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全桥放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74779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3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全桥放电电路,其包括:四个可控开关、PWM控制模块及状态控制模块。第一可控开关的受控端与PWM控制电路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接端与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一连接端、放电电路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放电电路中的电感连接。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PWM控制模块的第二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电容的第二端、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PWM控制模块的第三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第四可控开关的第一端、电池的负极连接;第四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PWM控制模块的第四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状态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PWM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全桥放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池保护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全桥放电电路。
技术介绍
蓄电池充放电技术通常是使用一种电路拓扑实现电池充放电功能。如图1所示,BUCK形式电路能够实现简单高效的充放电功能,但应用在电池分容柜时,由于线路较长,会有较高的残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强行抽取电池电压,以实现电池零残压的电池全桥放电电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全桥放电电路,该电池全桥放电电路包括:四个可控开关,输出PWM信号以控制四所述可控开关以形成BUCK形式或H型全桥形式的PWM控制模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控制PWM控制模块输出PWM信号的状态控制模块;其中,四个可控开关分别为: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第四可控开关;四所述可控开关均包括:控制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受控端与所述PWM控制电路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一连接端、放电电路中电容的第一端均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放电电路中的电感连接;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PWM控制模块的第二P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池全桥放电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全桥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可控开关,输出PWM信号以控制四所述可控开关以形成BUCK形式或H型全桥形式的PWM控制模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控制PWM控制模块输出PWM信号的状态控制模块;其中,四个可控开关分别为: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第四可控开关;四所述可控开关均包括:控制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受控端与所述PWM控制电路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一连接端、放电电路中电容的第一端均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放电电路中的电感连接;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PWM控制模块的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全桥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可控开关,输出PWM信号以控制四所述可控开关以形成BUCK形式或H型全桥形式的PWM控制模块,以及根据所述电池的充、放电状态控制PWM控制模块输出PWM信号的状态控制模块;其中,四个可控开关分别为: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第四可控开关;四所述可控开关均包括:控制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受控端与所述PWM控制电路的第一PWM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三可控开关的第一连接端、放电电路中电容的第一端均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端、放电电路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平飞朱继承杨金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精捷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