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聚合方法及其聚合反应器技术

技术编号:156411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流化床聚合方法,采用流化床聚合反应器,它包括反应器上端的扩大段(1)、反应器直筒反应部分(2)、气体分布板(4)和气体混合室(5),反应器直筒反应部分(2)、气体混合室(5)被垂直隔板(3)分为两个空间区域,A区和B区,垂直隔板从位于流化床气室底部延伸至流化床端表面,其特征在于,聚合单体、共聚单体、分子量调节气、惰性气体氮气、冷凝液、催化剂以及助催化剂进入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从反应器顶部排出的部分气体物流(8)由压缩机(9)循环,被换热器(10)冷却到该物流部分冷凝成液体的温度,所得的两相物流部分(8)分别进入到反应器A区和B区中;两相物流以气体-液体混合物的形式循环到反应器中,并且至少其中部分被冷凝的液体从两相流中分离出来,直接引入流化床中;聚合反应在温度为70~130℃,压力为1~10MPa下进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流化床聚合方法及其聚合反应器。气相聚合流化床反应器分区流态化的方法和相应的聚合工艺,即将常规的气相聚合反应器进行分区设计与操作,使得每个流化区域具有不同的反应气氛,以达到减少产品切换时的过渡料、扩大聚合物性能调节的范围、提高开车速度等灵巧生产的目的。该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大型气相法乙烯和丙烯聚合流化床反应器实现灵巧化生产。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催化剂的不断改进,烯烃聚合工艺不断简化。例如,气相法聚合工艺不仅免除了溶剂的精制和回收等处理工序,而且无需脱去聚合物中残留的催化剂,大大降低了设备投资费用和生产的操作费用,成为对环境友好的工艺。但是由于气相法聚合工艺的最大缺陷是传热能力差,反应器体积庞大,造成了装置操作不灵活,难于适应市场对树脂牌号多样性的要求。例如,气相聚合反应器的一次过渡料数倍于反应器藏料量,特别是当切换不同催化剂类型的树脂牌号时,常规的流化床反应器只好停车重来。此外,反应器开车由于包括反应器脱水和种子床脱水,所需时间一般长达数十小时,由此造成的种种不便,导致反应器灵巧性变差。因此,强化气相聚合过程的生产效率,实现设备小型化和生产灵巧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例如,为了强化生产能力,US 4,588,790(1984年UCC提出,现已失效)专利曾披露了循环气体采用冷凝态进料以提高传热效率的方法,即所谓的冷凝工艺,最大时空收率提高了30%~70%。1994年美国EXXON提出了气相法聚乙烯流化床反应器的“超冷凝工艺”专利,使产量提高60%~200%,甚至最高达400%。1994年BP也提出了气相法聚乙烯流化床反应器的高产率技术(WO 94/28032)。然而,仅仅从过程强化、设备小型化入手还不足以解决生产工艺灵巧化的所有问题。例如,超冷凝工艺不能应用于使用常规的Z-N催化剂的气相聚合工艺。此外,越来越多的树脂产品结构需要能够在大型工业装置上实现,典型的例子是,宽分子量分布聚乙烯的生产以及具有多相结构(结晶度)的高抗冲PP共聚物的生产。这些产品除了借助于某些催化剂的作用,还要求反应器具备新的灵巧化生产的功能。因此,研究和专利技术各种灵巧化的反应器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AMOCO提出了卧式搅拌反应器的专利(CN1081683A),利用多层搅拌桨将反应区分为若干部分,改善了催化剂的停留时间分布。但是没有论及反应器的灵巧化生产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气相聚合流化床反应器分区设计和操作的概念,通过减少流化床的动态反应体积,大幅度减少了产品过渡料、缩短了开车时间,同时为拓展产品牌号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这种技术目前还没有公开的文献和专利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化床聚合方法及其聚合反应器。它包括反应器上端的扩大段、反应器直筒反应部分、气体分布板和气体混合室,反应器直筒反应部分、气体混合室被垂直隔板分为两个空间区域,A区和B区,垂直隔板从位于流化床气室底部延伸至流化床端表面,其特征在于,聚合单体、共聚单体、分子量调节气、惰性气体氮气、冷凝液、催化剂以及助催化剂进入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聚合反应,从反应器顶部排出的部分气体物流由压缩机循环,被换热器冷却到该物流部分冷凝成液体的温度,所得的两相物流部分分别进入到反应器A区和B区中;两相物流以气体—液体混合物的形式循环到反应器中,并且至少其中部分被冷凝的液体从两相流中分离出来,直接引入流化床中;聚合反应在温度为70~130℃,压力为1~10MPa下进行。它包括反应器上端的扩大段、反应器直筒反应部分、气体分布板和气体混合室,反应器直筒反应部分、气体混合室被垂直隔板分为两个空间区域,A区和B区,直隔板与气体分布板垂直相交。本专利技术在不增加设备的前提下,将常规的气相聚合反应器进行分区设计与操作,能够改善流化床中催化剂的停留时间分布,提高冷凝态操作的稳定性;能够减少流化床的动态反应体积,缩短开车时间,大幅度减少过渡料;通过对每个流化区域气氛的独立控制,能够扩大聚合物性能调节的范围,拓展产品牌号。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分室设计后,流化床聚合反应器中催化剂的停留时间分布变窄,当冷凝态操作提高产量时,可以有效阻止活性催化剂/聚合物颗粒的流失。2)可以采用较少的种子床树脂(至少为原设计的一半数量)开车,缩短种子床的脱时间,减少高纯氮的消耗量。3)由于可以在牌号切换之前,倒空一半以上的床层树脂的基础上进行牌号的优化切换,因此可以大大缩短牌号切换时间,减少过渡料。4)有些催化剂彼此之间互为毒物,难以实现反应器树脂牌号的连续切换。可以利用流化床双室设计的特点加以解决。5)如果采用分室设计,同时采用双循环回路,就可以在两个聚合区室内形成不同的反应气氛,达到加宽产品分子量分布,扩大产品牌号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流化床结构示意图;图2是单循环回路的流化床流程示意图;图3是停留时间曲线图;图4是双循环回路的流化床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为提供一种气相聚合流化床反应器分区流态化的方法和相应的聚合工艺,目的在于改善流化床中催化剂停留时间分布,减少产品切换时的过渡料,扩大聚合物性能调节的范围,提高开车速度,实现流化床聚合的灵巧生产。其特征在于,反应器的反应区被垂直隔板分为两个空间区域,该垂直隔板从位于流化床气室底部延伸至端表面。在流化床反应器中,每个反应区有独立的气体进口、气室、分布板、流化床层、床面、催化剂和气体进料口、出料口等;流化气氛相应分为两个流股独立控制调节,使得催化剂在两种以上的反应气氛下进行聚合,流出每个区域的气体混合后循环返回反应器;聚合物颗粒可以通过隔板在各流化空间中流动。其中,每个独立的气体进料口设有流率和浓度的调节控制系统,共聚单体通过冷凝装置部分冷凝后以一定的比例通过各自的进气管线和新鲜的共聚单体一起进入各反应区;分子量调节剂氢气也通过各自的进气管线和新鲜的氢气一起以预定的浓度进入各反应区。本专利技术中,垂直隔板可以为平板、曲面、折叠板、圆筒和它们的复合。垂直隔板的位置在0.25~0.75倍的流化床直径之间波动。流化颗粒可以根据各自料位的高低,辅之以各区进气流速的调节,反应器内固体颗粒以溢流形式从一个反应区流向另一个反应区,继而出料。第一区中的独立出料口为停车出料时备用。每个流化区间的气体进口方向可以水平、垂直向上或向下,或其它任意角度;每个流化区间的分布板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有所区别。由于进口气流是独立的,通过每个流化空间的反应气体含有不同的氢气浓度、共聚单体浓度或冷凝介质浓度。催化剂颗粒在经历了不同的反应气氛之后,能够拓展聚合物的性能,包括聚合得到的树脂具有双峰的性能。同时,由于各反应区的气体流量不同,必然会导致各反应区的固体颗粒有不同的停留时间分布,这也有利于生产双峰树脂。在常规的高效Z-N催化剂或茂金属催化体系中,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操作,可以得到各种牌号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以及聚丙烯树脂。按照本专利技术,流化床采用分区结构,催化剂A区进料,B区出料,改善了催化剂的停留时间分布,停留时间曲线如图3所示。有效防止了相当部分高活性颗粒流出反应器,降低了产物的灰份,同时避免了对后续工艺设备可能造成的影响。模拟计算显示当STY扩大4倍时,产品树脂的催化剂灰份与常规反应器相比,下降75%。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永荣陈纪忠王靖岱胡晓萍武锦涛吴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