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共聚石油树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187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C↓[9]改性C↓[5]石油树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C↓[5]为主原料,以C↓[9]为改性原料,在C↓[5]活性馏分中加入C↓[9]活性馏分,制备C↓[9]改性C↓[5]石油树脂,以AlCl↓[3]为催化剂共聚C↓[5]、C↓[9]石油树脂兼有C↓[5]石油树脂和C↓[9]石油树脂的特性,将两者共聚可利用各自的优点弥补各自的不足,所制备的树脂色相<10,溴值<30,酸值<1,软化点在100-130℃之间,活性组分转化率高达80-90%,平均分子量达到1000以上,可广泛应用于油漆、路标漆及印刷油墨中。(*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树脂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C5、C9共聚石油树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油树脂本来是为代替松脂及其衍生物而开发的。但一经问世,发展很快。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已具有相当的生产水平和产量。尤其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石油树脂产品规格多,生产装置规模很大。如日本有九家公司生产石油树脂,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年。美国的埃克森、赫格里斯、固特异;法国的CdF公司;英国的ICI公司等世界上主要的几家石油化工公司也都有石油树脂生产装置。我国台湾和南朝鲜等地也生产C9石油树脂。我国研究和生产石油树脂的单位及厂家不少,但生产规模小,产量不高,品种数量也远远低于国外某些发达公司。石油树脂的原料是裂解装置和制苯装置的副产物C5和C9。C5和C9在弗瑞德尔-克莱福茨(Friedel-Crafte)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其聚合反应制得石油树脂。美国是最早研究开发石油树脂的国家,1910年开始研究,20世纪40年代Picoo公司首先将其工业化。60年代以后,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的石油树脂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80年代末,美、日、英、法等国石油树脂的总生产能力达45.1万t/a,其中加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C↓[5]、C↓[9]共聚石油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原料预处理收集常压下沸点为40-70℃的C↓[5]烯烃和真空度为0.09MPa时沸点为90-120℃的C↓[9]烯烃组分;2)催化聚合首先在带有 搅拌的反应器中,在低于10℃的条件下加入质量百分比为8~10%的甲苯作为溶剂,再加入质量百分比为0.5~2%的AlCl↓[3]催化剂;然后以2滴/秒的速度向甲苯溶剂中滴加质量百分比为15~35%的C9后,再以1滴/秒的速度向甲苯溶剂 中滴加质量百分比为55~75%的C5;滴加完毕后搅拌均匀,在40~60℃下反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贵李旭祥刘栓祥徐惠俭丁军程嘉杰张明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兰州化学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