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供油量内燃机主轴承及连杆大头轴承滚动化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3240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6:14
一种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可变供油量的内燃机主轴承及连杆大头轴承滚动化润滑系统,包括曲轴、连杆、发动机机体、滑动轴承、滚动轴承、曲轴内部主油道、曲轴内部分油道、堵头,内燃机机体上供油口处的润滑油通过曲轴内部主油道向曲轴内部分油道供油,通过安装堵头来控制润滑油流向,从而使润滑油通过带油孔的堵头上的油孔进入连杆大头部位,形成压力润滑。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内燃机主轴承及连杆大头轴承滚动化润滑,解决了采用滚动轴承来代替滑动轴承时,内燃机主轴承及连杆大头轴承容易泄油,不能形成有效的油压,进而使得采用滚动轴承的连杆大头轴承润滑失效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内燃机润滑系统的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供油量的内燃机主轴承及连杆大头轴承滚动化润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内燃机
的润滑系统,特别是针对在曲轴主轴承和连杆大头轴承处采用滚动轴承的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要求越来越高。在排量一定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除了提供更多的燃料进行燃烧以外,通过减小内燃机内部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力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发动机的主要的轴承部位,包括主轴承、连杆大头轴承、凸轮轴轴承,这些部位传统上均采用滑动轴承。而,滚动摩擦在一般情况下比滑动摩擦的阻力低一个数量级左右。因此,在主轴承、连杆大头轴承和凸轮轴轴承部位采用滚动轴承,来代替滑动轴承,将会显著降低发动机的机械损失。采用滚动轴承来代替滑动轴承需要考虑润滑油的供给。不同于滑动轴承,滚动轴承容易泄油,不能形成有效的油压,很难传递润滑油。特别的,连杆大头轴承部位的润滑油是由曲轴主轴承部位提供的。当曲轴主轴承和连杆大头轴承处采用滚动轴承来代替滑动轴承时,由于滚动轴承处的泄油,滚动化后的连杆大头轴承部位将得不到有效的润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变供油量的内燃机主轴承及连杆大头轴承滚动化润滑系统,能够较好的解决连杆大头轴承处的润滑油供给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曲轴、连杆、主轴承处滑动轴承、发动机机体、主轴承处滚动轴承、连杆大头处滚动轴承、曲轴内部主油道、曲轴内部第一分油道、曲轴内部第二分油道、曲轴内部第三分油道、曲轴内部第四分油道、曲轴内部第五分油道、曲轴内部第六分油道、曲轴内部第七分油道、曲轴内部第八分油道、第一无孔堵头、第二无孔堵头、第三无孔堵头、第四无孔堵头、第一有孔堵头、第二有孔堵头、第三有孔堵头、第四有孔堵头,曲轴布置在曲轴箱内,连杆的小头与活塞相连接,曲轴的第三轴颈采用通过主轴承处滑动轴承与发动机机体相连接,其他四个轴颈均通过主轴承处滚动轴承与发动机机体相连接;连杆的大头通过连杆大头处滚动轴承与曲轴相连接,曲轴内部主油道布置在曲轴的第三轴颈处,曲轴内部主油道的进油口与发动机机体上的供油口相连接,曲轴内部的八个分油道均布置在曲轴内;曲轴内部第一分油道、曲轴内部第八分油道、曲轴内部第七分油道、曲轴内部第六分油道分别布置在曲轴的连杆大头连接处,并通过其他分油道与曲轴内部主油道相连通;第一有孔堵头、第二有孔堵头、第三有孔堵头、第四有孔堵头分别布置在第一分油道、曲轴内部第八分油道、曲轴内部第七分油道、曲轴内部第六分油道的出油口处,第一无孔堵头、第二无孔堵头、第三无孔堵头、第四无孔堵头分别把曲轴内部第三分油道、曲轴内部第二分油道、曲轴内部第五分油道、曲轴内部第四分油道的一端封堵住。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无孔堵头和有孔堵头与曲轴内部分油道均采用螺纹连接,曲轴内部第二分油道、曲轴内部第三分油道垂直交叉布置,曲轴内部第四分油道、曲轴内部第五分油道垂直交叉布置。更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有孔堵头、第二有孔堵头、第三有孔堵头、第四有孔堵头的油孔大小均可以调整。在本专利技术中,曲轴的五个主轴承中,最中间保留一个滑动轴承,其余替换成滚动轴承。一方面,曲轴主轴承处滚动轴承通过发动机机体上的供油口进行润滑;另一方面,发动机机体上供油口处的润滑油经过曲轴主轴承处滑动轴承上的油道,流入曲轴内部主油道向曲轴内部分油道供油。通过安装无孔堵头和带孔堵头来控制润滑油流向,从而使润滑油通过堵头上的油孔进入连杆大头部位,形成压力润滑,进而完成对连杆大头处滚动轴承的润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可变供油量的主轴承及连杆大头轴承的滚动化润滑方法及方案,可以使连杆大头轴承处形成可靠的压力润滑;并且,通过对带油孔的堵头上油孔孔径大小的调整,可以改变供油量,改善连杆大头轴承的润滑。本专利技术即可以应用于柴油机,也可以应用于汽油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曲轴的剖面图;其中:1、曲轴,2、主轴承处滚动轴承,3、连杆,4、主轴承处滑动轴承,5、连杆大头处滚动轴承,6、发动机机体,7、曲轴内部第一分油道,8、第一有孔堵头,9、曲轴内部第二分油道,10、曲轴内部第三分油道,11、曲轴内部主油道,12、曲轴内部第四分油道,13、曲轴内部第五分油道,14、第四有孔堵头,15、曲轴内部第六分油道,16、第四无孔堵头,17、曲轴内部第七分油道,18、第三有孔堵头,19、第三无孔堵头,20、第二无孔堵头,21、曲轴内部第八分油道,22、第二有孔堵头,23、第一无孔堵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曲轴1、主轴承处滚动轴承2、连杆3、主轴承处滑动轴承4、连杆大头处滚动轴承5、发动机机体6、曲轴内部第一分油道7、第一有孔堵头8、曲轴内部第二分油道9、曲轴内部第三分油道10、曲轴内部主油道11、曲轴内部第四分油道12、曲轴内部第五分油道13、第四有孔堵头14、曲轴内部第六分油道15、第四无孔堵头16、曲轴内部第七分油道17、第三有孔堵头18、第三无孔堵头19、第二无孔堵头20、曲轴内部第八分油道21、第二有孔堵头22、第一无孔堵头23,曲轴1布置在曲轴箱内,连杆3的小头与活塞相连接,曲轴1的第三轴颈采用通过主轴承处滑动轴承4与发动机机体6相连接,其他四个轴颈均通过主轴承处滚动轴承2与发动机机体6相连接;连杆3的大头通过连杆大头处滚动轴承5与曲轴1相连接,曲轴内部主油道11布置在曲轴1的第三轴颈处,曲轴内部主油道11的进油口与发动机机体6上的供油口相连接,曲轴内部的八个分油道均布置在曲轴内;曲轴内部第一分油道7、曲轴内部第八分油道21、曲轴内部第七分油道17、曲轴内部第六分油道15分别布置在曲轴1的连杆大头连接处,并通过其他分油道与曲轴内部主油道11相连通;第一有孔堵头8、第二有孔堵头22、第三有孔堵头18、第四有孔堵头14分别布置在第一分油道7、曲轴内部第八分油道21、曲轴内部第七分油道17、曲轴内部第六分油道15的出油口处,第一无孔堵头23、第二无孔堵头20、第三无孔堵头19、第四无孔堵头16分别把曲轴内部第三分油道10、曲轴内部第二分油道9、曲轴内部第五分油道13、曲轴内部第四分油道12的一端封堵住;所有无孔堵头和有孔堵头与曲轴内部分油道均采用螺纹连接,曲轴内部第二分油道9、曲轴内部第三分油道10垂直交叉布置,曲轴内部第四分油道12、曲轴内部第五分油道13垂直交叉布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说明的,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例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代替,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过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专利技术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4/201710031588.html" title="可变供油量内燃机主轴承及连杆大头轴承滚动化润滑系统原文来自X技术">可变供油量内燃机主轴承及连杆大头轴承滚动化润滑系统</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供油量的内燃机主轴承及连杆大头轴承滚动化润滑系统,包括曲轴(1)、连杆(3)、主轴承处滑动轴承(4)、发动机机体(6),曲轴(1)布置在曲轴箱内,连杆(3)的小头与活塞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轴承处滚动轴承(2)、连杆大头处滚动轴承(5)、曲轴内部主油道(11)、曲轴内部第一分油道(7)、曲轴内部第二分油道(9)、曲轴内部第三分油道(10)、曲轴内部第四分油道(12)、曲轴内部第五分油道(13)、曲轴内部第六分油道(15)、曲轴内部第七分油道(17)、曲轴内部第八分油道(21)、第一无孔堵头(23)、第二无孔堵头(20)、第三无孔堵头(19)、第四无孔堵头(16)、第一有孔堵头(8)、第二有孔堵头(22)、第三有孔堵头(18)、第四有孔堵头(14),曲轴(1)的第三轴颈采用通过主轴承处滑动轴承(4)与发动机机体(6)相连接,其他四个轴颈均通过主轴承处滚动轴承(2)与发动机机体(6)相连接;连杆(3)的大头通过连杆大头处滚动轴承(5)与曲轴(1)相连接,曲轴内部主油道(11)布置在曲轴(1)的第三轴颈处,曲轴内部主油道(11)的进油口与发动机机体(6)上的供油口相连接,曲轴内部的八个分油道均布置在曲轴内;曲轴内部第一分油道(7)、曲轴内部第八分油道(21)、曲轴内部第七分油道(17)、曲轴内部第六分油道(15)分别布置在曲轴(1)的连杆大头连接处,并通过其他分油道与曲轴内部主油道(11)相连通;第一有孔堵头(8)、第二有孔堵头(22)、第三有孔堵头(18)、第四有孔堵头(14)分别布置在第一分油道(7)、曲轴内部第八分油道(21)、曲轴内部第七分油道(17)、曲轴内部第六分油道(15)的出油口处,第一无孔堵头(23)、第二无孔堵头(20)、第三无孔堵头(19)、第四无孔堵头(16)分别把曲轴内部第三分油道(10)、曲轴内部第二分油道(9)、曲轴内部第五分油道(13)、曲轴内部第四分油道(12)的一端封堵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供油量的内燃机主轴承及连杆大头轴承滚动化润滑系统,包括曲轴(1)、连杆(3)、主轴承处滑动轴承(4)、发动机机体(6),曲轴(1)布置在曲轴箱内,连杆(3)的小头与活塞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轴承处滚动轴承(2)、连杆大头处滚动轴承(5)、曲轴内部主油道(11)、曲轴内部第一分油道(7)、曲轴内部第二分油道(9)、曲轴内部第三分油道(10)、曲轴内部第四分油道(12)、曲轴内部第五分油道(13)、曲轴内部第六分油道(15)、曲轴内部第七分油道(17)、曲轴内部第八分油道(21)、第一无孔堵头(23)、第二无孔堵头(20)、第三无孔堵头(19)、第四无孔堵头(16)、第一有孔堵头(8)、第二有孔堵头(22)、第三有孔堵头(18)、第四有孔堵头(14),曲轴(1)的第三轴颈采用通过主轴承处滑动轴承(4)与发动机机体(6)相连接,其他四个轴颈均通过主轴承处滚动轴承(2)与发动机机体(6)相连接;连杆(3)的大头通过连杆大头处滚动轴承(5)与曲轴(1)相连接,曲轴内部主油道(11)布置在曲轴(1)的第三轴颈处,曲轴内部主油道(11)的进油口与发动机机体(6)上的供油口相连接,曲轴内部的八个分油道均布置在曲轴内;曲轴内部第一分油道(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慧顾春兴李鹏李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