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型固体微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986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型固体微推进器,包括封装导管(1)、弯曲导管(2)、微推进单元(3)、喷管(4)、补充单元和推进单元;封装导管(1)为长方体壳体结构,内部为空腔(8),顶部密封,底部开放,底部有贯穿两侧壁的通槽(7);喷管(4)与封装导管(1)的底部对接安装;多个微推进单元(3)位于封装导管(1)的空腔(8)内,顶部有补充单元,补充单元可压缩;弯曲导管(2)和推进单元分别安装于封装导管(1)的通槽(7)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推进器可实现单点多次推进功能,且反应迅速、推力大、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型固体微推进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推进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可重复操作的连续型固体微推进器。
技术介绍
微推进系统以其集成化程度高、体积小、质量轻、响应速度快、比冲高、可靠性高和易于集成为推进阵列等特点,在精确制导武器的弹道调整、航天器的姿态与轨道控制以及深空探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目前主要有微冷气推进系统、微电推进系统与微化学推进系统。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微推进器中,微冷气推进器体积大、质量高、比冲小;微电推进器功耗大、推力小,不适合于微小型航天器中使用;微化学推进系统中液体燃料推进需要流量控制阀门,容易产生泄漏。而微化学推进器中的固体微推进器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紧凑、能够提供精确且大小可调的冲量、系统易于集成等优点。固体微推进器的工作原理为通电后,发火电阻升温引燃固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燃烧产生的气体压力产生推力,从而推动航天器等实现变轨和运动。但目前已有的固体微推进器存在可重复推进性差,只能实现单点单次推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型固体微推进器,解决推进器可重复性差,只能实现单点单次推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的微推进器指的是推力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连续型固体微推进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型固体微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导管(1)、微推进单元(3)、喷管(4)、补充单元和推进单元;所述封装导管(1),内部为空腔(8),顶部密封,底部开放,底部两侧安装推进单元;所述多个微推进单元(3)位于封装导管(1)的空腔(8)内;空腔(8)顶部有补充单元,对微推进单元(3)施加推力;所述喷管(4)与封装导管(1)的底部对接安装;所述封装导管(1)外壁上嵌入有焊盘(9),焊盘(9)一端与与外部电路相连,另一端与微推进单元(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型固体微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导管(1)、微推进单元(3)、喷管(4)、补充单元和推进单元;所述封装导管(1),内部为空腔(8),顶部密封,底部开放,底部两侧安装推进单元;所述多个微推进单元(3)位于封装导管(1)的空腔(8)内;空腔(8)顶部有补充单元,对微推进单元(3)施加推力;所述喷管(4)与封装导管(1)的底部对接安装;所述封装导管(1)外壁上嵌入有焊盘(9),焊盘(9)一端与与外部电路相连,另一端与微推进单元(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型固体微推进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封装导管(1)为长方体壳体结构,底部有贯穿两侧壁的通槽(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连续型固体微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推进单元(3)包括基板(13)、发火电阻(14)、燃烧室(15)和固体推进剂(16);基板(13)为扁平状长方体;发火电阻(14)贴于基板(13)顶面中部;燃烧室(15)安装于与基板(13)顶面,两侧壁底部开有贯穿侧壁的燃烧室通槽(19);发火电阻(14)安装于燃烧室通槽(19)内;固体推进剂(16)位于燃烧室(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型固体微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火电阻(14)包括两端的两个焊柱(17)和中间的金属薄膜(18);金属薄膜(18)为两端宽中间细的长方形金属薄膜,两个焊柱(17)固定安装于金属薄膜(18)的两端;金属薄膜(18)安装于燃烧室通槽(19)内,焊柱(17)位于燃烧室(15)的侧壁外,且紧贴侧壁面,并与焊盘(9)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中赵海龙马增帅栗夫园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