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岔轨枕窜动器,涉及轨道养护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液压推进装置和顶铁,顶铁包括第一顶接部,第一顶接部的横截面形状与钢轨横截面一侧凹陷处相匹配,液压推进装置顶接在第一顶接部背对的一侧,通过设置顶铁,使顶铁与钢轨的轨腰完全密贴,起到固定作用,不易发生滑动及错偏,不易损伤钢轨,使用时将顶铁卡在轨腰处,通过液压推进装置推动顶铁使钢轨与轨枕相对移动,进而达到调整轨距和支距的效果,操作方便,效率高。
Switch for sleeper and sleep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urnout sleeper shift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ck maintenance equipment, including hydraulic propulsion device and a roof top iron iron, including the first top division, the first top part and the shape of cross section of the rail cross section side recess match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of the top mounted hydraulic drive is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the top part, by setting the top iron, iron and the top rail waist completely close, play a fixed role, not easy to slide and the wrong side, no damage to the rail, will use the top card on the waist, push the iron rail and sleeper relative movement by the hydraulic propulsion device, so as to adjust the gauge and offset effect,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岔轨枕窜动器
本技术涉及轨道养护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道岔轨枕窜动器。
技术介绍
列车在钢轨上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横向力的存在,会导致道岔轨距、支距等尺寸出现偏差,需要对道岔轨距调整维护。调整轨距时,需先使用轨距拉杆将钢轨轨距调整至标准轨距,调整好轨距后经常出现垫板一侧扣件离缝,无法卡住轨底,另一侧缝隙很小,调整块无法安装的现象,此时需要窜动轨枕来平衡两侧的间距,满足改道要求。传统作业流程是:拆卸被窜动轨枕上的全部零部件,清理轨枕窜动方向一侧枕头道碴至枕底深度,用两台液压起拨道器抬起钢轨,使钢轨离开轨枕,减少窜动时钢轨的压力,利用撬棍拨动轨枕。操作时需要工具较多,程序繁琐而且费时费力,作业效率很低。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液压轨距调整器,其通过千斤顶驱动顶头,顶头顶靠在轨腰上带动钢轨相对轨枕移动,操作工程中,顶头容易发生竖直方向或者水平方向的滑动、错偏,有时需要用手扶着才能工作,操作很不方便,发生滑动、错偏后还可能磕碰、损伤钢轨的轨腰,危及轨道运输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道岔轨枕窜动器,其与钢轨顶接可靠,不易损伤钢轨,而且操作方便,效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岔轨枕窜动器,其包括液压推进装置和顶铁,所述顶铁包括第一顶接部,所述第一顶接部的横截面形状与钢轨横截面一侧凹陷处相匹配,所述液压推进装置顶接在所述第一顶接部背对的一侧。优选地,所述道岔轨枕窜动器还包括横杆,所述顶铁至少为两个,所述液压推进装置顶接在所述横杆的中部,所述横杆水平布置并与所述液压推进装置推进方向垂直,所述顶铁固定在所述横杆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顶铁与横杆端部转动连接,所述顶铁还包括第二顶接部,所述第二顶接部的横截面形状与另一种钢轨的横截面一侧凹陷处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接部和所述第二顶接部与轨腰相对处设有开口槽。优选地,所述道岔轨枕窜动器还包括支撑座、第一螺杆、连接套筒、第二螺杆和连接块,所述支撑座与液压推进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一螺杆长度方向与液压推进装置的推进方向一致,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横杆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横杆方向垂直,所述连接套筒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所述连接套筒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相匹配的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筒外部设有提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螺纹旋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和所述液压推进装置之间设有绝缘层。进一步地,所述道岔轨枕窜动器还包括加长杆,所述加长杆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杆相同的外螺纹,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杆相匹配的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加长杆长度为40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顶铁,使顶铁与钢轨的轨腰完全密贴,起到固定作用,不易发生滑动及错偏,不易损伤钢轨,使用时将顶铁卡在轨腰处,通过液压推进装置推动顶铁使钢轨与轨枕相对移动,进而达到调整轨距和支距的效果,操作方便,效率高。通过加装400mm长的加长杆,达到增大调整范围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加长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液压推进装置;2、绝缘层;3、支撑座;31、加强筋;4、第一螺杆;5、连接套筒;6、第二螺杆;7、顶铁;71、第一顶接部;72、第二顶接部;73、开口槽;8、连接块;9、横杆;10、提手;11、加长杆;12、待调整钢轨;13、固定钢轨;14、垫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道岔轨枕窜动器的一个实施例,一种道岔轨枕窜动器,其包括液压推进装置1和顶铁7,顶铁7包括第一顶接部71,第一顶接部71的横截面形状与钢轨横截面一侧凹陷处相匹配,液压推进装置1顶接在第一顶接部71背对的一侧。液压推进装置1可以是液压千斤顶、柱塞缸或者其他带有顶举头的液压油缸,液压推进装置1一侧顶接在顶铁7上背对第一顶接部71的一侧,另一侧顶接在垫板14上,第一顶接部71顶接在待调整钢轨12一侧凹陷处,由于第一顶接部71的横截面形状与钢轨横截面一侧的凹陷处相匹配,第一顶接部71可以与钢轨侧面完全贴合,使第一顶接部71牢固、可靠地卡接在钢轨的侧面,在液压驱动装置推动顶铁7移动时,第一顶接部71便不易与钢轨发生滑动及错偏,从而可以方便待调整钢轨12的调整操作,提高操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及效率,也避免了对钢轨造成损伤的可能。需要说明的是,液压推进装置1与顶铁7可以是连接在一起的,如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是分开的。优选地,液压推进装置1设有泄压阀,方便在完成作业后拆卸设备。如图3和图4所示,道岔轨枕窜动器还包括横杆9,顶铁7至少为两个,液压推进装置1顶接在横杆9的中部,横杆9水平布置并与液压推进装置1推进方向垂直,顶铁7固定在横杆9的两端。通过设置横杆9,将顶铁7设置为至少两个,固定在横杆9的两端,会使顶接在轨腰上的第一顶接部71变为至少两个,增加了接触的面积,卡接更加可靠,而且第一顶接部71分布在横杆9的两端,有一定的跨度,这样液压推进装置1顶接在横杆9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推动顶铁7时更加平稳、可靠,不易发生滑动。如图3和图4所示,顶铁7与横杆9端部转动连接,顶铁7还包括第二顶接部72,第二顶接部72的横截面形状与另一种钢轨的横截面一侧凹陷处相匹配。第二顶接部72与另一种钢轨的横截面一侧凹陷处相匹配,将顶铁7与横杆9端部设定为转动连接,可以通过旋转顶铁7使第一顶接部71或者第二顶接部72顶接在不同规格的钢轨上,即可以使顶铁7适应两种不同规格钢轨的侧面,从而可以调节不同规格的钢轨轨距。顶铁7与横杆9端部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孔轴套合或者棘轮式的连接,优选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在连接位置的径向和轴向都有一定的连接强度,加工也比较方便,在作业时为了防止顶铁7与横杆9相对转动,还可以在横杆9端部为顶铁7设置防松螺母。同一线路上经常会分布有不同规格的钢轨,在顶铁7上设置第一顶接部71和第二顶接部72可以使顶铁7能够调整不同规格钢轨的轨距,应当理解,还可以在顶铁7上设置更多的不同规格的顶接部,如三个或者四个,使其可以顶接不同规格的钢轨,增强实用性,一物多用,节约一定的成本。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顶接部71和第二顶接部72与轨腰相对处设有开口槽73。通过在第一顶接部71和第二顶接部72上与钢轨轨腰相对的位置处设置开口槽73,可以节约材料及成本,此外,有的钢轨轨腰侧面可能存在形状误差,这样第一顶接部71或者第二顶接部72与其连接时便不能很好的贴合,通过设置与轨腰相对的开口槽73,在轨腰侧面存在形状误差时,第一顶接部71和第二顶接部72仍能可靠地顶接在钢轨的侧面。开口槽的截面形状优选为矩形,矩形加工方便,当然,还可以选择三角形、半圆形等形状。如图3和图4所示,道岔轨枕窜动器还包括支撑座3、第一螺杆4、连接套筒5、第二螺杆6和连接块8,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道岔轨枕窜动器,其包括液压推进装置(1)和顶铁(7),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铁(7)包括第一顶接部(71),所述第一顶接部(71)的横截面形状与钢轨横截面一侧凹陷处相匹配,所述液压推进装置(1)顶接在所述第一顶接部(71)背对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岔轨枕窜动器,其包括液压推进装置(1)和顶铁(7),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铁(7)包括第一顶接部(71),所述第一顶接部(71)的横截面形状与钢轨横截面一侧凹陷处相匹配,所述液压推进装置(1)顶接在所述第一顶接部(71)背对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轨枕窜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杆(9),所述顶铁(7)至少为两个,所述液压推进装置(1)顶接在所述横杆(9)的中部,所述横杆(9)水平布置并与所述液压推进装置(1)推进方向垂直,所述顶铁(7)固定在所述横杆(9)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岔轨枕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铁(7)与横杆(9)端部转动连接,所述顶铁(7)还包括第二顶接部(72),所述第二顶接部(72)的横截面形状与另一种钢轨的横截面一侧凹陷处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岔轨枕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接部(71)和所述第二顶接部(72)与轨腰相对处设有开口槽(73)。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道岔轨枕窜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座(3)、第一螺杆(4)、连接套筒(5)、第二螺杆(6)和连接块(8),所述支撑座(3)与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瑞,郭金,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