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灾害系统的动力电池模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76725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6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灾害系统的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单体电池和电池模块,所述单体电池包含电池芯、电池芯外壁、相变材料、温度传感器、壳体和底座,所述电池模块包含框体、相变材料、通风孔道和顶盖。所述的相变材料为石墨、阻燃剂与(月桂酸、硬脂酸或石蜡中一种以上)的混合物。相变材料填充在电池芯和壳体之间充当尖状物的缓冲体和温度吸收体;电池芯的外壁由塑胶制成,电池芯固定在框体上端螺孔和底座中;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塑胶表面以便随时控制电池芯的温度。该动力电池模组的针刺实验,又能实现动力电池在恶劣的环境中整体降温和温度均衡分布,而且采用低密度的高分子材料实现了该装置的轻量化。

Power battery module with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ttery module with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including single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the battery comprises a battery core, battery core wall, phase change material, a temperature sensor, a shell and a base, wherein the battery module includes a frame, a phase change material, ventilation ducts and top cover.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 is a mixture of graphite, flame retardant and (lauric acid, stearic acid or more than one paraffin wax). A spike in between the battery core and a shell body and a temperature buffer absorber with phase change material; the outer wall of the battery core made of plastic, the battery core is fix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frame body and the screw hole of the base; temperature sensor is fixed on the plastic surface in order to keep control of the battery core. The Acupuncture Experiment of the power battery module can realize the overall cooling of the power battery in the harsh environment and the 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and realizes the lightweight of the device by using the low density polymer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灾害系统的动力电池模组
本技术属于电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防灾害系统的动力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从2014年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进入快车道,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是制约其在电动汽车上使用的关键因素。通常,电池的内部发生短路,以及在高功率下易造成温度不均衡性,同时使温度升高是影响动力电池安全的重要原因。针对电池内部短路问题,通常采用针刺试验来模拟内部短路,当外界物体穿破电池时,由于刺穿隔膜造成了正负极的短接而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电池内部的温度快速升高。一旦电池内部处于高温时就来不及向外散热,使得反应更加剧烈,甚至会出现漏液,冒烟等现象。严重时可导致电池内部发生剧烈的燃烧而爆炸。因此,针对以上现象,亟需开发一种既能通过针刺实验又能避免热失控的动力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的内部短路和在高功率下温度的不均衡性和易升温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防灾害系统的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该动力电池模组具有紧凑的结构,电池轻量化,循环周期长,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动力电池模组中填充的相变材料作为碰撞物时的缓冲体和温度的吸收体,可避免外界金属等尖锐物体刺破电池腔体,并实现整个电池模组温度的均一性。本技术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防灾害系统的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单体电池和电池模块,所述单体电池包含电池芯、电池芯外壁、相变材料、温度传感器、壳体和底座,所述电池模块包含框体、相变材料、通风孔道和顶盖。所述电池单体与框体之间填充相变材料。所述单体电池的壳体与电池芯之间填充相变材料。上述框体上设置有通风孔道,所述通风孔道上端设置凸台,所述顶盖上设置与通风孔道上的凸台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凸台与凹槽相接可实现良好密封。上述底座设置外螺纹,所述电池芯的上端设置外螺纹,所述壳体的下端和壳体的上端设置内螺纹,所述单体电池是电池芯由底座和壳体以螺旋方式固定。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用导热胶固定在电池芯外壁表面。所述的导热胶为有机硅导热胶或导热硅脂。本技术中所述的相变材料具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改变其物理状态的能力,以固-液相变为例,在加热到熔化温度时,就产生从固态到液态的相变,熔化的过程中,相变材料吸收并储存大量的潜热;当相变材料冷却时,储存的热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要散发到环境中去,进行从液态到固态的逆相变。在这两种相变过程中,所储存或释放的能量称为相变潜热。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材料自身的温度在相变完成前几乎维持不变,形成一个宽的温度平台,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或释放的潜热却相当大。本技术是将框体和电池单体之间填充相变材料,根据上述相变材料性能特点,通过框体里面设有的通风孔道来散发出相变材料所吸收的热量以控制温度的均一性。壳体和电池芯之间填充相变材料,是利用相变材料储能的优点和可作为尖状物碰撞时的缓冲体的特点,相变材料的相变点根据不同的动力设备选取最佳温度。采用具有低密度,强度高,高导热系数的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制成轻量化、强度高、导热和散热快的壳体,该壳体可抵挡受压,车体碰撞和针刺等实验的考验。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热胶固定在塑胶表面,随时查看电池内部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散热作用:本技术提供的具有防灾害系统的动力电池模组,是用相变材料填充在框体和电池单体之间,通过相变材料先蓄热,进行热量缓冲,然后通过通风孔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实现散热的目的。在电池短路以及高功率下,相变材料能迅速吸收所产生的大量热量,从而避免电池内部恶性的连锁反应,使电池内部处于高温时能及时降温和均温;同时,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热胶固定在电池芯外壁表面,能随时检测到电池单体的温度示数,可以随时查看电池内部温度。2.缓冲作用:本技术的相变材料可以起到尖状物碰撞时的缓冲作用,相变材料中的月桂酸、硬脂酸或石蜡是一种柔性物质,而阻燃剂是一种具有一定硬度的物质,加上相变材料填充在壳体和电池芯之间起到缓冲作用。3.稳定作用:电池单体通过塑胶表面的螺纹固定在框体和底座的螺孔中,避免动力电池在运行过程中颠簸等引起电池晃动。4.轻量化和耐用性:本技术的电池芯外壁采用具有低密度(1.76~1.80g/cm-3)、强度高(强度为1000兆帕)以及高导热系数(700W/cm)的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有利于该装置的轻量化,在长循环寿命等优势下了实现电池灾害防控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有防灾害系统的电池模组的整体图。图2为本技术具有防灾害系统的电池模组的俯视图和剖面图。图3为电池单体的剖面图、局部图和整体图。附图标记:顶盖1,电池单体2,框体3,凹槽11,通风孔道31,电池单体2,单体电池孔32,电池芯21,电池芯的外壁22,相变材料33,壳体23,温度传感器25,底座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在框体和电池单体之间填充相变材料,通过相变材料先蓄热,进行热量缓冲,然后通过通风孔道与外界环境进行热交换实现散热的目的。采用能承受外界压力的玻璃纤维,碳纤维制成的壳体且相变材料在针刺实验和碰撞实验过程中充当压力的缓冲体。相变材料与电池单体构成一体,能够使动力电池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实现最佳温度,而且能保持电池单体温度的均衡性。针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如下具体描述:图1为本技术具有防灾害系统的动力电池的整体图。图2是本技术具有防灾害系统的电池模块的俯视图和剖面图。如图所示,动力电池模块主要由顶盖1,电池单体2,框体3组成,其中顶盖1设置凸台,框体3设置凹槽11,凹槽11和顶盖1上的凸台可实现良好密封。顶盖1和框体3采用导热和耐热性能良好的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制成。相变材料33填充在框体3和电池单体孔32之间以吸收电池单体2所产生的热量实现电池单体温度的均一性。通风孔道31与框体3一起成型,通风孔道31上端设置凸起,顶盖1上相应的通风孔道设置凹槽11,凹槽和凸台可实现良好密封。通风孔道位置分布和数量按单体电池分布而定。图3是电池单体的剖面图、局部图和整体图。如图3所示,电池芯21的外壁由塑胶22制成,而塑胶22主要成分是高导热系数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相变材料33填充电池芯21和壳体23之间,可作为尖状物等物体碰撞时的缓冲体和温度的吸收体。壳体23由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组成。相变材料33为0.5g石墨,0.5g氮化硅或碳化硅的混合物;或为0.5g石墨,0.5g氮化硅或碳化硅,5g月桂酸的混合物;或为0.5g石墨,0.5g氮化硅或碳化硅,5g硬脂酸的混合物;或为0.5g石墨,0.5g氮化硅或碳化硅,5g石蜡的混合物。电池芯外壁22表面附有温度传感器25,能随时查看电池单体2的温度示数。底座24设置外螺纹,电池芯21上端设置外螺纹,壳体23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设置内螺纹,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相接可将电池芯21由底座24和壳体23以螺旋方式将单体电池固定,避免动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颠簸等引起电池单体晃动。上述为本技术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防灾害系统的动力电池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灾害系统的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单体电池和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包含电池芯、电池芯外壁、相变材料、温度传感器、壳体和底座;所述电池模块包含框体、相变材料、通风孔道和顶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灾害系统的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单体电池和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包含电池芯、电池芯外壁、相变材料、温度传感器、壳体和底座;所述电池模块包含框体、相变材料、通风孔道和顶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灾害系统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体电池与所述框体之间填充相变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灾害系统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池芯之间填充相变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灾害系统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上设置有通风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飞黄智张国庆魏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