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车组检修智能组装系统,包括电动扳手、套筒选择器、智能控制柜、人员识别设备、扫码设备、服务器和远程查看客户端,电动扳手通过通讯设备与智能控制柜连接,智能控制柜与套筒选择器、人员识别设备和扫码设备连接,智能控制柜内置语音提示模块和灯光提示模块,并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远程查看客户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预防扳手和套筒使用错误,可自动识别配件信息,可以精确控制扭矩,可以预防螺栓漏拧紧和重复拧紧,并可以自动生成报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车组检修智能组装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械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车组检修智能组装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机车车辆生产及检修行业进行零部件装配时,普遍采用的是棘轮扳手、声响力矩扳手、风动扳手等,这些工具虽然简单、轻便快捷,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工具使用错误无提示车间检修作业的各个工序,全部靠人力来控制,存在不确定性,工作过程依靠工人的记忆和经验,没有任何防错提示,容易出现工具错取和扭矩错打现象。2.配件无识别车间使用的材料和配件没有识别机制,当前工序所用的零件与前后工序的数据联系无法查询,存在材料和配件误用的风险,可间接导致装配错误。3.在拧紧时不能精确控制扭矩值棘轮扳手完全靠人的手感来拧紧;而声响力矩扳手是靠其发出声音后传递至耳朵,耳朵再经过大脑分析,将信息传递给手臂,发出停止的信号,这个过程存在时间差,有扭矩过打的现象;风动扳手虽然安装速度稍快,但是噪音大,不能实现对扭矩的精确控制,以上扳手都不能实时采集扭矩值,实现数据存储和传输。4.不能预防螺栓漏拧和重复拧紧目前车间在进行拧紧装配作业时,全部靠人来控制手动记录,信息记录不及时。螺栓在预紧后,螺栓头和零件面之间间隙很小,几乎贴合,拧紧过的螺栓和没拧紧的看上去差不多,很容易漏拧,更有可能将已经拧紧的螺栓重复拧紧。5.手动填写文件,存在出错的可能性目前车间工人们在忙碌了一天后,下班前还要花一定时间来填写工时报表等纸质版文件,将一天的工作重新梳理和统计,存在出错的可能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动车组检修智能组装系统来满足所有用户需求。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动车组检修智能组装系统,包括电动扳手、套筒选择器、智能控制柜、人员识别设备、扫码设备、服务器和远程查看客户端,电动扳手通过通讯设备与智能控制柜连接,智能控制柜与套筒选择器、人员识别设备和扫码设备连接,智能控制柜内置语音提示模块和灯光提示模块,并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远程查看客户端连接。进一步地,智能控制柜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配件的条形码和二维码信息以及对应的拧紧参数。进一步地,智能控制柜的数量≥2。进一步地,智能控制柜通过无线AP与以太网连接,以太网与服务器连接。进一步地,电动扳手为无线电动扳手和有线电动扳手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人员识别设备内置指纹识别模块或虹膜识别模块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扫码设备内置条形码识别模块和二维码识别模块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套筒选择器上连接有多个套筒,套筒上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柜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预防扳手和套筒使用错误,实现对每个工序的卡控通过套筒选择器及语音提示模块、灯光提示模块来防止扳手和套筒的误用,套筒与现场作业工序精确对应,当工具和套筒拿错时,电动扳手按键处于锁死状态,扳手会失去作业,同时整个组装系统会发出语音和灯光提示警报信息,防止工具取错和扭矩错打。2.可识别配件信息,具有配件防错功能扫码设备对在指定位置贴有条形码或二维码的配件进行扫描,将扫描后的数据录入数据存储设备上,在进行组装工序前,对配件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进行扫描,得知该零件在上道工序的质检信息,从而防止该配件误用。3.可以精确控制扭矩电动扳手为可编程伺服控制,这种扳手可按照设定的拧紧曲线对螺栓进行拧紧,并可以实时监控扭矩的大小,也可通过扭矩和转角来调整拧紧速度,实现快速预拧,低速紧固,避免拧紧时扭矩失控,实现扭矩的精确控制。4.可预防螺栓漏拧紧和重复拧紧系统可以通过对被拧紧螺栓的旋转角度监控来预防漏拧紧和重复拧紧。螺栓在从开始受力到拧紧的过程中会旋转一定的角度,系统通过采集这个角度作为标尺,如果是拧紧过的螺栓,当扭矩达到时,旋转角度远小于标尺角度,则视为此螺栓为重复螺栓;通过单个工序合格拧紧数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防止螺栓漏拧紧。5.可以自动生成报表系统可以对工人一天的工作步骤、类型和工作量进行统计,通过收集作业扭矩、安装时间、作业人员等信息,可自动生成工时统计、作业量分析等统计表,为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在作业完成、确认合格后,质检后将作业数据提交至远程服务器存储,确认数据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某一实施例的逻辑框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逻辑框图。图中,1、电动扳手;2、套筒选择器;3、智能控制柜;4、人员识别设备;5、扫码设备;6、服务器;7、远程查看客户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动车组检修智能组装系统,包括电动扳手1、套筒选择器2、智能控制柜3、人员识别设备4、扫码设备5、服务器6和远程查看客户端7。电动扳手1通过通讯设备与智能控制柜3连接,电动扳手1为有线电动扳手和无线电动扳手中的至少一种。智能控制柜3首先根据配件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对应编制拧紧程序,设置好力矩的拧紧顺序、力矩大小;智能控制柜3上设人员识别设备4、扫码设备5和套筒选择器2;智能控制柜3内置语音提示模块和灯光提示模块,智能控制柜3通过无线AP与以太网连接,以太网与服务器6连接。服务器6与远程查看客户端7连接。智能控制柜3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配件的条形码和二维码信息以及对应的拧紧参数,这样方便随时查询各种拧紧参数,满足各个拧紧工序螺栓拧紧力矩的可追溯的要求。人员识别设备4内置指纹识别模块或虹膜识别模块中的一种,该识别设备通过指纹或虹膜识别不同的员工,并将该员工信息发送到智能控制柜的存储器中进行存储。扫码设备5内置条形码识别模块和二维码识别模块中的至少一种,用于识别配件上粘贴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并将识别信号发送到智能控制柜,智能控制柜根据该识别信号执行与该配件对应的拧紧程序。套筒选择器2上连接有多个不同尺寸的套筒,套筒上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柜电连接,当套筒从套筒选择器上取走时,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智能控制柜,智能控制柜根据传感器提供的信号判断取走的套筒是否符合控制器的螺栓拧紧程序设定的套筒,若是,则智能控制柜允许电动扳手用于拧紧配件,若不是则禁止电动扳手工作。只有当套筒拿取正确时,电动扳手才能解锁,进行拧紧操作,操作过程中,电动扳手对拧紧自动计数,并按程序设定的顺序拧紧。本技术在作业时,工人通过人员识别设备进行登记,然后利用扫码设备识别零件类型,有条形码的零件进行扫描,无条形码的可人工在扫码设备进行选择,将零件数量和类型导入扫码设备中,通过智能控制柜启动无线电动扳手或有线电动扳手再根据套筒选择器选择相应的套筒,操纵无线电动扳手或有线电动扳手拧紧螺栓,并采集扭矩,扭矩数据通过通讯设备传递到智能控制柜,通过智能控制柜判断并反馈结果,确认单个组装程序完成后,选择是否开始下一个组装作业直到作业完成,所有的组装作业数据及电动扳手的数据均由智能控制柜提交到服务器,服务器将这些数据传送至远程查看客户端供客户端的负责人查看。实施例2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多套组装系统,智能控制柜的数量≥2,比如智能控制柜可包括智能控制柜A、智能控制柜B、智能控制柜C、智能控制柜D等多个。本实施例以智能控制柜A和智能控制柜B为例,如图2所示,每个智能控制柜3上均连接无线电动扳手1和有线电动扳手1,智能控制柜A和智能控制柜B之间通过通讯设备连接,每个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车组检修智能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电动扳手(1)、套筒选择器(2)、智能控制柜(3)、人员识别设备(4)、扫码设备(5)、服务器(6)和远程查看客户端(7),电动扳手通过通讯设备与智能控制柜连接,智能控制柜与套筒选择器、人员识别设备和扫码设备连接,智能控制柜内置语音提示模块和灯光提示模块,并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远程查看客户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组检修智能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电动扳手(1)、套筒选择器(2)、智能控制柜(3)、人员识别设备(4)、扫码设备(5)、服务器(6)和远程查看客户端(7),电动扳手通过通讯设备与智能控制柜连接,智能控制柜与套筒选择器、人员识别设备和扫码设备连接,智能控制柜内置语音提示模块和灯光提示模块,并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远程查看客户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检修智能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控制柜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配件的条形码和二维码信息以及对应的拧紧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毓敢,葛召华,徐飒,张恩宇,周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铁路局上海动车段,龙铁纵横北京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