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5月2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4-0064721的优先权,为了所有目的在此援引该专利申请作为参考,如同完全在这里阐述一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导向社会的发展,对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需求增加。因而,近来已采用了各种平板显示器,如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和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一般来说,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通过接合第一和第二基板且在其间插置液晶层来制造的液晶面板,在第一和第二基板的相对表面上形成电极,从而液晶分子的排列依赖于施加至电极的电场,由此产生透射率的差异。同时,为了保持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恒定距离,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设置衬垫料。衬垫料根据其形状和排列分为球形衬垫料和柱状衬垫料。球形衬垫料是以散布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的方式形成的,柱状衬垫料是通过在第一或第二基板上图案化而形成的。近来,由于柱状衬垫料很容易以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像素,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取向层;设置在第二基板下方的第二取向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取向层下方的钝化层,所述钝化层限定有接触孔,所述接触孔暴露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极的一部分;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取向层与所述第二取向层之间的第一柱状衬垫料,所述第一柱状衬垫料具有邻近所述第一取向层的第一端部和邻近所述第二取向层的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柱状衬垫料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接触孔之间的最小横向距离为预定设计值加上对准裕度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5.28 KR 10-2014-0064721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像素,包括:
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取向层;
设置在第二基板下方的第二取向层;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取向层下方的钝化层,所述钝化层限定有接
触孔,所述接触孔暴露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极的一部分;和
设置在所述第一取向层与所述第二取向层之间的第一柱状衬垫料,所述
第一柱状衬垫料具有邻近所述第一取向层的第一端部和邻近所述第二取向层
的第二端部,
其中所述第一柱状衬垫料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接触孔之间的最小横向距离
为预定设计值加上对准裕度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像素,其中所述对准裕度通过
测量从所述第一柱状衬垫料的第一端部的外边缘到所述接触孔的外边缘的距
离得到,且其中所述对准裕度大于等于最小对准裕度且小于等于所述液晶显
示装置的数据线和像素电极之间的横向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像素,其中作为所述预定设计
值加上所述对准裕度之和的所述最小横向距离包括所述第一柱状衬垫料的第
一端部的半径的值,所述最小横向距离通过测量从所述第一柱状衬垫料的第
一端部的中心到所述接触孔的外边缘的距离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像素,其中作为所述预定设计
值加上所述对准裕度之和的所述最小横向距离包括所述第一柱状衬垫料的第
一端部的半径与第二柱状衬垫料的第一端部的半径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二柱
状衬垫料的第一端部邻近所述第一取向层。
5.一种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设置薄膜晶体管阵列;
在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上形成第一钝化层,所述第一钝化层限定有多个
接触孔,每个接触孔暴露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的多个薄膜晶体管的相应漏极
电极的一部分;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第一取向层;
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取向层;
在所述第二取向层上形成柱状衬垫料;和
将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取向层和所述柱状衬垫料设置在所述第一取
向层上,其中:
所述柱状衬垫料具有邻近所述第一取向层的第一端部和邻近所述第二取
向层的第二端部,且
所述柱状衬垫料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接触孔分离开最小横...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