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2608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9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包括OLED,所述OLED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在所述OLED的出光方向上设有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所述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具有阵列排布的双层凸透镜结构,相邻的所述两个像素单元中的一个像素单元与所述双层凸透镜结构位置对应设置,其采用了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从而可以将原本在一起的像素的光线分开,有效的减少锯齿效应,且制备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OLED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以及该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英文全称为OrganicLightEmittingDevice,简称为OLED)作为下一代照明和显示技术,具有色域宽、响应快、广视角、无污染、高对比度、平面化等优点,已经在照明和显示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典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一般包括透明基板、透明阳极、阴极以及设置在两个电极间的有机功能层。AMOLED显示屏由于蒸镀的掩膜板制作精度及蒸镀对位等因素导致屏体单个发光像素的开口率较低,影响显示效果(颗粒感)。目前三星S5的蓝色OLED材料开口率为26.74%。业内通常通过改变显示器子像素的排列方式,来提高显示器的分辨率,很多专利通过采用将相同颜色的子像素排列在一起从而增大开口率的方式来实现高分辨,如图1所示的像素排布方式,红光子像素和绿光子像素分别排列在一起,由于相邻的四个像素的相同子像素紧挨着的缘故,在实现图像显示时会产生锯齿状的显示效果,对视觉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OLED发光像素的开口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其采用了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从而可以将原本在一起的像素的光线分开,有效的减少锯齿效应,且制备工艺简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包括OLED,所述OLED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在所述OLED的出光方向上设有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所述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具有阵列排布的双层凸透镜结构,相邻的所述两个像素单元中的一个像素单元与所述双层凸透镜结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包括一具有第一半凸透镜结构的第一透明薄膜和一具有第二半凸透镜结构的第二透明薄膜,所述第一半凸透镜结构的焦距f1和第二半凸透镜结构的焦距f2满足:f2=9f1,所述第二透明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一薄膜远离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单元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半凸透镜结构与所述第一半凸透镜结构之间的距离为6f1。所述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包括一具有第一凸透镜结构的第一透明薄膜和一具有第二凸透镜结构的第二透明薄膜,所述第一凸透镜结构的焦距f1和第二透镜结构的焦距f2满足:f2=9f1,所述第二透明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一薄膜远离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单元的一侧。第一透明薄膜和所述第二透明薄膜分别具有若干阵列排布的凸透镜结构,每一行的偶数列或奇数列的像素单元与所述凸透镜结构对应。所述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包括一具有第一凸透镜结构和第二凸透镜结构的透明薄膜,所述第一凸透镜结构的焦距f1和第二透镜结构的焦距f2满足:f2=9f1,所述第二透镜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结构远离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单元的一侧。第一凸透镜结构和第二凸透镜结构分别呈阵列排布,每一行的偶数列或奇数列的像素单元与所述凸透镜结构对应,所述第一凸透镜结构和对应位置的第二凸透镜结构主轴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像素单元距离所述第一凸透镜结构的距离为3f1。所述第一凸透镜结构的焦距f1为0.01-5mm。所述的像素单元为n行m列,同一行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呈镜像设置,所述呈镜像设置的两个像素单元中的一个像素单元与所述双层凸透镜结构位置对应设置。每个像素单元为蓝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红光子像素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每个像素单元包括蓝光子像素、绿光子像素和红光子像素,所述绿光子像素和红光子像素位于所述蓝光子像素的同一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在OLED的出光方向上设有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所述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具有阵列排布的双层凸透镜结构,相邻的所述两个像素单元中的一个像素单元与所述双层凸透镜结构位置对应设置。采用此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后,与所述双层凸透镜结构位置对应位置的子像素发出的光线,经双层凸透镜结构折射后从凸透镜主轴的另一侧射出,从而可以将原本在一起的像素的光线分开,有效的减少锯齿效应。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现有技术像素排布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采用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后像素位置变化示意图;图6是另一是实施方式采用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后像素位置变化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发光层,2-第一透明薄膜,3-第二透明薄膜,4-像素单元,5-阳极层,6-阴极层,7-封装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把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将仅由权利要求来限定。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例如层、区域或基板被称作“形成在”或“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形成在”或“直接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包括阳极层5,发光层1,阴极层6和封装层7,所述OLED包括多个像素单元4,在所述OLED的出光方向上设有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所述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具有阵列排布的双层半凸透镜结构,相邻的所述两个像素单元中的一个像素单元与所述双层凸透镜结构位置对应设置。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包括一具有第一半凸透镜结构的第一透明薄膜2和一具有第二半凸透镜结构的第二透明薄膜3,所述第一半凸透镜结构的焦距f1和第二半凸透镜结构的焦距f2满足:f2=9f1,所述第二透明薄膜3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薄膜2远离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单元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透镜结构与所述第一透镜结构之间的距离为6f1。所述像素单元4距离所述第一半凸透镜结构的距离为3f1。所述第一半凸透镜结构的焦距f1为0.01-5mm。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像素单元4为n行m列,同一行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4呈镜像设置,每个像素单元4包括蓝光、绿光子像素和红光子像素,所述绿光子像素和红光子像素位于所述蓝光子像素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透明薄膜2包括若干阵列排布的第一半凸透镜结构,所述第二透明薄膜3具有若干阵列排布的第二半凸透镜结构,所述第一半凸透镜结构和对应位置的第二半凸透镜结构主轴在同一条直线上。每一行奇数列(图中第一列和第三列)的像素单元4与所述半凸透镜结构对应,作为其他可实施方式,也可以为偶数列的像素单元4与所述半凸透镜结构对应。奇数列的像素单元4的光线经双层半凸透镜结构折射后,从半凸透镜主轴的另一侧射出,从而可以将原本在一起的子像素的光线分开,即第一列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包括OLED,所述OLED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OLED的出光方向上设有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所述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具有阵列排布的双层凸透镜结构,相邻的所述两个像素单元中的一个像素单元与所述双层凸透镜结构位置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包括OLED,所述OLED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OLED的出光方向上设有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所述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具有阵列排布的双层凸透镜结构,相邻的所述两个像素单元中的一个像素单元与所述双层凸透镜结构位置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包括一具有第一半凸透镜结构的第一透明薄膜和一具有第二半凸透镜结构的第二透明薄膜,所述第一半凸透镜结构的焦距f1和第二半凸透镜结构的焦距f2满足:f2=9f1,所述第二半透明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一薄膜远离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单元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包括一具有第一凸透镜结构的第一透明薄膜和一具有第二凸透镜结构的第二透明薄膜,所述第一凸透镜结构的焦距f1和第二透镜结构的焦距f2满足:f2=9f1,所述第二透明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一薄膜远离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单元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透明薄膜和所述第二透明薄膜分别具有若干阵列排布的凸透镜结构,每一行的偶数列或奇数列的像素单元与所述凸透镜结构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分辨率的OLE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像素位置反转结构包括一具有第一凸透镜结构和第二凸透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芳林立蔡世星单奇胡坤杨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