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089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6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保护套,保护套的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偶数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靠近转子轴心线的槽口口径小于第一凹槽背离转子轴心线的槽口口径,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嵌有磁钢,且磁钢突出于第一凹槽的槽口,所述转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磁钢的第二凹槽,这样在将磁钢安装到第一凹槽内部的时候,由于第一凹槽侧壁的抵触作用,磁钢不易发生偏移,使得磁钢的安装更为稳定,在转子高速转动的时候磁钢不易与第一凹槽脱离,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伺服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伺服电机。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目前,公告号为CN2017331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交流伺服电机转子,它包括转轴,转轴的表面用专用胶粘贴磁钢,这样设置的电机转子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产生大量的涡流,但是电机转子上的磁钢通过粘连的方式连接在转子的外侧壁上,电机在使用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通过粘连的方式固定在转子上的磁钢易发生脱落的情况,造成电机的报废损坏,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电机,其使用寿命较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伺服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保护套,保护套的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偶数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靠近转子轴心线的槽口口径小于第一凹槽背离转子轴心线的槽口口径,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嵌有磁钢,且磁钢突出于第一凹槽的槽口,所述转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磁钢的第二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保护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靠近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伺服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伺服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电机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转子(2),其特征是:所述转子(2)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保护套(3),保护套(3)的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偶数个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靠近转子(2)轴心线的槽口口径小于第一凹槽(4)背离转子(2)轴心线的槽口口径,所述第一凹槽(4)的内部嵌有磁钢(5),且磁钢(5)突出于第一凹槽(4)的槽口,所述转子(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磁钢(5)的第二凹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电机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转子(2),其特征是:所述转子(2)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保护套(3),保护套(3)的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偶数个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靠近转子(2)轴心线的槽口口径小于第一凹槽(4)背离转子(2)轴心线的槽口口径,所述第一凹槽(4)的内部嵌有磁钢(5),且磁钢(5)突出于第一凹槽(4)的槽口,所述转子(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磁钢(5)的第二凹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是:所述保护套(3)包括第一保护套(7)、第二保护套(8),所述第一保护套(7)靠近第二保护套(8)的端面上设置有嵌槽(9),所述第二保护套(8)靠近第一保护套(7)的端面上设置有嵌块(10),所述嵌块(10)的侧壁与嵌槽(9)的侧壁贴合,所述第一保护套(7)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二保护套(8)移动的限位组件(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电机,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组件(11)包括贯穿于嵌槽(9)内侧壁的通孔(12)、设置在嵌块(10)侧壁上且用于与通孔(12)相通的螺纹孔(13)、贯穿连接在通孔(12)内部且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呈豪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东菱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