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及系统、服务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7816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6:08
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及系统、服务终端,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参考基站及观测基站的数据;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差分运算,获得处理数据;基于处理数据的属性自动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以供用户看到对实时接收的数据的分析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之后,通过预设规则自动对处理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无需用户手动分析评价,给用户带来便利。

Process and analysis method for receiving data and system and service terminal

An analysis method for receiving data and a system and a service terminal, including receiving data processing method: receive from the reference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observation data; differential operation is performed on the received data, processed data; attribute data processing automatically analyzes the data processing based on analysis the results, for the user to see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real-time data received. In the invention, after the received data is processed, the processing data is analyzed and evaluated automatically through preset rules, and the user is not required to manually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data so as to bring convenience to the u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及系统、服务终端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及系统、服务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多基站的定位方法主要包括:TOA(TimeOfArrival)、TDOA(TimedifferenceofArrival)视差定位法及差分定位法,视差定位法是通过测量信号从基站到终端间的传播时间,换算出相应的距离,然后根据多个距离及已知的基站位置来计算出终端的经纬度坐标。差分定位也叫差分GPS技术,即将一台GPS接收机安置在基准站上进行观测。根据基准站已知精密坐标,计算出基准站到卫星的距离改正数,并由基准站实时将这一数据发送出去。用户接收机在进行GPS观测的同时,也接收到基准站发出的改正数,并对其定位结果进行改正,从而提高定位精度。现有技术中,在卫星定位服务相关行业,差分定位的数据通常被用来对位置信息进行修正,以提高定位精度,而差分数据的准确度依靠人工来或者安装评估软件(评估规则固定)进行评估,无法实时灵活地对处理数据进行评价,于是给人们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及系统、服务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差分处理数据的评估方式不灵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参考基站及观测基站的数据;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差分运算,获得处理数据;基于所述处理数据的属性自动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以供用户看到对实时接收的数据的分析结果。优选地,所述接收一组基站发送的数据之前还包括:接收用户的连接指示,基于所述连接指示分别与所述观测基站及参考基站进行连接,以接收所述观测基站及参考基站发送当前的数据。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处理数据的属性自动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具体为:基于预设固定率规则计算所述处理数据的固定率,得到所述处理数据对应的固定率。优选地,所述处理数据包括多条处理子数据,每一条所述处理子数据携带对应的状态信息;所述基于预设固定率规则计算所述处理数据的固定率,得到所述处理数据对应的固定率具体包括:分析所述多条处理子数据的状态信息,统计处于固定位的处理子数据的条数;基于所统计的条数与所述处理子数据的总条数计算所述处理数据的固定率。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处理数据的属性自动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具体为:基于预设延迟率规则计算所述处理数据的延迟率,得到所述处理数据的延迟率。优选地,所述处理数据包括多条处理子数据,每一条所述处理子数据携带对应的处理时间点,所述基于预设延迟率规则计算所述处理数据的延迟率,得到所述处理数据对应的延迟率具体包括:基于预设处理频率及每一条处理子数据的处理时间点计算每一条处理子数据的延迟时间;基于每一条处理子数据的延迟时间计算所述处理数据的延迟率。优选地,述基于每一条处理数据的延迟时间计算所述处理数据的延迟率具体包括:预先设置一个以上不同的预设时间段;分别统计在所述不同的预设时间段内,延迟时间超过预设值的处理子数据的条数;基于所统计的条数及所述处理子数据的总量计算在每一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延迟率。优选地,所述基于所统计的条数及所述处理子数据的总量计算在每一所述预设时间段的延迟率具体包括:比较每一所述预设时间段对应的延迟率,获得延迟率的统计值,所述统计值至少包括以下一种:最大延迟率、最小延迟率、平均延迟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系统,包括:收发模块,用于接收一组基站发送的数据,所述一组基站包括观测基站及参考基站;差分运算模块,用于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差分运算,获得处理数据;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处理数据的属性自动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以供用户看到对实时接收的数据的分析结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服务终端,所述服务终端包括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系统,所述处理分析系统包括:收发模块,用于接收一组基站发送的数据,所述一组基站包括观测基站及参考基站;差分运算模块,用于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差分运算,获得处理数据;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处理数据的属性自动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以供用户看到对实时接收的数据的分析结果。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之后,通过预设规则自动对处理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无需用户手动分析评价,给用户带来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优选方案的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的步骤S3的具体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优选方案的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的步骤S3的具体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系统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优选方案的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系统的分析评价模块3的具体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又一优选方案的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系统的分析评价模块3的具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参考基站及观测基站的数据;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差分运算,获得处理数据;基于所述处理数据的属性自动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以供用户看到对实时接收的数据的分析结果。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包括:步骤S1、接收来自观测基站及参考基站的数据;具体地,与该观测基站及参考基站建立连接之后,该观测基站及参考基站会定时发送采集的数据,该数据可包括:星历数据、观测数据、对应基站的信号强度、卫星颗数等,还可包括数据的类型等,此处对此不作限制。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上该观测基站及参考基站后,该观测基站及参考基站会发送当前的数据。而通常情况下,该观测基站及参考基站是同步发送信息,接收该观测基站及参考基站也是同步接收的。步骤S2、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差分运算,获得处理数据;具体地,首先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例如分析接收的数据的类型、数据大小等;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差分运算,得到处理数据,例如可根据接收的数据类型选择对应的差分运算算法进行处理,得到差分运算之后的处理数据,具体地,在接收到观测基站及参考基站的数据后,对二者发送的数据进行分析,例如每次接收的数据的完整性、类型等进行分析,选择对应的差分算法进行差分运算处理,获得一组差分运算之后的处理数据,而差分运算算法可采用现有的差分运算技术,此处对此不作限制。步骤S3、基于处理数据的属性自动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以供用户看到对实时接收的数据的分析结果;具体地,在差分运算处理之后,对该处理数据进行存储(缓存),然后对处理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例如基于处理频率、该处理数据当前所处的状态信息来分析评价该处理数据的固定率、延迟率等。本实施例中,当对接收的比对数据(参考基站与观测基站发送的数据进行比对)进行差分运算处理后,及时自动对该处理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及系统、服务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来自参考基站及观测基站的数据;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差分运算,获得处理数据;基于所述处理数据的属性自动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以供用户看到对实时接收的数据的分析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接收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来自参考基站及观测基站的数据;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差分运算,获得处理数据;基于所述处理数据的属性自动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以供用户看到对实时接收的数据的分析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一组基站发送的数据之前还包括:接收用户的连接指示,基于所述连接指示分别与所述观测基站及参考基站进行连接,以接收所述观测基站及参考基站发送当前的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处理数据的属性自动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具体为:基于预设固定率规则计算所述处理数据的固定率,得到所述处理数据对应的固定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数据包括多条处理子数据,每一条所述处理子数据携带对应的状态信息;所述基于预设固定率规则计算所述处理数据的固定率,得到所述处理数据对应的固定率具体包括:分析所述多条处理子数据的状态信息,统计处于固定位的处理子数据的条数;基于所统计的条数与所述处理子数据的总条数计算所述处理数据的固定率。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处理数据的属性自动对所述处理数据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具体为:基于预设延迟率规则计算所述处理数据的延迟率,得到所述处理数据的延迟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艳张亿
申请(专利权)人: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