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氨基噻唑烷类化合物的新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9791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2,3‑二取代亚氨基噻唑烷类化合物(式I所示化合物)的一种新用途:即式I所示化合物作为抑制植物病原菌中草酰乙酸酶活力的抑制剂(或作为抑制植物病原菌合成草酸的抑制剂)的应用,及作为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增效剂的应用。

New use of imino alkyl compound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2, 3 and two substituted imino thiazolidine compounds (I compounds) a new application: I type compounds as inhibitors of the enzyme inhibitory activity of plant pathogenic bacteria in oxaloacetate (or as inhibitors to inhibit the synthesis of oxalic acid in plant pathogenic bacteria) ap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ynergist as the benzimidazole fungicides, two phthalimide fungicides and ergosterol biosynthesis inhibi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亚氨基噻唑烷类化合物的新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亚氨基噻唑烷类化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说,涉及2,3-二取代亚氨基噻唑烷类化合物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在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中,化学药剂能够有效地抑制病原物的生长、繁殖和侵染以及诱导寄主抗病性,从而控制病害的发生流行和为害。在世界范围内,每年使用化学药剂可挽回15%~30%农作物产量损失。与其它防治措施相比,化学防治具有防治范围广、见效快、成本低、使用方便,甚至多病兼治等优点,因而化学防治已成为保护农作物生产和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但是,随着化学杀菌剂的广泛、单独和过量使用,许多病原菌如:水稻恶苗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苹果炭疽病菌、黄瓜黑星病菌、番茄叶霉病菌、柑桔青霉菌等已相继产生了抗药性,并且抗药性水平不断升高,严重威胁到了化学防治的有效性。在现有化学杀菌剂中,植物病原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抗性最为突出,田间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对多菌灵的中、高抗菌株的抗药性倍数已达到262.7倍及1000倍以上,抗药性频率达到80%以上;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水平可稳定遗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亚氨基噻唑烷类化合物的新用途

【技术保护点】
一种如I所示的2,3‑二取代亚氨基噻唑烷类化合物作为抑制植物病原菌中草酰乙酸酶活力的抑制剂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I所示的2,3-二取代亚氨基噻唑烷类化合物作为抑制植物病原菌中草酰乙酸酶活力的抑制剂的用途:其中,R1~R5分别独立选自:氢,卤素,甲基或三氟甲基中一种,且R1~R5不同时为H;所述植物病原菌为菌核病菌、炭疽病菌、蔓枯病菌、根腐病菌、纹枯病菌、链格孢菌、灰霉病菌或赤霉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青春丰俊郓新明饶文兵肖慈英徐志康郎佳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