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ider channel containing Shenzhen refers to the liquid flow battery bipolar plate, the bipolar plate is larg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liquid inlet passage and a liquid passage width, liquid inlet passage and a liquid flow channel depth decreases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direction. The bipolar plat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further strengthen mass transfer, realize the electrolyte increases along the liquid inlet and outlet velocity, the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in the velocity gradient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gradient caused b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attery, the battery to reduce the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electrolyte and power density of the battery vol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变宽变深交指流道的液流电池用双极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流电池领域,特别是一种含变宽变深交指流道的液流电池用双极板结构。
技术介绍
液流电池,是采用不同价态的钒离子溶液作为正负极电解液,由外部泵驱动电解液在储液罐和电堆之间循环流动,电解液在电堆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充放电过程的电池。液流电池单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离子传导膜和双极板等部分构成。双极板主要起着传导电流的作用,借鉴燃料电池的流场结构,目前也有很多研究者们通过在双极板上刻有流道实现对电解液流动的均匀分配的作用。实际运行的液流电池往往是电堆,其由若干个单电池组成,相邻两个单电池共用一个双极板,每个双极板的两侧分别加工有供电解液流动的导流通道。因此,这种液流电池电堆的双极板结构影响液流电池内电解液的流动,进而影响电池的整体性能。目前,借鉴燃料电池的流道,液流电池中双极板上的流道可分为:蛇形流道,平行流道和交指流道等多种类型。其中交指流道中的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在双极板上交错布置,彼此并不相通,其目的在于强制进口流道内的电解液通过与双极板接触的多孔电极,然后进入相邻的出口流道。与蛇形流道和平行流道相比,交指流道可以强化液流电池内部的液相传质,提高电池整体性能。与蛇形流道和并行流道相比,交指流道很有优势,但是,现有的交指流道结构均采用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等宽等深的对称设计,这使得在多孔电极与出口流道对应的部分存在一个反应物的浓度梯度,自进液口至出液口方向也存在一个反应物浓度梯度,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从而使得电池内部较大面积区域的浓差极化较大,降低电池的整体性能,在高工作电流密度下影响尤为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变宽变深交指流道的液流电池用双极板,包括加工在双极板表面上的与进液口相连的进液分配流道和与出液口相连的出液收集流道,进液分配流道的一侧设有2个以上的进液分支流道,出液收集流道的一侧设有2个以上的出液分支流道;进液分支流道和出液分支流道呈交指状排布;进液口与双极板的进液总管相连通;出液口与双极板的出液总管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进液分支流道的宽度大于等于出液分支流道的宽度,且进液分支流道和出液分支流道的深度按电解液于其内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变宽变深交指流道的液流电池用双极板,包括加工在双极板表面上的与进液口相连的进液分配流道和与出液口相连的出液收集流道,进液分配流道的一侧设有2个以上的进液分支流道,出液收集流道的一侧设有2个以上的出液分支流道;进液分支流道和出液分支流道呈交指状排布;进液口与双极板的进液总管相连通;出液口与双极板的出液总管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进液分支流道的宽度大于等于出液分支流道的宽度,且进液分支流道和出液分支流道的深度按电解液于其内的流动方向逐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民,郑琼,李先锋,邢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