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外壳及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465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外壳及供电装置。所述电池外壳包括壳体、温度感知组件、气筒及形变杆;壳体内设置有密闭腔室及用于容置电池模组的容置腔体;温度感知组件设置在壳体外的侧壁上,以对壳体外的环境温度进行监测;气筒设置在容置腔体内,并与密闭腔室连通,以对密闭腔室进行空气抽取或空气注入;形变杆设置在容置腔体内与温度感知组件对应的侧壁上,并与气筒连接,以根据壳体外的环境温度对应地伸长或收缩,带动气筒对密闭腔室进行空气抽取或空气注入。所述电池外壳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根据外界的环境温度变化进行或隔绝电池外壳内外的热量交换,确保电池模组正常运行,提高电池模组的电能输出平稳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外壳及供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外壳及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对电池系统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需要电池系统能够为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提供合适而平稳的电能,使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得以正常运行,发挥出相应的性能。然而就电池系统来说,尚且存在着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其中,电池系统内的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问题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与电池模组中电池单体的温度差异及温度升高幅度有着密切关系。通常,电池单体在进行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该热量不能够及时被排出,将使电池单体内的温度不断上升,致使其内部的温度差异逐渐增大。而电池单体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电池单体工作的环境温度的变化将使电池单体处于较大温差的工作环境中,影响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地面温度非常高,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中靠近地面的电池单体的工作温度将远远大于远离地面的电池单体的工作温度,使得电池系统内在不同位置处的温差变化极快,进而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及电池容量,同时也会对电池的放电性能造成较大的干扰,很难满足必要的充放电需求。就目前而言,市面上对上述情况中的电池模组的处理方案是通过对电池模组进行自然冷却或强制性风冷的方式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但是这种处理方式耗时长、效果差、电能输出平稳性不高、安全可靠性差,无法有效地改善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外壳及供电装置。所述电池外壳及供电装置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根据外界的环境温度变化进行或隔绝电池外壳内外的热量交换,确保电池外壳内的电池模组能正常运行,改善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的电能输出平稳性不高、安全可靠性差、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问题。就电池外壳而言,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密闭腔室及用于容置电池模组的容置腔体;所述电池外壳还包括温度感知组件、气筒及形变杆;所述温度感知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的侧壁上,以对所述壳体外的环境温度进行监测;所述气筒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体内,并与所述密闭腔室连通,以对所述密闭腔室进行空气抽取或空气注入;所述形变杆设置在容置腔体内与所述温度感知组件对应的侧壁上,并与所述气筒连接,以根据所述温度感知组件监测到的壳体外的环境温度对应地伸长或收缩,带动所述气筒对所述密闭腔室进行空气抽取或空气注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密闭腔室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体底部,所述温度感知组件包括热管,所述热管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以形成所述热管,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壳体外靠近所述密闭腔室的侧壁接触,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壳体外靠近所述容置腔体的侧壁接触,所述热管通过所述第二部分将所述第一部分监测到的壳体外靠近所述密闭腔室的环境温度传导给所述形变杆。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形变杆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体内壁上与所述热管的第二部分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形变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容置腔体内壁上,所述形变杆的第二端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壳体外的环境温度变化而相应地伸长或收缩。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形变杆通过一杠杆与所述气筒连接,其中,所述气筒包括筒体、活塞及滑动杆,所述筒体通过空气流通管与所述密闭腔室连通,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筒体中,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延伸方向与所述杠杆平行的滑槽,所述形变杆的第二端通过容置在所述滑槽内的转轴可相对于所述杠杆转动及滑动,以在所述形变杆的第二端伸长或收缩时,通过所述杠杆带动所述气筒对所述密闭腔室进行空气抽取或空气注入。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形变杆采用热胀冷缩材料制造而成。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包括设置有容置凹槽的第一槽体及与所述第一槽体匹配的盖板,所述盖板盖合在所述第一槽体上,以形成所述容置腔体。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还包括设置有通气凹槽的第二槽体,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第一槽体相互匹配,所述第一槽体远离所述容置凹槽的侧壁朝向所述通气凹槽,所述第一槽体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槽体固定,以形成所述密闭腔室。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密闭腔室内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密闭腔室通过多个所述隔板隔离形成迂回的空气流通通道。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多个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通气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二槽体一体成型。就供电装置而言,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及上述的电池外壳,多个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的容置腔体内,以形成所述供电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外壳及供电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电池外壳及供电装置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根据外界的环境温度变化进行或隔绝电池外壳内外的热量交换,确保电池外壳内的电池模组能正常运行,改善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的电能输出平稳性不高、安全可靠性差、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问题。具体地,所述电池外壳通过壳体内的容置腔体对电池模组进行容置;所述电池外壳通过设置在壳体外的侧壁上的温度感知组件对壳体外的环境温度进行监测;所述电池外壳通过与壳体的密闭腔室连通的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体内的气筒,对所述密闭腔室进行空气抽取或空气注入;所述电池外壳通过设置在容置腔体内与温度感知组件对应的侧壁上的且与气筒连接的形变杆,根据温度感知组件监测到的壳体外的环境温度对应地伸长或收缩,以带动所述气筒对所述密闭腔室进行空气抽取或空气注入,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或隔绝电池外壳内外的热量交换,使容置腔体内的温度确保电池外壳内的电池模组能正常运行,改善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的电能输出平稳性不高、安全可靠性差、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问题。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外壳的一种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的电池外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的电池外壳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杠杆在I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所示的第二槽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电池外壳;110-壳体;111-盖板;112-第一槽体;113-第二槽体;120-温度感知组件;121-第一部分;122-第二部分;130-气筒;131-筒体;132-活塞;133-滑动杆;134-空气流通管;140-形变杆;141-第一端;142-第二端;150-杠杆;151-滑槽;114-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池外壳及供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密闭腔室及用于容置电池模组的容置腔体;所述电池外壳还包括温度感知组件、气筒及形变杆;所述温度感知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的侧壁上,以对所述壳体外的环境温度进行监测;所述气筒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体内,并与所述密闭腔室连通,以对所述密闭腔室进行空气抽取或空气注入;所述形变杆设置在容置腔体内与所述温度感知组件对应的侧壁上,并与所述气筒连接,以根据所述温度感知组件监测到的壳体外的环境温度对应地伸长或收缩,带动所述气筒对所述密闭腔室进行空气抽取或空气注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密闭腔室及用于容置电池模组的容置腔体;所述电池外壳还包括温度感知组件、气筒及形变杆;所述温度感知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的侧壁上,以对所述壳体外的环境温度进行监测;所述气筒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体内,并与所述密闭腔室连通,以对所述密闭腔室进行空气抽取或空气注入;所述形变杆设置在容置腔体内与所述温度感知组件对应的侧壁上,并与所述气筒连接,以根据所述温度感知组件监测到的壳体外的环境温度对应地伸长或收缩,带动所述气筒对所述密闭腔室进行空气抽取或空气注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腔室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体底部,所述温度感知组件包括热管,所述热管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以形成所述热管,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壳体外靠近所述密闭腔室的侧壁接触,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壳体外靠近所述容置腔体的侧壁接触,所述热管通过所述第二部分将所述第一部分监测到的壳体外靠近所述密闭腔室的环境温度传导给所述形变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杆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体内壁上与所述热管的第二部分对应的位置处,所述形变杆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容置腔体内壁上,所述形变杆的第二端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壳体外的环境温度变化而相应地伸长或收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杆通过一杠杆与所述气筒连接,其中,所述气筒包括筒体、活塞及滑动杆,所述筒体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民劳力王扬周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