成型品可以利用作为仪表板或手套箱等的汽车内部部件,挡风雨条等的汽车外部部件,电子部件、电气制品用防振材、其他工业部件、建材、体育用品等。
技术介绍
近年,作为汽车等内部部件、外部部件、家电制品、或信息设备等对振动及噪音的缓冲材或柔软的触感部件等,发泡成型品使用在多种制品领域。特别是,作为成型容易且发泡也容易的原料,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受到瞩目。作为这样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举出可动态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已知使用特开平6-73222号公报等中公开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得到发泡成型品。但是,该可动态交联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含有的交联橡胶成分不能均一地发泡,只有结晶性 ...
【技术保护点】
芯后退型注塑发泡成型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含有乙烯/α-烯烃类共聚物(1)和结晶性聚乙烯类树脂(2),由该乙烯/α-烯烃类共聚物(1)形成的基体中,含有该结晶性聚乙烯类树脂(2)构成三维网状结构的热塑性弹性体、发泡剂(4)和造核剂(5), 其特征在于,该热塑性弹性体在温度230℃、荷重10kg的熔体流动速率为5g/10分以上,且在210℃、牵拉速度2m/分的熔融张力为3.0gf以上, 该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用于得到下述的发泡成型品:通过将该芯后退型注塑发泡成型用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注塑到金属模内空洞空间后,打开金属模,扩大该空洞空间,使该芯后退型注塑发泡成型用热塑性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知和,家田克昌,森川明彦,鼎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JSR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