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生物发光的青枯雷尔氏菌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生物发光的青枯雷尔氏菌。
技术介绍
1896年Smith首次对植株青枯病病原菌的形态学和分类学特性进行了描述,并将青枯病病原菌命名为Bacteriumsolanacearum。1995年Yabuucgi等通过深入研究,依据表型特征、细胞脂类、脂肪酸组成、rRNA-DNA同源性和16SrRNA序列分析结果,将青枯病病原菌重新命名为Ralstoniasolanacearum。在第三届青枯病国际会议上,为便于描述青枯菌种以下的差异,Fegan和Prior共同提出了演化型分类框架,即基于保守的egl、mutS、hrpBh或ITS单基因序列多态性,将植物青枯病病原菌划分为与地理来源密切相关的四个演化型—演化型Ⅰ、演化型Ⅱ、演化型Ⅲ和演化型Ⅳ,其中演化型Ⅰ包括所有来自亚洲的生化变种,演化型Ⅱ包括分离自美洲的生化变种,演化型Ⅲ包括分离自非洲的生化变种,演化型Ⅳ包括分离自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的生化变种。辣椒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细菌性病害,该病害是一种典 ...
【技术保护点】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Rs‑BL#7,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637。
【技术特征摘要】
1.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Rs-BL#7,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3637。2.一种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Rs-BL#7CGMCCNo.1363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权利要求1所述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Rs-BL#7CGMCCNo.13637接种至细菌培养基并进行培养,获得的菌液即为菌剂。4.权利要求2或3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权利要求1所述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Rs-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秀兰,杜和山,陈斌,耿三省,张晓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