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3106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物联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及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电梯物联网智能盒用于电梯机房中,且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包括:中央处理单元、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和无线传感单元;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和无线传感单元均通信连接于中央处理单元;其中,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的天线能够从电梯机房延伸至电梯的井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梯物联网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可以降低电梯物联网系统成本、扩大电梯物联网系统的Wi‑Fi网络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梯物联网
,特别涉及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及系统。
技术介绍
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已经涉及到电梯行业,电梯系统的联网可以有效监控与管理电梯。对于一个小区,现有电梯物联网系统分为:网关系统和节点系统。如图1所示,网关系统包括:设置于机房1内的控制柜体2内的控制装置20,控制装置20包括相连接的控制主板200和集成板201,集成板201包括通信连接的网关板2010和数据传输单元DTU(DataTransferUnit,数据传输单元)2011。其中,网关板2010例如是紫蜂(ZIGBEE)网关,DTU例如可以为2G/3G/4G移动网络收发设备,DTU通信连接于网关板2010和云平台3。网关系统还包括设置于井道6顶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转换器4,以及设置于轿厢7顶的第二无线保真(Wi-Fi)转换器5。第一Wi-Fi转换器4的供电模块由井道6内的220V市电经过一AC-DC(交直流转换模块)模块转化为24V,然后经过内部电路转化为第一Wi-Fi转换器4需要的电压。第一Wi-Fi转换器4通常包括:一块电路板、外围器件、外壳、定向天线等。第一Wi-Fi转换器4通过一第一RS232延长线8连接到机房1的控制柜体2内的网关板2010。第二Wi-Fi转换器5与第一Wi-Fi转换器4结构相同。第一Wi-Fi转换器4和第二Wi-Fi转换器5通过井道6内的无障碍环境进行数据收发,从而实现近距离数据传输。第二Wi-Fi转换器5还包括用于给轿厢7内的多媒体终端70供电的第一供电模块51,第二Wi-Fi转换器5将来自机房1内的控制装置20的数据传输至多媒体终端70以便进行显示等,控制装置20的数据可以用于更新多媒体终端70显示的内容,例如更新图片、实时显示楼层信息等。第二Wi-Fi转换器5通过一第二RS232延长线9将来自控制装置20的数据发送至轿厢7内的多媒体终端70。现有节点系统与网关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节点系统中机房1的控制柜体2里面设置的控制装置20包括相连接的ZIGBEE节点板202和控制主板200。网关系统中的网关板2010和若干个节点系统中的节点板202组成ZIGBEE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系统在电梯中的设置方式为,在井道6里面也设置有两个与图1中相同的Wi-Fi转换器(4,5)。井道6顶部的第一Wi-Fi转换器4通过RS232延长线与机房1内控制柜体2中的节点板202相连。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电梯物联网系统方案存在如下缺点:1、每台电梯需要两个Wi-Fi转换器,其内部的AC-DC模块、电路板、外围器件以及结构外壳等严重增加了物料成本与生产成本。2、数据传输链路存在瓶颈,对于Wi-Fi网络的数据传递,其传输速度可达10Mbps(兆比特每秒)以上,但是由于从控制装置20至多媒体终端70的整个数据传输链路中存在两个RS232转接线(8,9),限制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容易导致多媒体终端70显示的内容与实际数据存在人眼可以感受到的延时,同时限制了图片更新的速度。3、由于井道6顶与机房1的墙体阻隔以及轿厢7顶与轿厢内部之间的阻隔,使得Wi-Fi网络只能够在井道6内部进行数据传递,而在机房1中的售后调试人员、维保人员以及在轿厢7中的乘客或者调试维保人员则无法有效利用该Wi-Fi网络,限制了电梯物联网的Wi-Fi网络的使用范围。例如,当电梯出现困人时,无法有效利用Wi-Fi网络与移动网络的数据链路进行远程对讲求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部分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及系统,有利于降低电梯物联网系统成本、扩大电梯物联网系统的Wi-Fi网络的使用范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梯物联网智能盒,用于电梯机房中,所述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包括:中央处理单元、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和无线传感单元;所述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和无线传感单元均通信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的天线能够从电梯机房延伸至所述电梯的井道内。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梯物联网系统,包括:安装于电梯轿厢内的多媒体终端以及如前所述的电梯物联网智能盒;所述电梯物联网智能盒设置于电梯机房中;所述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的天线从所述电梯机房延伸至电梯的井道内;所述多媒体终端内设置有第二无线保真通讯单元;所述第二无线保真通讯单元的天线延长线延伸至电梯的井道内。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设置于电梯机房中的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包括:中央处理单元、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和无线传感单元,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和无线传感单元均通信连接于中央处理单元,且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的天线从电梯机房延伸至电梯的井道内,从而可以配合延伸至井道内的多媒体终端的第二无线保真通讯单元的天线延长线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因此,不仅可以满足机房到轿厢内的多媒体终端之间的数据的传输,而且可以满足机房内的调试、维保人员以及轿厢内的乘客使用无线保真信号的需求,扩大了电梯物联网系统中Wi-Fi网络的使用范围。并且,电梯机房和轿厢内的多媒体终端之间取消了RS232的数据传输线,有利于提高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也避免了在井道顶和轿厢内设置Wi-Fi转换器的麻烦,并且可以通过将Wi-Fi模块整合在电梯物联网智能盒以及多媒体终端中来节省物料,降低成本。另外,所述无线传感单元为紫蜂网关或者紫蜂传感单元。紫蜂网关和紫蜂传感单元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能够满足电梯物联网系统中数据交互的需求,同时使得电梯物联网系统的功耗较小。另外,当所述无线传感单元为紫蜂网关时,所述电梯物联网智能盒还包括通信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数据传输单元。从而使得电梯物联网系统中的数据可以通过数据传输单元与互联网等进行数据交互,提高了电梯物联网系统的整合度。另外,当所述无线传感单元为紫蜂网关时,所述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为双通道无线保真通讯单元。从而可以提高作为网关节点的电梯物联网系统的无线数据交互能力。另外,所述电梯物联网智能盒还包括有电性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开关;所述开关用于切换电梯模式;其中,所述电梯模式包括:运行模式和调试模式。从而便于调试人员切换电梯模式,同时提高电梯物联网智能盒的集成度。另外,所述多媒体终端内还设置有第三无线保真通讯单元;所述多媒体终端包括外壳,所述第三无线保真通讯单元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第三无线保真通讯单元的天线嵌设于所述外壳内。从而使得轿厢内的人员可以通过第三无线保真通讯单元使用电梯物联网系统的无线网络,进而扩大了电梯物联网系统无线网络的使用范围。另外,所述多媒体终端还包括:呼救按钮、音频输入输出单元、终端处理单元;所述呼救按钮、音频输入输出单元均连接于所述终端处理单元。从而可以在需要时为轿厢内的人员和电梯物联网系统之间提供语音方式的沟通,有利于改善电梯呼梯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电梯物联网网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电梯物联网节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物联网智能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物联网网关智能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物联网网关智能盒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物联网智能盒,用于电梯机房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包括:中央处理单元、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和无线传感单元;所述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和无线传感单元均通信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的天线能够从电梯机房延伸至电梯的井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物联网智能盒,用于电梯机房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包括:中央处理单元、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和无线传感单元;所述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和无线传感单元均通信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的天线能够从电梯机房延伸至电梯的井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单元为紫蜂网关或者紫蜂传感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无线传感单元为紫蜂网关时,所述电梯物联网智能盒还包括通信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数据传输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无线传感单元为紫蜂网关时,所述第一无线保真通讯单元为双通道无线保真通讯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物联网智能盒还包括有电性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开关;所述开关用于切换电梯模式;其中,所述电梯模式包括:运行模式和调试模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物联网智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物联网智能盒还包括:通信连接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超林开伟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