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乙烯聚合催化剂领域常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生产聚乙烯需要进行后处理以除去催化剂灰分,并且钛的使用效率不高,每克钛只能生产不到九百克的聚乙烯。此后,出现了高效催化剂研究,使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得到了新的发展,七十年代初开始工业化,给乙烯低压聚合工艺带来了巨大变革,大大地降低了聚乙烯生产成本和生产投资。在工艺上,可省去聚合物后处理工序,简化工艺流程;可灵活调节聚合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侧链分支等;可提高聚合物的表观密度、颗粒均匀度。高效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选制超高活性的载体;②选制多配位基的主催化剂;③选制具有较高活性的特殊有机铝化合物。高效主催化剂的制法主要有共研磨法、研磨浸渍法和化学反应法三种。前两种方法制得的催化剂存在颗粒形态不好、粒径分布宽等缺点;而化学反应法制得的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可以改善聚合物的颗粒形态和提高表观密度,并有许多专利。该法是将固体镁化合物如二氯化镁先溶于某些溶剂中,形成氯化镁均匀溶液,再在四氯化钛存在下析出固体沉淀物,此沉淀物就是一种含钛固体催化剂。制备中所使用的溶剂可选择醚类、醇类、羧酸类、酯类等给电子体化合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乙烯聚合或共聚合的齐格勒-纳塔型非均相催化剂组合物,它是由含有镁、钛、氯、磷、烷氧基的主催化剂组分A和烷基铝化合物助催化剂组分B组成,其特征在于: (1)组分A的制法是在20~100℃温度下,将固体二氯化镁溶于液态有机磷酸酯和醇类的混合物中,形成氯化镁透明均匀溶液,再在助析出剂有机羧酸酐存在下,将此溶液滴加到温度为-30~25℃的钛化合物溶液中,并将此混合液升温到50~120℃,随之,固体物从混合液中析出,固体悬浮液经过滤、洗涤,得到了浅棕黄色的固体粉末即含钛主催化剂组分A,经测试、计算得出,主催化剂中钛含量为6~7%(重),催化剂比表面积为150~250米↑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南,徐一冰,范桂荣,周淑英,俞金凤,关培添,
申请(专利权)人:化学工业部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