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26203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9 18:38
一种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正极材料由以下方法制成:(1)将钒源和柠檬酸溶解于水中,加热搅拌,再加入磷源和钠源,搅拌溶解,得蓝色溶液;(2)将碳纳米管置于所得蓝色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得悬浊液;(3)将悬浊液超声喷雾干燥,再将所得粉末置于保护性气氛中,烧结,冷却,即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在2.0~3.8V电压范围内,0.2C倍率下,首次放电克容量可达114 mAh·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化石能源的消耗,能源危机的到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绿色无污染的新型高能化学电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热点。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源,分别用两个能可逆地嵌入和脱出锂离子的化合物作为正、负极而构成。但是,随着锂离子电池的迅速发展,金属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锂元素资源有限,因此,锂离子电池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钠离子电池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钠离子电池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替代产品,主要是因为钠的储量非常丰富,价格低廉,使得钠离子电池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研究的重点。由于磷酸钒钠具有NASICON(钠超离子导体)结构,且具有相对高的放电平台,被视为一种理想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由于磷酸钒钠其本身的低电子导电率和离子扩散系数,而制约了它的发展。目前,改进方法主要是颗粒纳米化以及碳包覆来提高其导电率。CN105932277A公开了一种三维多孔磷酸钒钠/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成:(1)将钒源化合物和柠檬酸溶解于水中,加热搅拌至溶液变为蓝色,再加入磷源化合物和钠源化合物,搅拌溶解,得蓝色溶液;(2)将碳纳米管置于步骤(1)所得蓝色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得悬浊液;(3)将步骤(2)所得悬浊液进行超声喷雾干燥,再将超声喷雾干燥所得粉末置于保护性气氛中,烧结,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成:(1)将钒源化合物和柠檬酸溶解于水中,加热搅拌至溶液变为蓝色,再加入磷源化合物和钠源化合物,搅拌溶解,得蓝色溶液;(2)将碳纳米管置于步骤(1)所得蓝色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得悬浊液;(3)将步骤(2)所得悬浊液进行超声喷雾干燥,再将超声喷雾干燥所得粉末置于保护性气氛中,烧结,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钒源化合物中钒元素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1~4;所述蓝色溶液中钒离子的浓度为0.01~0.50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加热搅拌的温度为60~90℃。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钒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和钠源化合物中钒元素、磷元素与钠元素的摩尔比为1:1.5:1.5~1.6。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多孔球形磷酸钒钠/碳管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碳纳米管的用量占钒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钠源化合物和碳纳米管总质量的百分比为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汇陈核章张宝王旭周其杰郑俊超张佳峰喻万景姚赢赢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