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区分微生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1743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超分子化合物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区分微生物的方法。所述超分子化合物具有结构如式(I)所示的共轭聚合物与葫芦[7]脲形成的包结物结构;其中,R

Supramolecular compou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distinguishing microorganism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upramolecular compounds, discloses a supramolecular compound, a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and a method for distinguishing microorganisms. The supramolecular compound has a structure, such as a conjugated polymer formed by formula (I), and a packet structure formed by the calabash [7] urea; wherein, 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区分微生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分子化合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超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超分子化合物,一种区分微生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致病菌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一个威胁人类安全的亟待解决的全球化问题。现已证明,在医疗卫生、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等领域中的乱用和滥用杀菌剂造成了耐药致病菌的广泛出现。例如,只有不到2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患者却常常期望使用对其完全无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临床上,医生诊断感染性疾病,首先要查明的问题就是,它是由细菌还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但是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和科学工作者,高效准确的区分细菌和病毒也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近年来,超分子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受到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设计并构建一系列功能型的仿生超分子生物材料和超分子纳米材料,但是利用共轭聚合物优良的光捕获和光放大能力,结合超分子自组装原理,设计新型超分子共轭聚合物生物探针用于病毒的识别与区分,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能高效快捷区分微生物种类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超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区分微生物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分子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子化合物具有结构如式(I)所示的共轭聚合物与葫芦[7]脲形成的包结物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分子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分子化合物具有结构如式(I)所示的共轭聚合物与葫芦[7]脲形成的包结物结构;其中,R1为式(II)、式(III)或式(IV)所示结构中的一种,n为30-300的整数;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C1-C5的烷基;Y为碳原子个数为6-12的亚烷基、结构通式为-R5-O-R6-或-OR7-的基团中的一种,R5、R6和R7均为亚烃基,R5和R6的总的碳原子个数为6-12,R7的碳原子个数为6-12;X为卤素;优选地,在所述超分子化合物中,所述共轭聚合物与所述葫芦[7]脲的摩尔比为1-8:1,更优选为3-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子化合物,其中,n为50-100的整数;R2、R3和R4各自独立地为甲基或乙基;Y为碳原子个数为8-10的亚烷基、结构通式为-R5-O-R6-或-OR7-的基团中的一种,R5和R6的总的碳原子个数为8-10,R7的碳原子个数为8-10;X为Cl或Br。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分子化合物,其中,所述共轭聚合物的结构如式(V)所示:其中,n为50-100的整数。4.一种超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或制备结构如式(I)所示的共轭聚合物;(2)将步骤(1)中所述共轭聚合物与葫芦[7]脲进行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白昊天吕凤婷刘礼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