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143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及其生产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辊压模具组至第七辊压模具组,第一辊压模具组将带料两边均辊压出直角边,第二辊压模具组将带料中间辊压出上凸圆弧面,第三辊压模具组使带料两侧直角边均向上凸圆弧面聚拢,第四辊压模具组将带料上凸圆弧面撵平,两侧直角边辊压贴合在已撵平的上凸圆弧面,第五辊压模具组辊压带料中间,使带料两侧直角边相向聚拢,第六辊压模具组将带料辊压成带有缝隙的异型管,第七辊压模具组用于固定异型管,便于缝隙焊合。由于第一辊压模具组至第六辊压模具组相配合,可以将带料直接辊压合围成带有缝隙的异型管,又由于第七辊压模具组存在,动态固定异型管,便于外设的焊机将缝隙焊合。

Rolling die set for producing special-shaped tub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olling die set for producing special-shaped tubes and a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apparatus includes a first mold group to seventh roll rolling mould group, the first group will be rolling die with material on both sides and press right angle side, second roller moldset strip rolled on the middle convex arc, third rolling die group with material on both sides of the right angle side to the convex arc surface gather, fourth groups of rolling die the material on the convex arc out flat on both sides of the right angle side roll out has been attached to the convex arc surface flat, fifth roll rolling die group with material, the material on both sides of the right angle side to gather, sixth roll moldset strip rolled profiled with seamless tube, seventh roller die set for fixing shaped tube so, the gap welding. The first group to match the sixth rolling die rolling mould group, can be directly with material rolling force into the gap with special-shaped tube, because the seventh rolling mould group, dynamic fixed shaped pipe, welding machine for peripheral gap we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异型管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
技术介绍
在当今的生活生产中常常用到异型管,目前市场上的异型管占有率都被欧美和日本所掌控,国内异型管都是从国外引进,国内目前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产线加工精度较差,生产的残次品概率较高,难以满足生产的要求,因此急需一套生产高效且加工精度较高的辊压模具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即生产效率低下,加工精度较差,提供一种加工精度较高且生产高效的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包括沿带料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辊压模具组、第二辊压模具组、第三辊压模具组、第四辊压模具组、第五辊压模具组、第六辊压模具组以及第七辊压模具组,所述的第一辊压模具组用于将带料两边均辊压出上折的直角边,所述的第二辊压模具组用于将带料中间辊压出上凸圆弧面,所述的第三辊压模具组用于辊压带料的两侧的直角边,使两侧直角边均向上凸圆弧面聚拢,所述的第四辊压模具组用于将带料的上凸圆弧面辊压撵平,两侧的直角边辊压贴合在已辊压撵平的上凸圆弧面,所述的第五辊压模具组用于辊压撵平的上凸圆弧面,使带料两侧直角边相向的聚拢,所述的第六辊压模具组用于将聚拢的带料辊压成带有缝隙的异型管,所述的第七辊压模具组用于固定异型管,使异型管的缝隙便于焊合。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第一辊压模具组、第二辊压模具组、第三辊压模具组、第四辊压模具组、第五辊压模具组、第六辊压模具组以及第七辊压模具组均转动,带料经过第一辊压模具组后将带料两边均辊压出上折的直角边,然后带料经过第二辊压模具组将带料中间辊压出上凸圆弧面,然后带料再经过第三辊压模具组,第三辊压模具组辊压带料两侧的直角边,使两侧直角边均向上凸圆弧面聚拢,然后带料再经过第四辊压模具组,将带料的上凸圆弧面辊压撵平,两侧的直角边辊压贴合在已辊压撵平的上凸圆弧面,带料再经过第五辊压模具组,第五辊压模具组辊压撵平带料的上凸圆弧面,使带料两侧直角边相向的聚拢,第六辊压模具组将聚拢的带料辊压合围成带有缝隙的异型管,带料再经过第七辊压模具组,第七辊压模具组动态的固定异型管,外设的焊机将异型管的缝隙焊合。为了将带料的两侧均辊压出直角边,所述的第一辊压模具组包括设有第一外凸起的第一上辊压模以及设有第一内凹槽的第一下辊压模,所述的第一外凸起与第一内凹槽相配合用于辊压带料两侧形成直角边。为了便于带料两侧的直角边向带料中间聚拢,所述的第二辊压模具组包括设有中间凸起的第二上辊压模以及中间凹陷的第二下辊压模,所述中间凸起上设有凹辊压圆弧面,中间凹陷的辊压面为凸辊压圆弧面,所述的凹辊压圆弧面与凸辊压圆弧面相配合用于辊压上凸圆弧面,所述的中间凸起与中间凹陷相配合用于辊压带料两侧的直角边。为了便于带料两侧的直角边向带料中间聚拢,所述的第三辊压模具组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三左辊压模以及第三右辊压模,所述的第三左辊压模与第三右辊压模相配合用于辊压两直角边,使两直角边均向上凸圆弧面聚拢。为了使带料两侧的直角边贴合在上凸圆弧面上,所述的第四辊压模具组包括第四上辊压模以及第四下辊压模,所述的第四上辊压模设有将带料上凸圆弧面撵平的中间部以及使直角边的一边贴合在上凸圆弧面的侧压部,所述第四上辊压模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直角边另一边的凹槽。为了使带料两侧直角边相向的聚拢后便于焊合,所述的第五辊压模具组包括设有弧面槽的第五下辊压模以及辊压已撵平的上凸圆弧面中部的第五上辊压模,所述的第五上辊压模与第五下辊压模相配合使带料两侧直角边相向的聚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第一辊压模具组、第二辊压模具组、第三辊压模具组、第四辊压模具组、第五辊压模具组以及第六辊压模具组相配合,可以将带料直接辊压合围成带有缝隙的异型管,又由于第七辊压模具组的存在,动态固定异型管,便于外设的焊机将缝隙焊合,而且该套辊压模具组加工精度较高,生产效率较高,残次品生产的概率较低。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生产方法,该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待加工的异型管各个部分的尺寸,记录下该尺寸;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记录的异型管的尺寸,选择带料的宽度,根据带料宽度确定第一辊压模具组的辊压面宽度;步骤三:根据步骤一中记录的异型管的尺寸,将第一上辊压模的中间加工出第一外凸起,再根据步骤一中记录的异型管的尺寸,确定第一外凸起的左右两侧凸出的厚度,根据第一外凸起的尺寸对应的加工第一上辊压模上的第一内凹槽,所述的第一外凸起与第一内凹槽相配合将带料两侧均辊压出直角边;步骤四:根据带料两直角边之间的宽度,加工出第二上辊压模的中间凸起,在中间凸起上加工出凹辊压圆弧面,同时将中间凸起两侧的第二上辊压模加工出倾斜辊压面,根据第二上辊压模的辊压面形状对应的加工出第二下辊压模的辊压面;步骤五:根据带料两侧辊压出的直角边,对应的在第三左辊压模上加工出与直角边相贴合的辊压棱,同时在第三右辊压模上加工出与另一直角边相贴合的辊压槽,所述的辊压棱与辊压槽均使直角边向带料的上凸圆弧面贴合;步骤六:根据带料两直角边之间的宽度,在第四上辊压模上加工出中间部,根据直角边贴合带料后翘起的位置,在中间部上开设用于存放直角边的凹槽,根据中间部的宽度选择第四下辊压模的宽度;步骤七:根据异型管的管壁弧度,在第五下辊压模上加工出弧面槽,在第五上辊压模上加工出与弧面槽相配合的辊压端头,所述的辊压端头与弧面槽相配合使带料两侧直角边相向的聚拢;步骤八:根据异型管的形状,在第六辊压模具组的第六上辊压模上设有聚合两直角边的辊压凸块,在第六辊压模具组的第六下辊压模上设有用于聚合两直角边的辊压弧形槽,所述的辊压凸块与辊压弧形槽相配合用于将聚拢的带料辊压合围成带有缝隙的异型管;步骤九:根据客户需要的异型管形状,在第七辊压模具组的第七上辊压模上设有定型凸起,在第七辊压模具组的第七下辊压模上设有定型弧形槽,所述的定型凸起与定型弧形槽相配合用于将未焊合的异型管定型,便于外设的焊枪将缝隙焊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第一辊压模具组、第二辊压模具组、第三辊压模具组、第四辊压模具组、第五辊压模具组以及第六辊压模具组相配合,可以将带料直接辊压合围成带有缝隙的异型管,又由于第七辊压模具组的存在,动态固定异型管,便于外设的焊机将缝隙焊合,而且该套辊压模具组加工精度较高,生产效率较高,残次品生产的概率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辊压模具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辊压模具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三辊压模具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四辊压模具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五辊压模具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六辊压模具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七辊压模具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一辊压模具组辊压后的带料结构示意图。图9为第二辊压模具组辊压后的带料结构示意图。图10为第三辊压模具组辊压后的带料结构示意图。图11为第四辊压模具组辊压后的带料结构示意图。图12为第五辊压模具组辊压后的带料结构示意图。图13为第六辊压模具组辊压后的带料结构示意图。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带料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辊压模具组、第二辊压模具组、第三辊压模具组、第四辊压模具组、第五辊压模具组、第六辊压模具组以及第七辊压模具组,所述的第一辊压模具组用于将带料两边均辊压出上折的直角边,所述的第二辊压模具组用于将带料中间辊压出上凸圆弧面,所述的第三辊压模具组用于辊压带料两侧的直角边,使两侧直角边均向上凸圆弧面聚拢,所述的第四辊压模具组用于将带料的上凸圆弧面辊压撵平,两侧的直角边辊压贴合在已辊压撵平的上凸圆弧面,所述的第五辊压模具组用于辊压撵平的上凸圆弧面,使带料两侧直角边相向的聚拢,所述的第六辊压模具组用于将聚拢的带料辊压合围成带有缝隙的异型管,所述的第七辊压模具组用于固定异型管,使异型管的缝隙便于焊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带料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辊压模具组、第二辊压模具组、第三辊压模具组、第四辊压模具组、第五辊压模具组、第六辊压模具组以及第七辊压模具组,所述的第一辊压模具组用于将带料两边均辊压出上折的直角边,所述的第二辊压模具组用于将带料中间辊压出上凸圆弧面,所述的第三辊压模具组用于辊压带料两侧的直角边,使两侧直角边均向上凸圆弧面聚拢,所述的第四辊压模具组用于将带料的上凸圆弧面辊压撵平,两侧的直角边辊压贴合在已辊压撵平的上凸圆弧面,所述的第五辊压模具组用于辊压撵平的上凸圆弧面,使带料两侧直角边相向的聚拢,所述的第六辊压模具组用于将聚拢的带料辊压合围成带有缝隙的异型管,所述的第七辊压模具组用于固定异型管,使异型管的缝隙便于焊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辊压模具组包括设有第一外凸起的第一上辊压模以及设有第一内凹槽的第一下辊压模,所述的第一外凸起与第一内凹槽相配合用于辊压带料两侧形成直角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辊压模具组包括设有中间凸起的第二上辊压模以及中间凹陷的第二下辊压模,所述中间凸起上设有凹辊压圆弧面,中间凹陷的辊压面为凸辊压圆弧面,所述的凹辊压圆弧面与凸辊压圆弧面相配合用于辊压上凸圆弧面,所述的中间凸起与中间凹陷相配合用于辊压带料两侧的直角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辊压模具组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三左辊压模以及第三右辊压模,所述的第三左辊压模与第三右辊压模相配合用于辊压两直角边,使两直角边均向上凸圆弧面聚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辊压模具组包括第四上辊压模以及第四下辊压模,所述的第四上辊压模设有将带料上凸圆弧面撵平的中间部以及使直角边的一边贴合在上凸圆弧面的侧压部,所述第四上辊压模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直角边另一边的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异型管的辊压模具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辊压模具组包括设有弧面槽的第五下辊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荣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帝尔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