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称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2621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称重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输送称重装置,它包括机架,在机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的主动轴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两个平衡轴,在平衡轴之间的机架上设有称重检测机构,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绕设有输送带,所述的平衡轴和称重检测机构均位于输送带内部且与上方的输送带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得到的一种输送带称重装置,称重精度高,性能优越,使用稳定性好。

Conveying weigh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eigh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conveyor weigh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the two ends of the machine fram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shaft and a driven shaft, the driv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wo balance shafts are arranged on the frame between the driving shaft and the driven shaft, a balance shaft between a weighing detec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driving shaft and the driven shaft is arranged around the axis of the conveyor belt, balancing and weighing testing agencies are located inside and above the conveyor belt and conveyor belt contac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eighing device for a conveyer belt,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weighing precision, superior performance and good use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称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称重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输送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的输送称重装置一般都是在输送带上输送物体,而传感器一般设置在机架下端,在称重过程中会把输送带、机架及机架上的各部件的重量均包含在内部,然后在利用计算将这些重量减去,这样子操作会极大的影响称重的精度。目前的这种输送称重设备,其称重误差会在0.5%-1%左右,误差非常大,不利于配料企业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提高称重精确度的输送称重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输送称重装置,它包括机架,在机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的主动轴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两个平衡轴,在平衡轴之间的机架上设有称重检测机构,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绕设有输送带,所述的平衡轴和称重检测机构均位于输送带内部且与上方的输送带接触。上述方案,在机架上设置两个平衡轴,且需要调节两个平衡轴的水平高度保持一致,在两者之间的输送带下方的机架上设置称重检测机构,能实现对输送带上方经过的物料进行实时的称重,且称重过程中只是把平衡轴之间的输送带的分摊重量称进去,在计算过程中将其减去,能有效的提高称重的精度。在主动轴与相邻的平衡轴之间的机架上或者在从动轴与相邻的平衡轴之间的机架上设置一块托板,托板位于上方的输送带的下方。在物料从其他设备掉落在该输送带上时,利用其位置的调整,确保掉落位置位于托板上方,从而能避免物料掉落过程中对输送带产生过大的冲击而造成输送带震动等情况,避免其对称重过程中的影响,提高称重精度。同时正常情况下,托板上表面的高度与平衡轴最高处的高度一致。所述的称重检测机构的结构为:包括框式称重轴和传感器,所述的框式称重轴为矩形结构,其中矩形结构的一个长边上设置圆柱形轴体,另一个长边上设置重量平衡杆,圆柱形轴体与重量平衡杆之间相互平行,在圆柱形轴体和重量平衡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两个连接杆上分别设置一个转动轴,两个转动轴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且与圆柱形轴体的轴心平行,框式称重轴在转动轴两侧的重量相互平衡;在连接杆处于水平状态时,圆柱形轴体的最高端面位于整个框式称重轴的最高处;所述的转动轴与机架之间转动连接;在圆柱形轴体的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挡板,在挡板下方的机架上固定有传感器,在传感器上设置有顶丝,顶丝位于挡板的下方且与挡板接触。上述技术方案,框式称重轴通过两端的转动轴设置在机架上,在框式称重轴的上方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输送过程中与框式称重轴上的圆柱形轴体的最高端面接触,即其与输送带之间成线接触,当输送带上方的重量发生变化时,其对圆柱形轴体上的压力发改变,从而改变了挡板对顶丝的压力,实现传感器上的感应变化;在此过程中可实时对输送带上的重量进行即时检测,通过计算可更加精确的得到输送带上输送的物料的重量,称重精度高。在转动轴侧边的机架上设置有一个悬臂,悬臂的上端向转动轴一侧凸出形成一个长方体结构,所述的转动轴为长方体结构,转动轴的上表面与悬臂上端凸出的长方体结构的下表面之间通过一个弹簧片固定连接,转动轴靠近悬臂一侧的侧面与悬臂上端凸出的长方体结构上靠近转动轴的侧面之间通过一个弹簧片固定连接。该结构的设计,能实现框式称重轴在悬臂上发生转动,且转动后具有较强的自我回复能力,从而能更加敏感的检测输送带上的物料重量的细微变化,进一步提高称重的精度。悬臂上端凸出的长方体结构与长方体结构的转动轴相对的角均设置有倒角。该结构的设计能更好的实现弹簧片发生弯曲,使得框式称重轴相对于悬臂发生转动的自由性更好,韧性及弹性更强,灵敏度更佳,进而可进一步提高称重时的精度。在挡板的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一块支撑板,在挡板上设置一个或多个螺孔,在螺孔内向下设置有螺栓,螺栓的端部顶住支撑板。该结构的设计,利用螺栓调节挡板与支撑板之间的最小间隙,在维修或维护过程中可保护传感器、顶丝因框式称重轴被压而造成挡板过渡下压将顶丝和传感器损坏,从而能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稳定性更佳。作为优化,在机架上设置有输送带跑偏检测机构和输送带纠偏机构。所述的输送带跑偏检测机构的结构为:它包括一个安装板,在安装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轮架活动座和一个传感器活动座,在轮架活动座上设置有一个连杆,连杆的一端与轮架活动座之间转动连接,在连杆的另一端端部设置有滑轮架,滑轮架上设置有滑轮,滑轮的圆周壁上设置向内的凹槽,滑轮的轴向为竖直方向,输送带的边缘卡入滑轮的凹槽内,在传感器活动座上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座,传感器安装座与传感器活动座之间转动连接,在传感器安装座上固定有位移传感器,所述的位移传感器与滑轮架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在连杆或者滑轮座上设置有一根拉簧,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轮架活动座与传感器活动座之间的安装板上。上述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其安装在输送带的侧边,然后将输送带的边缘卡入滑轮的凹槽内,输送带跑正的状态下,拉簧处于一定的拉伸状态,此时位移传感器归零或者归中,此时的位移传感器中的树值作为参考标准。当输送带发生跑偏时,若输送带往轮架一侧跑偏时,此时滑轮往该侧移动,克服拉簧的拉力,造成位移传感器的数值为正数或者大于参考标准,则控制器控制纠偏装置进行纠偏至位移传感器数值回正;若输送带往另一侧跑偏时,此时滑轮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望位移传感器一侧移动,造成位移传感器的数值为负数或者小于参考标准,则控制器控制纠偏装置进行纠偏至位移传感器的数值回正;上述检测机构对输送带是否跑偏检测灵敏度高,反应快速,且能检测出其跑偏量,更好的实现控制器对输送带进行纠偏,使用过程中稳定性更高。所述的输送带纠偏机构的结构为:在机架上还设置一个纠偏轴,所述的纠偏轴位于主动轴、从动轴之间的下方机架上,所述的输送带绕设在主动轴、从动轴和纠偏轴上,所述的纠偏轴一端通过带座外球面轴承设置在机架上,纠偏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摇摆块,所述的摇摆块与设置在机架上的电动推杆的端部通过销轴连接;在摇摆块的上方或者下方的机架上通过销轴连接有一个摇摆丝杆,摇摆丝杆与摇摆块之间连接。其中的带座外球面轴承主要其支撑作用,并可以摆动,其可以用具有同样功能的其他部件代替。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电动推杆带动纠偏轴的一侧发生位移,从而改变两侧输送带的张紧力,能实现快速的进行输送带纠偏,纠偏速度快,而且通过电动推杆的行程及时间的控制,能有效的提高纠偏精度。具体的纠偏动作及方向如图12、图13所示,图12中表示电动推杆伸长,此时以主动轴轴向为基准,输送带往电动推杆一侧偏移;图13中表示,电动推杆收缩,此时以主动轴轴向为基准,输送带往带座外球面轴承一侧偏移。作为优化,当纠偏轴的轴向与主动轴的轴向平行时,摇摆丝杆与机架的连接点位于摇摆块的正上方或者正下方。该结构的设计,能确保输送带在正常轨道运行时,丝杆对纠偏轴能起到强支撑,确保个设备的正常运行及使用寿命。所述的纠偏轴包括轴心和轴体,轴体为中空结构,轴心沿轴向穿过轴体,且轴体与轴心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轴心两端分别与带座外球面轴承和摇摆块之间连接。该结构的设计,能实现轴体与输送带接触过程中转动性能更好,同时在纠偏过程中,轴心倾斜,轴心与摇摆块之间可采用固定连接即可,使得该处的连接成本更低,稳定性更高。作为优化,还可以在输送带两侧的机架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输送称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称重装置,它包括机架,在机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的主动轴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其特征是: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两个平衡轴,在平衡轴之间的机架上设有称重检测机构,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绕设有输送带,所述的平衡轴和称重检测机构均位于输送带内部且与上方的输送带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称重装置,它包括机架,在机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的主动轴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其特征是: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两个平衡轴,在平衡轴之间的机架上设有称重检测机构,在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绕设有输送带,所述的平衡轴和称重检测机构均位于输送带内部且与上方的输送带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称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称重检测机构的结构为:包括框式称重轴和传感器,所述的框式称重轴为矩形结构,其中矩形结构的一个长边上设置圆柱形轴体,另一个长边上设置重量平衡杆,圆柱形轴体与重量平衡杆之间相互平行,在圆柱形轴体和重量平衡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两个连接杆上分别设置一个转动轴,两个转动轴的轴心处于同一直线上且与圆柱形轴体的轴心平行,框式称重轴在转动轴两侧的重量相互平衡;在连接杆处于水平状态时,圆柱形轴体的最高端面位于整个框式称重轴的最高处;所述的转动轴与机架之间转动连接;在圆柱形轴体的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挡板,在挡板下方的机架上固定有传感器,在传感器上设置有顶丝,顶丝位于挡板的下方且与挡板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送称重装置,其特征是:在转动轴侧边的机架上设置有一个悬臂,悬臂的上端向转动轴一侧凸出形成一个长方体结构,所述的转动轴为长方体结构,转动轴的上表面与悬臂上端凸出的长方体结构的下表面之间通过一个弹簧片固定连接,转动轴靠近悬臂一侧的侧面与悬臂上端凸出的长方体结构上靠近转动轴的侧面之间通过一个弹簧片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称重装置,其特征是:悬臂上端凸出的长方体结构与长方体结构的转动轴相对的角均设置有倒角。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输送称重装置,其特征是:在机架上设置有输送带跑偏检测机构和输送带纠偏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法徐贤杰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四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