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美玲专利>正文

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96428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其包含有一皮带轮座,具有一轴孔及一第一螺纹部;一喂纱固定器,具有一环体、至少二支臂及一顶座,该至少二支臂连接于该环体顶面的对称位置,该顶座连结于该至少二支臂间,该顶座上具有一喂纱口,该环体锁接于该皮带轮座上;一针筒装置,置于该皮带轮座的轴孔内;一调整螺帽,具有一第二螺纹部,该第二螺纹部与该皮带轮座的第一螺纹部螺接,该调整螺帽并抵接于该针筒装置上;如此,当旋转该调整螺帽时,能同步带动该针筒装置上升与下降,以简化调整针筒装置高度的程序,且该喂纱固定器的刚性较佳而不易晃动,以利提高转速进行大量生产。

Improved structure of circular rope brai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a round rope knit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pulley seat with a shaft hole and a first threaded portion; a yarn feeding device is fixed, a ring body, at least two arms and a top seat, the at least two arms connected to the top ring body symmetry the position, the top seat is connected to the at least two supporting arm, the top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port, the lock ring is connected to the pulley seat; a syringe device arranged on the belt pulley seat shaft hole; an adjusting nut, a threaded portion of the screw second, second and the belt pulley seat first threaded portion is screwed, the adjusting nut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edle device; so, when the rotation of the adjusting nut, can synchronously drive the needle device up and down, to simplify the adjustment of needle height of the device program is rigid and the yarn holder the Good and not easy to shak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peed, mass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圆绳编织机,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按,一般现有的圆绳编织机1,如图1所示,主要具有一受皮带所驱动而旋转的皮带轮座2、一结合于该皮带轮座2上的喂纱固定器3及一位于该皮带轮座2内的针筒装置4。然而,现有的圆绳编织机1,其喂纱固定器3系结合于该皮带轮座2的单侧位置上,当该皮带轮座2与该喂纱固定器3同步旋转时,由于该喂纱固定器3与该皮带轮座2间以单侧结合的结合刚性不佳,因此该喂纱固定器3便会无法抗抵离心力而造成晃动,使得圆绳编织机1必须被迫降低转速以减少晃动,如此一来便会导致生产速率不佳,而无法大量生产。另外,当有需要调整圆绳在编织时的松紧度时,则必须凭借调整该针筒装置4的高度来达成。然而,以现有的圆绳编织机1而言,在调整该针筒装4的高度时,必须先将该皮带轮座2内的上套筒5与下套筒6(如图2所示)进行放松,然而一但将该上套筒5与该下套筒6放松后,该上套筒5与该下套筒6间的环状斜槽7的槽宽便容易因此失去准确度,导致需要重新校正调整,而使整个作业受到延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以改善现有圆绳编织机有着喂纱固定器容易晃动导致生产速率不佳及调整针筒装置时的作业过于繁复等问题。缘此,本技术乃提供一种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皮带轮座,具有一轴孔及一第一螺纹部;一喂纱固定器,具有一环体、至少二支臂及一顶座,该至少二支臂连接于该环体顶面的对称位置,该顶座连结于该至少二支臂间,该顶座上具有一喂纱口,该环体锁接于该皮带轮座上;一针筒装置,置于该皮带轮座的轴孔内;一调整螺帽,具有一第二螺纹部,该第二螺纹部与该皮带轮座的第一螺纹部螺接,该调整螺帽抵接于该针筒装置上。所述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其中,该皮带轮座具有一基座、一皮带轮及一驱动器;该基座具有一轴向贯穿的基座轴孔,该皮带轮承接于该基座上,并能够受外部的皮带所驱动而进行原地旋转,该皮带轮轴向贯穿有一皮带轮轴孔,该皮带轮轴孔与该基座的基座轴孔同轴连通,该轴孔由该皮带轮轴孔与该基座轴孔共同构成;该喂纱固定器锁接于该皮带轮上。所述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其中,该驱动器具有一上套筒及一下套筒,该上套筒及该下套筒置于该轴孔的皮带轮轴孔内,并与该皮带轮同动,该上套筒与该下套筒间具有一环状斜槽,该环状斜槽与该轴孔的皮带轮轴孔连通;该针筒装置具有一筒体及若干的编织针,该筒体穿置于该皮带轮座的轴孔及该喂纱固定器的环体中,该筒体上具有若干沿轴向设置的位移槽,该若干的编织针分别设置于该筒体的位移槽上,该各编织针上具有一驱动块,该驱动块位于该皮带轮座的驱动器的环状斜槽内,该皮带轮座能够受皮带所驱动而旋转,该各编织针的驱动块能够受到该驱动器的环状斜槽的带动,而使该各编织针沿着该针筒的位移槽进行上下的往复位移。所述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一螺纹部为一内螺纹,该第二螺纹部为一外螺纹。所述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其中,该皮带轮座的第一螺纹部为一内螺纹;该调整螺帽具有一调整部及一与该调整部连接的内筒部,该调整部的外周面上具有一止滑纹路,该第二螺纹部为一外螺纹且位于该内筒部的外周面上,该内筒部抵接于该针筒装置上。所述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其中,还包含有一固定座,其接抵于该调整螺帽与一机台间。所述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其中,还包含有一弹簧,其抵接于该调整螺帽上,以提供该调整螺帽推动该针筒装置的弹力。如此,当旋转该调整螺帽时,能同步带动该针筒装置上升与下降,以简化调整针筒装置高度的程序,且该喂纱固定器的刚性较佳而不易晃动,以利提高转速进行大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圆绳编织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现有圆绳编织机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圆绳编织机1;皮带轮座2;喂纱固定器3;针筒装置4;上套筒5;下套筒6;环状斜槽7;[本技术]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100;皮带轮座10;基座11;基座轴孔111;第一螺纹部112;皮带轮12;皮带轮轴孔121;驱动器13;上套筒131;下套筒132;环状斜槽133;轴孔14;喂纱固定器20;环体21;支臂22;顶座23;喂纱口231;针筒装置30;筒体31;位移槽311;编织针32;驱动块321;调整螺帽40;调整部41;止滑纹路411;内筒部42;第二螺纹部421;固定座50;弹簧6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技术的特征与其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兹列举以下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请参阅图3至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100,其主要包含有一皮带轮座10、一喂纱固定器20、一针筒装置30、一调整螺帽40、一弹簧50及一固定座60,其中:请参阅图3至图5,该皮带轮座10具有一基座11、一皮带轮12及一驱动器13。该基座11具有一轴向贯穿的基座轴孔111,该基座轴孔111的内壁具有一第一螺纹部112,该第一螺纹部112为一内螺纹;该皮带轮12承接于该基座11上,并可受外部的皮带(图中未示)所驱动而进行原地旋转,该皮带轮12轴向贯穿有一皮带轮轴孔121,该皮带轮轴孔121与该基座11的基座轴孔111同轴连通,以由该皮带轮轴孔121与该基座轴孔111共同构成一轴孔14,该驱动器13具有一上套筒131及一下套筒132,该上套筒131及该下套筒132置于该轴孔14的皮带轮轴孔121内,并与该皮带轮12同动,该上套筒131与该下套筒132间具有一环状斜槽133,该环状斜槽133与该轴孔14的皮带轮轴孔121连通。请参阅图3至图5,该喂纱固定器20,具有一环体21、二支臂22及一顶座23;该二支臂22分别自该环体21的对称位置向上延伸而成,该顶座23连结于该二支臂22的顶部间,该顶座23上具有一喂纱口231。该喂纱固定器20系以该环体21锁接于该皮带轮座10的顶部。请参阅图1至图3,该针筒装置30,置于该皮带轮座10的轴孔14内。该针筒装置30具有一筒体31及若干的编织针32;该筒体31穿置于该皮带轮座10的轴孔及该喂纱固定器20的环体21中,该筒体31上具有若干沿轴向设置的位移槽311,该若干的编织针32分别设置于该筒体31的位移槽311上,而可受外力作用沿该位移槽311进行上下的往复位移,该各编织针32上具有一驱动块321,该驱动块位于该皮带轮座10的驱动器13的环状斜槽133内。使当该皮带轮座10受皮带所驱动而旋转时,该各编织针32的驱动块321会受到该驱动器13的环状斜槽133所带动,而使该各编织针32能沿着该针筒31的位移槽311进行上下的往复位移。请参阅图3至图5,该调整螺帽40,具有一调整部41及一与该调整部41连接的内筒部42,该调整部41的外周面上具有一止滑纹路411,该内筒部42的外周面上具有一第二螺纹部421,该第二螺纹部421为一外螺纹。该第二螺纹部421与该皮带轮座10的第一螺纹部112螺接,而该内筒部42则抵接于该针筒装置30的针筒31上。请参阅图3至图5,该固定座50,接抵于该调整螺帽40与一机台(图中未示)间。请参阅图3至图5,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皮带轮座,具有一轴孔及一第一螺纹部;一喂纱固定器,具有一环体、至少二支臂及一顶座,该至少二支臂连接于该环体顶面的对称位置,该顶座连结于该至少二支臂间,该顶座上具有一喂纱口,该环体锁接于该皮带轮座上;一针筒装置,置于该皮带轮座的轴孔内;一调整螺帽,具有一第二螺纹部,该第二螺纹部与该皮带轮座的第一螺纹部螺接,该调整螺帽抵接于该针筒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08 TW 1052087151.一种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皮带轮座,具有一轴孔及一第一螺纹部;一喂纱固定器,具有一环体、至少二支臂及一顶座,该至少二支臂连接于该环体顶面的对称位置,该顶座连结于该至少二支臂间,该顶座上具有一喂纱口,该环体锁接于该皮带轮座上;一针筒装置,置于该皮带轮座的轴孔内;一调整螺帽,具有一第二螺纹部,该第二螺纹部与该皮带轮座的第一螺纹部螺接,该调整螺帽抵接于该针筒装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皮带轮座具有一基座、一皮带轮及一驱动器;该基座具有一轴向贯穿的基座轴孔,该皮带轮承接于该基座上,并能够受外部的皮带所驱动而进行原地旋转,该皮带轮轴向贯穿有一皮带轮轴孔,该皮带轮轴孔与该基座的基座轴孔同轴连通,该轴孔由该皮带轮轴孔与该基座轴孔共同构成;该喂纱固定器锁接于该皮带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圆绳编织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器具有一上套筒及一下套筒,该上套筒及该下套筒置于该轴孔的皮带轮轴孔内,并与该皮带轮同动,该上套筒与该下套筒间具有一环状斜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黄美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