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本体聚合冷凝液喷射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797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目前氯乙烯本体聚合反应产生的聚合热,采用釜体夹层套内通冷水,上下搅拌器搅拌,特别采用具有通水夹层套叶片的上搅拌器以及冷凝器来换热。其缺点是上搅拌器结构复杂、机械性能要求高、加工制造困难、成本高,所用设备换热效率低,釜内各处温度难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满意的解决上述问题,它由注射筒、连接反应釜与注射筒间的各管路组成,包括由冷凝器至注射筒的冷凝液输入管,注射筒至反应釜的加压冷凝液输出管,高压氮气至注射筒的输入管及注射筒至低压氮气槽的气体输出管,特征是注射筒为筒型密闭容器,壳体上设有高压氮气入口,低压氮气排出口、氯乙烯冷凝液入口、加压氯乙烯冷凝液输出口、及装在筒内的可上下浮动的浮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控制准确、换热效率高、釜内温度均匀、稳定、操作安全可靠、成本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氯乙烯本体聚合反应釜的热传导装置,确切说是涉及一种能导出氯乙烯本体聚合反应热量,使氯乙烯本体聚合反应,能得到平衡控制的一种热传导装置,特别是一种冷凝液喷射回流装置。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氯乙烯本体聚合冷凝液喷射回流装置,包括有由与聚合反应釜上的冷凝器相连接的氯乙烯冷凝液输出管、与装在聚合反应釜腔体壁上的喷射头相连接的加压氯乙烯冷凝液输出管、高压氮气输入管、低压氮气排出管、以及通过阀门与这些管路相连接的冷凝液注射筒等组件构成,其特征在于冷凝液注射筒是一个竖直装置的筒型密闭容器,其顶部有由阀门控制的高压氮气入口、侧壁上部有由阀门控制的低压氮气排出口、侧壁下部有由阀门控制的氯乙烯冷凝液入口、底部有由阀门控制的加压氯乙烯冷凝液输出口、以及装在冷凝液注射筒腔体内、开口朝上、与筒内侧壁密合、在输入的冷凝液或高压氮气作用下可沿着筒内壁上、下移动的浮杯。附加技术特征是①在冷凝液注射筒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各安装一个液位控制器,以限定筒内液面的上下限位置,其中液面的上限位置应低于低压氮气排出口。②来自冷凝器的冷凝液输出管上的阀门,与控制注射筒高压氮气入口的阀门,为同时一闭一合的联动阀;控制注射筒低压氮气排出口的阀门,与控制注射筒底部的加压氯乙烯冷凝液输出口的阀门,为同时一闭一合的联动阀;即冷凝液输出管上的阀门与低压氮气排出口上的阀门同时开启或关闭,高压氮气入口上的阀门与加压氯乙烯冷凝液输出口上的阀门同时开启或关闭。本技术的优点在于①由于换掉了具有夹层套通冷却水的上螺旋搅拌器,代之普通的无夹层套螺旋搅拌器,因而降低了设备的加工难度,降低了造价;②在聚合反应釜中部、下部或底部,安装了由氯乙烯冷凝液喷射回流装置控制的加压冷凝液喷射头,可以通过脉冲式间断地喷入氯乙烯冷凝液,再通过氯乙烯冷凝液的气化,带走聚合反应产生的聚合热,维持聚合反应体系的热平衡,因而大大简化了氯乙烯本体聚合反应对聚合反应釜的要求,使聚合反应体系内,聚合温度均匀,产品的型号稳定;③本喷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控制准确容易、操作安全可靠、制作成本低等突出优点,便于在现有装置上推广应用。权利要求1.一种氯乙烯本体聚合冷凝液喷射回流装置,包括有由与聚合反应釜(24)上的冷凝器(26)相连接的氯乙烯冷凝液输出管(17)、与装在聚合反应釜(24)腔体壁上的喷射头相连接的加压氯乙烯冷凝液输出管(15)(16)(18)(19)、高压氮气输入管(13)、低压氮气排出管(14)、以及通过阀门与这些管路相连接的冷凝液注射筒(1)等组件构成,其特征在于冷凝液注射筒(1)是一个竖直装置的筒型密闭容器,其顶部有由阀门(8)控制的高压氮气入口(3)、侧壁上部有由阀门(9)控制的低压氮气排出口(4)、侧壁下部有由阀门(7)控制的氯乙烯冷凝液入口(6)、底部有由阀门(10)控制的加压氯乙烯冷凝液输出口(5)、以及装在冷凝液注射筒(1)腔体内、开口朝上、与筒内侧壁密合、在输入的冷凝液或高压氮气作用下可沿着筒内壁上、下移动的浮杯(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乙烯本体聚合冷凝液喷射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冷凝液注射筒(1)的上侧壁和下侧壁各安装一个液位控制器(11)与(12),以限定筒(1)内液面的上、下限位置,其中液面的上限位置应低于低压氮气排出口(4)。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乙烯本体聚合冷凝液喷射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来自冷凝器(26)的冷凝液输出管(17)上的阀门(7),与控制注射筒高压氮气入口(3)的阀门(8),为同时一闭一合的联动阀;控制注射筒低压氮气排出口(4)的阀门(9),与控制注射筒底部的加压氯乙烯冷凝液输出口的阀门(10),为同时一闭一合的联动阀;即阀门(7)与(9)同时开启或关闭,阀门(8)与阀门(10)同时开启或关闭。专利摘要目前氯乙烯本体聚合反应产生的聚合热,采用釜体夹层套内通冷水,上下搅拌器搅拌,特别采用具有通水夹层套叶片的上搅拌器以及冷凝器来换热。其缺点是上搅拌器结构复杂、机械性能要求高、加工制造困难、成本高,所用设备换热效率低,釜内各处温度难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本技术可以满意的解决上述问题,它由注射筒、连接反应釜与注射筒间的各管路组成,包括由冷凝器至注射筒的冷凝液输入管,注射筒至反应釜的加压冷凝液输出管,高压氮气至注射筒的输入管及注射筒至低压氮气槽的气体输出管,特征是注射筒为筒型密闭容器,壳体上设有高压氮气入口,低压氮气排出口、氯乙烯冷凝液入口、加压氯乙烯冷凝液输出口、及装在筒内的可上下浮动的浮杯。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控制准确、换热效率高、釜内温度均匀、稳定、操作安全可靠、成本低等优点。文档编号C08F2/01GK2526320SQ0222144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9日专利技术者罗云, 杨应明, 宋佳河, 文远安, 陈洪, 肖中谊 申请人:宜宾天原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氯乙烯本体聚合冷凝液喷射回流装置,包括有由与聚合反应釜(24)上的冷凝器(26)相连接的氯乙烯冷凝液输出管(17)、与装在聚合反应釜(24)腔体壁上的喷射头相连接的加压氯乙烯冷凝液输出管(15)(16)(18)(19)、高压氮气输入管(13)、低压氮气排出管(14)、以及通过阀门与这些管路相连接的冷凝液注射筒(1)等组件构成,其特征在于:冷凝液注射筒(1)是一个竖直装置的筒型密闭容器,其顶部有由阀门(8)控制的高压氮气入口(3)、侧壁上部有由阀门(9)控制的低压氮气排出口(4)、侧壁下部有由阀门(7)控制的氯乙烯冷凝液入口(6)、底部有由阀门(10)控制的加压氯乙烯冷凝液输出口(5)、以及装在冷凝液注射筒(1)腔体内、开口朝上、与筒内侧壁密合、在输入的冷凝液或高压氮气作用下可沿着筒内壁上、下移动的浮杯(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云杨应明宋佳河文远安陈洪肖中谊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天原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