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sistance capacitance can improve successiveapproximation capacitor sorting method ADC linearity, which belongs to the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applied to high speed and high precision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field of microelectronics and solid electronics. This method does not need to introduce any correction algorithm, and only needs to sort and reconstruct the capacitor. Capacitor sorting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avoid the capacitor mismatch error in the same codeword are accumulated, therefore, with the traditional dependent correction algorithm to improve the method of linearity correction compared with simpler structure, smaller chip area, easier to implement on th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提高电阻电容型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线性度的电容排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应用于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领域的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便携式医学仪器、通信产业、安防安检系统、高性能计算、生物医学、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雷达、通信、电子对抗、航天航空、测控、地震、医疗、仪器仪表等电子设备对高精度、低功耗的模数转换器(ADC)的需求量与日俱增。ADC将真实世界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一个完整的数字信息系统必须包含作为模拟和数字世界接口的ADC和数模转换器(DAC),其中位于输入端的ADC的性能对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持久性都有极大的影响。美国在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器领域对我国实行出口管制,所以,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模数转换器芯片,打破欧美发达国家对此类产品的禁运,在掌握高性能模数转换器芯片设计技术的同时带动其他相关
的发展,是一项迫切、重要且有意义的工作。ADC一般分为全并行模数转换器(FlashADC)、流水线模数转换器(PipelineADC)、过采样模数转换器(ΣΔADC)以及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SARADC)。品质因数(FOM)表示ADC每步转换需要的能量,是衡量ADC设计水平的重要指标。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有多种不同的类型,需根据系统需求来选择不同的结构。高精度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常采用混和电阻电容结构,在混和电阻电容结构中,采用电阻和电容两种元件,高位DAC和低位DAC分别由二进制电容阵列和电阻串构成,因此,总电容值比同等精度的二进制电容结构以及三电平二进制电容结构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提高电阻电容型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线性度的电容排序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在混合电阻电容型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正电容阵列和负电容阵列处各设置64个单位电容,将正电容阵列与负电容阵列相对的单位电容分为一组,获得64组电容;步骤2:将第一组电容中的正电容接VREFP,负电容接VREFN,其余组的正电容接VREFN,其余组的负电容接VREFP,进行正常的逐次逼近位循环过程,得到对应于第一组电容的数字码;然后将第二组电容中的正电容接VREFP,负电容接VREFN,其余组的正电容接VREFN,其余组的负电容接VREFP,进行正常的逐次逼近位循环过程,得到对应于第二组电容的数字码;重复此步骤,直至得到64组电容各自对应的数字码;步骤3:根据步骤2获得的64组电容各自对应的数字码,将64组电容按电容大小进行排序,排序后的电容组编号为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提高电阻电容型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线性度的电容排序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在混合电阻电容型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正电容阵列和负电容阵列处各设置64个单位电容,将正电容阵列与负电容阵列相对的单位电容分为一组,获得64组电容;步骤2:将第一组电容中的正电容接VREFP,负电容接VREFN,其余组的正电容接VREFN,其余组的负电容接VREFP,进行正常的逐次逼近位循环过程,得到对应于第一组电容的数字码;然后将第二组电容中的正电容接VREFP,负电容接VREFN,其余组的正电容接VREFN,其余组的负电容接VREFP,进行正常的逐次逼近位循环过程,得到对应于第二组电容的数字码;重复此步骤,直至得到64组电容各自对应的数字码;步骤3:根据步骤2获得的64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华,李大刚,胡达千,岑远军,苏华英,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