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插拔力连接器及其金属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524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强度插拔力连接器及其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包括由顶壁、底壁、左侧壁、右侧壁包围出的插接口,至少在插接口的其中一壁面上设有用于夹紧对接插头的第一金属弹片,该第一金属弹片的两侧与金属外壳之间具有第一冲压下料槽,第一金属弹片的头端向插接口内拉伸形成翘起的第一弹性触点,第一金属弹片的头端及尾端一体式连接于金属外壳。这样,将第一金属弹片12制作为剪切梁式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能增强插拔力。

High strength plug-in force connector and metal shell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strength plug connector and a metal shell, the metal shell comprises a top wall, a bottom wall, left wall and right wall surrounding the interface, at least in the interfac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wall for the first metal spring plate clamping butt plug, having a first stamping groove between the the first metal spring plate on both sides of the metal shell, the head end of the first metal shrapnel to interface tensile elastic contact forming a first tilt and end one first metal spring plate connected to the metal shell. Thus, the first metal spring plate 12 is made into a shear beam type structure, the strength is high, the deformation is not easy, and the plug force can be enhan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插拔力连接器及其金属外壳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高强度插拔力连接器及其金属外壳。
技术介绍
连接器又称connector,是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它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设备中。连接器组件之间一般是由公头和母座组成,通过在公头和母座的金属外壳设置金属弹片,实现二者插接后夹持功能,使二者不易松脱,然而,现有的连接器公母对接时由于设计结构缺陷仍然存在插拔力不够,连接不够稳固的问题。此外,用连接器电连接电子产品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电磁辐射进而产生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简称EMI),而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不但会影响电子产品的通信质量和效率,更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健康影响。连接器通常具有一个用于形成屏蔽层的铁壳。成品的连接器设置在金属制成的外壳内,铁壳与外壳之间形成硬连接,从而形成导电连接,可以在传输信号时大幅减少电磁辐射。但是,由于铁壳和金属板是硬接触,因此,铁壳与金属板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较为困难,尤其是经过多次插拔以后,会产生松动,从而断开连接,使得辐射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插拔力连接器及其金属外壳,其采用一种全新的剪切梁式结构的第一金属弹片,强度高,不易变形,能增强插拔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插拔力连接器之金属外壳,包括由顶壁、底壁、左侧壁、右侧壁包围出的插接口,至少在插接口的其中一壁面上设有用于夹紧对接插头的第一金属弹片,第一金属弹片的头端向插接口内拉伸形成翘起的第一弹性触点,第一金属弹片的头端及尾端一体式连接于金属外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金属弹片分别设置于金属外壳之顶壁和底壁,该顶壁和底壁均各有两个第一金属弹片,该第一金属弹片的两侧与金属外壳之间具有第一冲压下料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外壳之左侧壁和右侧壁上设有一用于夹紧对接插头的第二金属弹片,该第二金属弹片与金属外壳之间具有第二冲压下料槽,第一金属弹片的中部向插接口内凹形成第二弹性触点,第二金属弹片的头端及尾端一体式连接于金属外壳。一种高强度插拔力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组和金属外壳,该导电端子组设置于绝缘本体中,该金属外壳包覆盖于绝缘本体外,所述金属外壳包括由顶壁、底壁、左侧壁、右侧壁包围出的插接口,至少在插接口的其中一壁面上设有用于夹紧对接插头的第一金属弹片,第一金属弹片的头端向插接口内拉伸形成翘起的第一弹性触点,第一金属弹片的头端及尾端一体式连接于金属外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金属弹片分别设置于金属外壳之顶壁和底壁,该顶壁和底壁均各有两个第一金属弹片,该第一金属弹片的两侧与金属外壳之间具有第一冲压下料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外壳之左侧壁和右侧壁上设有一用于夹紧对接插头的第二金属弹片,该第二金属弹片与金属外壳之间具有第二冲压下料槽,第一金属弹片的中部向插接口内凹形成第二弹性触点,第二金属弹片的头端及尾端一体式连接于金属外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外壳的顶壁安装有防EMI金属弹片。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EMI金属弹片包括一固定板、由固定板向上折弯的支撑架、由支撑架两侧向前折弯延伸的弹性接触片;该固定板的两侧设有固定孔,对应之金属外壳的顶壁两侧向上方翻折出固定片,当防EMI金属弹片安装于金属外壳的顶壁后,该固定片插入固定孔中对防EMI金属弹片定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两让位凸肋,该让位凸肋向上翘起为第一金属弹片的形变提供让位空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在连接器的金属外壳上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第一金属弹片,由于该第一金属弹片的两侧与金属外壳之间具有第一冲压下料槽,第一金属弹片的头端向插接口内拉伸形成翘起的第一弹性触点,第一金属弹片的头端及尾端一体式连接于金属外壳,这样,将第一金属弹片制作为剪切梁式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能增强插拔力。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金属外壳的顶部视角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金属外壳的底部视角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顶部视角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底部视角图。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顶部视角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底部视角分解图。附图标识说明:10、金属外壳101、顶壁102、底壁103、左侧壁104、右侧壁11、插接口12、第一金属弹片121、第一冲压下料槽122、第一弹性触点13、第二金属弹片131、第二冲压下料槽132、第二弹性触点14、固定脚15、挡片16、扣点17、固定片20、绝缘本体30、导电端子组40、防EMI金属弹片41、固定板411、固定孔412、让位凸肋42、支撑架43、弹性接触片。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高强度插拔力连接器之金属外壳10,包括由顶壁101、底壁102、左侧壁103、右侧壁104包围出的插接口11。至少在插接口11的其中一壁面上设有用于夹紧对接插头的第一金属弹片12,该第一金属弹片12的两侧与金属外壳10之间具有第一冲压下料槽121,第一金属弹片12的头端向插接口11内拉伸形成翘起的第一弹性触点122,第一金属弹片12的头端及尾端一体式连接于金属外壳10。这样,将第一金属弹片12制作为剪切梁式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能增强插拔力。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弹片12分别设置于金属外壳10之顶壁101和底壁102,该顶壁101和底壁均各有两个第一金属弹片12。以及,所述金属外壳10之左侧壁103和右侧壁104上设有一用于夹紧对接插头的第二金属弹片13。该第二金属弹片13与第一金属弹片12的结构略有不同,区别在于:该第二金属弹片13与金属外壳10之间具有第二冲压下料槽131,第一金属弹片12的中部向插接口11内凹形成第二弹性触点132,第二金属弹片13的头端及尾端一体式连接于金属外壳10。这样,第一金属弹片12是靠头端的第一弹性触点122夹紧对接连接器,而第二金属弹片13是靠中部的第二弹性触点132提供夹持力。当然,在实际生产时,可以依据需要在金属外壳10的四个壁面均采用第一金属弹片12的夹持结构,也可以均采用第二金属弹片13的夹持结构,不以本实施例为限。还有,所述金属外壳10之底壁102两侧各撕裂成型出两个固定脚14;使金属外壳10可以插装固定于电路板上。所述金属外壳10之顶壁101设有可折弯压紧绝缘本体20的挡片15,金属外壳10之左侧壁103和右侧壁设有可折弯压紧绝缘本体20的扣点16。这样,挡片15和扣点16可以挡在绝缘本体20尾部,防止绝缘本体20退出。如图3至图6所示,是一种高强度插拔力连接器,其采用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金属外壳10结构。该连接器的结构还包括绝缘本体20、导电端子组30。该导电端子组30设置于绝缘本体20中,该金属外壳10包覆盖于绝缘本体20外。此外,所述金属外壳10的顶壁101安装有防EMI金属弹片40,此处防EMI金属弹片40的设置可以确保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强度插拔力连接器及其金属外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插拔力连接器之金属外壳,包括由顶壁、底壁、左侧壁、右侧壁包围出的插接口,至少在插接口的其中一壁面上设有用于夹紧对接插头的第一金属弹片,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弹片的头端向插接口内拉伸形成翘起的第一弹性触点,第一金属弹片的头端及尾端一体式连接于金属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插拔力连接器之金属外壳,包括由顶壁、底壁、左侧壁、右侧壁包围出的插接口,至少在插接口的其中一壁面上设有用于夹紧对接插头的第一金属弹片,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弹片的头端向插接口内拉伸形成翘起的第一弹性触点,第一金属弹片的头端及尾端一体式连接于金属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插拔力连接器之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弹片分别设置于金属外壳之顶壁和底壁,该顶壁和底壁均各有两个第一金属弹片,该第一金属弹片的两侧与金属外壳之间具有第一冲压下料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插拔力连接器之金属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之左侧壁和右侧壁上设有一用于夹紧对接插头的第二金属弹片,该第二金属弹片与金属外壳之间具有第二冲压下料槽,第一金属弹片的中部向插接口内凹形成第二弹性触点,第二金属弹片的头端及尾端一体式连接于金属外壳。4.一种高强度插拔力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组和金属外壳,该导电端子组设置于绝缘本体中,该金属外壳包覆盖于绝缘本体外,所述金属外壳包括由顶壁、底壁、左侧壁、右侧壁包围出的插接口,至少在插接口的其中一壁面上设有用于夹紧对接插头的第一金属弹片,其特征在于:第一金属弹片的头端向插接口内拉伸形成翘起的第一弹性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先武陶武松王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联基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