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及增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47819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7 00:21
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及增压方法,包括增压泵,增压泵的一端与气控阀气路连通,该气控阀由手动开关阀控制开闭,气控阀与手动开关阀均与气缸伸出用管路气路连通,该气缸伸出用管路与外接的电磁阀气路连通;增压泵的另一端与调压阀气路连通,增压泵增压过的气体经过该调压阀进入与其气路连通的气缸伸出端;增压泵与调压阀之间的气路上设置有一单向阀,该单向阀与气缸伸出用管路气路连通;增压泵的另一端还与一快速排气阀气路连通,该快速排气阀的一端与气缸缩回用管路气路连通,而快速排气阀的另一端则与气缸缩回端气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单独气缸进行增压时,只需将本装置连接在气缸与电磁阀之间的气路上即可,高效、快捷且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及增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增压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机床供气的单气缸的增压模块及与其配套的增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设置在厂房内加工机械零部件的机床大部分都是采用阀岛集中供气,所谓的阀岛集中供气是指对电磁阀的传统供电控制方式改变成符合某个协议的串行传输数据控制的电源分配型。气源供气方式及电磁阀的工作方式等都没改变。即控制方式改变而气源不变。阀岛集中供气通常会把进气口和排气口集成在一个口上,工作口单独引出的若干个阀组成的,有的把电气也集成在一起,采取总线控制,而有的电气还是传统接线,而工厂厂房普遍使用压力为2~6bar或4~6bar的气压,当有气缸需要更大的气压时,现有技术下通常的做法为增加阀岛的增压泵或者电磁阀,或者更改电路气路以及电气控制程序,但是这种方法有缺点,即现在机床使用阀岛集中供气,如果将增压泵加在机床进气口处,会导致机床整体气压变大,如果将增压泵单独加至所需气缸前端则会导致气缸动作不流畅,该现象主要是当气缸缩回时,由于增压泵内有大量未卸荷的压缩空气导致气缸无法缩回。综上所述,现需要一种新型的独立的增压装置及增压方法,使得气压调整范围扩大,且在单气缸需要增压时,可快速连接达到气缸增压的目的,而且该装置应具有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使用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下增压手段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及增压方法,其具体结构特征及方法如下所述: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包括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泵的一端与气控阀气路连通,该气控阀由一手动开关阀控制开闭,气控阀与手动开关阀均与气缸伸出用管路气路连通,该气缸伸出用管路与外接的电磁阀气路连通;所述的增压泵的另一端与调压阀气路连通,增压泵增压过的气体经过该调压阀进入与其气路连通的气缸伸出端;所述的增压泵与调压阀之间的气路上设置有一单向阀,该单向阀与气缸伸出用管路气路连通;所述的增压泵的另一端还与一快速排气阀气路连通,该快速排气阀的一端与气缸缩回用管路气路连通,而快速排气阀的另一端则与气缸缩回端气路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的气路走向为压缩空气从气缸伸出用管路经过单向阀,再经过调压阀,最后进入与调压阀其气路连通的气缸伸出端。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其各种工序如下:1)气缸增压伸出工序-将手动开关阀打开,当外接的电磁阀输入压缩空气时,一路压缩空气由气缸伸出用管路通至手动开关阀,手动开关阀控制气控阀打开,另一路的压缩空气则通过打开的气控阀进入增压泵,增压泵增压过的气体经过该调压阀进入与其气路连通的气缸伸出端,最后进入气缸,完成气缸的伸出动作;2)气缸缩回工序-需要气缸缩回时,一路压缩空气由气缸缩回用管路进入并打开快速排气阀,快速排气阀将与其气路连通的增压泵内的高压压缩空气排放掉,另一路压缩空气则通过气缸缩回端进入气缸,完成气缸的缩回动作;3)关闭增压功能下的气缸普通伸出工序-将手动开关阀关闭,压缩空气从气缸伸出用管路经过单向阀,再经过调压阀,最后进入与调压阀其气路连通的气缸伸出端,完成气缸的普通伸出动作;4)关闭增压功能下的气缸普通缩回工序-一路压缩空气由气缸缩回用管路进入并打开快速排气阀,快速排气阀将与其气路连通的增压泵内的高压压缩空气排放掉,另一路压缩空气则通过气缸缩回端进入气缸,完成气缸的缩回动作。气缸缩回工序中的压缩空气的气路并不经过增压泵,故手动开关阀是否打开并不影响工序。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及增压方法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及增压方法,是一个独立的装置,其气压可调整范围扩大为2~10bar,当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特殊需求,需要对单独气缸进行增压时,只需要将本装置连接在气缸与电磁阀之间的气路上即可;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及增压方法,占用空间小且配备了手动开关阀,不需要增压时将此开关关闭即可,无须拆卸本装置,使其具有高效、快捷、实用的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及增压方法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增压泵,2-气控阀,3-手动开关阀,4-调压阀,5-单向阀,6-快速排气阀,A-气缸伸出用管路,B-气缸伸出端,C-气缸缩回用管路,D-气缸缩回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及增压方法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包括增压泵1,增压泵的一端与气控阀2气路连通,该气控阀由一手动开关阀3控制开闭,气控阀与手动开关阀均与气缸伸出用管路A气路连通,该气缸伸出用管路与外接的电磁阀气路连通;所述的增压泵1的另一端与调压阀4气路连通,增压泵增压过的气体经过该调压阀进入与其气路连通的气缸伸出端B;所述的增压泵1与调压阀4之间的气路上设置有一单向阀5,该单向阀与气缸伸出用管路A气路连通;所述的增压泵1的另一端还与一快速排气阀6气路连通,该快速排气阀的一端与气缸缩回用管路C气路连通,而快速排气阀的另一端则与气缸缩回端D气路连通。单向阀5的气路走向为压缩空气从气缸伸出用管路A经过单向阀,再经过调压阀4,最后进入与调压阀其气路连通的气缸伸出端B。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其各种工序如下:1)气缸增压伸出工序-将手动开关阀3打开,当外接的电磁阀输入压缩空气时,一路压缩空气由气缸伸出用管路A通至手动开关阀,手动开关阀控制气控阀2打开,另一路的压缩空气则通过打开的气控阀进入增压泵1,增压泵增压过的气体经过该调压阀4进入与其气路连通的气缸伸出端B,最后进入气缸,完成气缸的伸出动作;2)气缸缩回工序-需要气缸缩回时,一路压缩空气由气缸缩回用管路C进入并打开快速排气阀6,快速排气阀将与其气路连通的增压泵1内的高压压缩空气排放掉,另一路压缩空气则通过气缸缩回端D进入气缸,完成气缸的缩回动作;3)关闭增压功能下的气缸普通伸出工序-将手动开关阀3关闭,压缩空气从气缸伸出用管路A经过单向阀5,再经过调压阀4,最后进入与调压阀其气路连通的气缸伸出端B,完成气缸的普通伸出动作;4)关闭增压功能下的气缸普通缩回工序-一路压缩空气由气缸缩回用管路C进入并打开快速排气阀6,快速排气阀将与其气路连通的增压泵1内的高压压缩空气排放掉,另一路压缩空气则通过气缸缩回端D进入气缸,完成气缸的缩回动作。气缸缩回工序中的压缩空气的气路并不经过增压泵,故手动开关阀是否打开并不影响工序。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及增压方法,是一个独立的装置,其气压可调整范围扩大为2~10bar,当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特殊需求,需要对单独气缸进行增压时,只需要将本装置连接在气缸与电磁阀之间的气路上即可;且本专利技术占用空间小且配备了手动开关阀,不需要增压时将此开关关闭即可,无须拆卸本装置,使其具有高效、快捷、实用的特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及增压方法适用于各种单气缸的气体增压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及增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包括增压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泵(1)的一端与气控阀(2)气路连通,该气控阀由一手动开关阀(3)控制开闭,气控阀与手动开关阀均与气缸伸出用管路(A)气路连通,该气缸伸出用管路与外接的电磁阀气路连通;所述的增压泵(1)的另一端与调压阀(4)气路连通,增压泵增压过的气体经过该调压阀进入与其气路连通的气缸伸出端(B);所述的增压泵(1)与调压阀(4)之间的气路上设置有一单向阀(5),该单向阀与气缸伸出用管路(A)气路连通;所述的增压泵(1)的另一端还与一快速排气阀(6)气路连通,该快速排气阀的一端与气缸缩回用管路(C)气路连通,而快速排气阀的另一端则与气缸缩回端(D)气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包括增压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泵(1)的一端与气控阀(2)气路连通,该气控阀由一手动开关阀(3)控制开闭,气控阀与手动开关阀均与气缸伸出用管路(A)气路连通,该气缸伸出用管路与外接的电磁阀气路连通;所述的增压泵(1)的另一端与调压阀(4)气路连通,增压泵增压过的气体经过该调压阀进入与其气路连通的气缸伸出端(B);所述的增压泵(1)与调压阀(4)之间的气路上设置有一单向阀(5),该单向阀与气缸伸出用管路(A)气路连通;所述的增压泵(1)的另一端还与一快速排气阀(6)气路连通,该快速排气阀的一端与气缸缩回用管路(C)气路连通,而快速排气阀的另一端则与气缸缩回端(D)气路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5)的气路走向为压缩空气从气缸伸出用管路(A)经过单向阀,再经过调压阀(4),最后进入与调压阀其气路连通的气缸伸出端(B)。3.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方法,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一种单气缸用增压模块,其各种工序如下:1)气缸增压伸出工序-将手动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浩然杨文杰车绍辉徐炜林克岳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华域转向系统烟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