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54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包括由上盖表皮和上盖骨架通过包覆工艺组装而成的上盖,所述上盖骨架上一体成型有与内水切唇边配合的上盖骨架翻边,所述上盖骨架翻边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加强筋,所述上盖表皮沿所述加强筋的外端面包覆并与所述内水切唇边压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中,上盖骨架上设计有与内水切唇边配合的上盖骨架翻边,上盖骨架翻边与上盖骨架一体成型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零件成本;同时,在上盖骨架翻边上布置加强筋,从而提升了上盖表皮的包覆外观,同时提升了上盖窗台处的刚性。

Flanging structure of upper cover of automobile door guar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door panel cover flanged structure, car door shield cover flange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a head skin and cover skeleton formed by coating the assembly on the cover, the upper cover is integrally formed on a skeleton with water cut lips cover skeleton turn edge. The upper cover has a reinforcement skeleton flanging interval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the upper cover surface along the outer end of the reinforcing rib and coated with the water cut lip crimping.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automobile door panel cover flange structure, the upper cover is designed on the lips with the skeleton of water cut and cover flange cover skeleton, skeleton and the upper cover is integrally molded flange frame simplifies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reduces parts cost; at the same time, the skeleton on the upper cover flange arrangement of the stiffener, and to enhance the appearance of coated cover epidermis, while 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window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地指一种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车门窗台处门护板与内水切的配合型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水切先安装在门护板上盖翻边上,与门护板总成一起供货,在总装装配到车门钣金上;另一种是内水切在总装先装配到车门钣金上,再将门护板装配到车门钣金上。对于第二种型式而言,门护板上盖翻边处需有翻边压住内水切唇边以保证窗台处车门系统的密封性能。当内水切与门护板不装配在一起且门护板上盖表皮包覆时,因受到车门玻璃内表面与内水切唇边沿车门厚度方向布置尺寸的限制,门护板上盖翻边处结构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上盖处为双层板结构,与内水切唇边及车门玻璃配合处翻边通过内水切支架实现,内水切支架与门护板上盖通过热铆焊或其他工艺组装在一起。这种方案窗台处表皮包覆外观及刚性都较好,但是多一个分件,成本高、工艺较复杂。第二种,上盖为单层板结构,上盖直接形成翻边与车门玻璃及内水切唇边配合。这种方案表皮包覆外观好,但是翻边刚性较差且此种型式对车门玻璃内表面与内水切唇边沿车门厚度方向的距离有严格要求。第三种,上盖为单层板结构,上盖翻边为压住内水切唇边,上盖翻边与上盖玻璃配合面形成台阶。这种方案中,台阶尺寸一般较小不利于表皮包覆且容易褶皱,玻璃降到最低后车外可看见外观不良,同时此方案翻边刚性较差。因此,对于内水切与门护板不装配在一起且门护板上盖表皮包覆的车型而言,在成本压力较大上盖不能采用内水切支架分件方案(第一种方案)时,综合考虑外观、成本及刚性等方面因素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制造工艺、降低零件成本的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包括由上盖表皮和上盖骨架通过包覆工艺组装而成的上盖,所述上盖骨架上一体成型有与内水切唇边配合的上盖骨架翻边,所述上盖骨架翻边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加强筋,所述上盖表皮沿所述加强筋的外端面包覆并与所述内水切唇边压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筋沿长度方向的间距为2~4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筋的外端面设置有延续所述上盖骨架端部与车门玻璃之间的间距的配合型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筋的下端部设置有与内水切保持预设间隙的折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中,上盖骨架上设计有与内水切唇边配合的上盖骨架翻边,上盖骨架翻边与上盖骨架一体成型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零件成本;同时,在上盖骨架翻边上布置加强筋,从而提升了上盖表皮的包覆外观,同时提升了上盖窗台处的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沿车门纵向截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沿车门另一纵向截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的加强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上盖表皮1、上盖骨架2、上盖骨架翻边3、加强筋4、内水切唇边5、配合型面6、折面7、车门玻璃8、内水切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包括由上盖表皮1和上盖骨架2通过包覆工艺组装而成的上盖。上盖骨架2包含与内水切唇边5配合的上盖骨架翻边3,上盖骨架翻边3与上盖骨架2一体成型。请结合参阅图3,在上盖骨架翻边3上布置有密集的“梳齿状”加强筋4。加强筋4在上盖骨架翻边3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布置间距推荐尺寸为2~4mm,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上盖表皮1从上盖骨架2开始沿加强筋4的外端面连续包覆并与内水切唇边5压接。加强筋4的外端面设置有延续上盖骨架2端部与车门玻璃配8之间的间距的配合型面6,同时,加强筋4在下端部位可根据与内水切9的间隙设计适当的折面7,或者在加强筋4与内水切9的间隙足够时可不设计折面7,从而保证了上盖表皮1包覆时型面连续,保证了表皮的包覆外观。同时密集的加强筋4可显著提升上盖窗台处的刚性。上述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不受车门玻璃8的内表面与内水切唇边5之间沿车门厚度方向的距离限制,当内水切唇边5及车门玻璃8设计固化后,根据与内水切唇边5配合要求确定上盖骨架翻边3的位置,根据车门玻璃8及配合要求即可确定上盖骨架2端部与玻璃配合面的位置,根据这两项即可确定上盖骨架翻边3上加强筋4的内外边界。针对不同车型或不同的内水切唇边5及车门玻璃8位置,只需根据这两个配合边界限制确定加强筋4的尺寸即可。简单来说,本技术的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在上盖骨架2上设计有与内水切唇边5配合的上盖骨架翻边3,翻边3与上盖骨架2一体成型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零件成本;同时,在翻边3上布置密集的“梳齿状”加强筋4,加强筋4外表面型面与上盖骨架端部与车门玻璃配合面6保持连续,从而提升了上盖表皮的包覆外观,同时提升了上盖窗台处的刚性。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包括由上盖表皮(1)和上盖骨架(2)通过包覆工艺组装而成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骨架(2)上一体成型有与内水切唇边(5)配合的上盖骨架翻边(3),所述上盖骨架翻边(3)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加强筋(4),所述上盖表皮(1)沿所述加强筋(4)的外端面包覆并与所述内水切唇边(5)压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门护板上盖翻边结构,包括由上盖表皮(1)和上盖骨架(2)通过包覆工艺组装而成的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骨架(2)上一体成型有与内水切唇边(5)配合的上盖骨架翻边(3),所述上盖骨架翻边(3)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有加强筋(4),所述上盖表皮(1)沿所述加强筋(4)的外端面包覆并与所述内水切唇边(5)压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护板上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玉霞李阳王鹏周宁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